傳統節日民俗?
中國傳統節日民俗有哪些文化精神內涵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歷史發展程序中,不僅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而且孕育出了豐富多彩的民族節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這些節日久經滄桑,凝聚著歷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延不衰,以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令華夏子孫世代陶醉和嚮往,以約定俗成的民間禮儀陶冶和錘鍊著民族的品格和個性,以歡樂祥和的氛圍弘揚著民族的美德和精神。其傳承民族血脈、提升民族精神的價值,強化民族文化記憶、心理認同的價值,維繫民族團結、社會和諧、家庭和睦的價值,激發與釋放情感、協調人與自然關係的價值,是任何文化形式都難以替代的。
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的生存之根、立世之魂、傳承之本。我國曆代勞動人民創造和傳承的傳統節日文化,可謂是最具活力和影響力、最具民族特色和個性的文化,它集中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生動展示了廣大民眾的精神世界。“中國傳統節日,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是維繫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的重要精神紐帶,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寶貴資源。”今天,我們要利用傳統節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不僅要倡導文明、和諧、喜慶、節儉的過節理念,充實和豐富傳統節日的內容和形式,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使廣大民眾瞭解傳統節日的源流及所蘊含的文化精神,喚起國人蔘與節慶活動的熱情,並形成守護精神家園的文化自覺,使中國傳統節日成為展示和傳播優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陣地,成為弘揚和培育偉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成為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
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是厚重而多彩的,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中國傳統節日是農業文明的縮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和諧的產物
中國傳統節日植根於農業社會的土壤中,是農業文明的伴生物,即節日日期的選擇與設定是古人依據天候、物候和氣候的週期性轉換而約定俗成的,都對應著特定的節氣和農時。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步入農業文明的古國之一。早在先秦時期,人們就已經有了“國之大事在農”的觀念,並在長期的農耕生活中認識到:人類要生存、莊稼要收成,就必須觀察和掌握天象(日月星辰的變化)、物象(動植物隨季節而生的變化)和氣象(寒暑雨雪的變化)及其規律,順應天地執行的節奏和氣候變化的秩序,來合理地計劃和安排其農業生產及日常生活。為了準確地反映四季氣溫、降水、物候等諸多方面的變化情況,用以指導人們的生產生活,古人依據太陽在黃道的不同位置,確定出了“二十四節氣”。歲時節令一經確立,一些特別的日期就凸顯出來,它們作為農耕週期中的關節點,備受先民的重視,每當特定的節氣來臨之時,都要舉行與這個節氣相應的儀式和慶典活動,這樣,農耕週期便也成了慶典週期。“‘節’正是對歲時的分節,把歲時的漸變分成像竹節一樣的間距,把兩節氣相交接之日時定為交節,由此轉意為節日。”
以自然節氣的規律性變化為依託的中國傳統節日,充分體現了人們尊重自然節律,順應自然時序,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貫通一氣,追求和昇華“天人合一”的觀念。中國傳統節日從時序安排上宛如一條由自然節氣生成而貫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鏈”,“四時節慶,紛至沓來”。春天,大地回暖,萬物復甦,春節、元宵節、中和節、清明節等節日接踵而至。人們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闔家團聚、拜年慶賀、舞龍觀燈,盡情歡慶新春的到來;還要祭奠先祖、盡孝尋根、踏青賞春、娛樂健身,在慎終追遠中享受新春的賜福,準備以飽滿的熱情投入農耕播種。炎炎夏日,端午節又如約而至。人們佩艾採藥、驅邪避毒,憑弔屈原、裹粽競渡,鬥草送扇、......餘下全文>>
傳統節日各地的習俗
各地節日風俗
1、馬奶節:蒙古族
2、那達慕大會:蒙古族
3、聖紀節:回族、維吾爾、哈薩克、東鄉、撒拉、塔吉克、烏茲別克、柯爾柯孜、塔塔爾、保安等
4、開齋節:同聖紀節的民族
5、古爾邦節:同聖紀節的民族
6、藏曆年:藏族、門巴等民族
7、傳召:藏族
8、薩葛達瓦節:藏族、門巴族
9、雪頓節:藏族
9、沐浴節:藏族
10、三月三:藏族
11、爬坡節:苗族
12、龍船節:苗族
13、蘆笙節:苗族
14、苗年:苗族
15、彝年:彝族
16、跳公節:彝族
17、火把節:彝族、哈尼族、白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納西族、布朗族、普米族等民族
18、趕花街:彝族
19、吃立節:壯族
20、歌圩:壯族
21、老人節:朝鮮族
22、秋夕節:朝鮮族
23、土王節:侗族
24、冬節:侗族
25、鬥牛節:侗族
26、趕坪節:侗族
27、趕鳥節:瑤族
28、三月街:白族
29、繞三靈:白族
30、過趕年:土家族
31、那吾魯孜節:哈薩克族
32、潑水節:傣族、布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
33、卯節:水族
34、端節:水族
35、海坡會:納西族
36、花兒會:土族、回族、東鄉族、撒拉族、保安族、裕固族等民族
37、羌年:羌族
38、轉山會:普米族
39、大年:普米族
40、乞脫乞迪爾節:塔吉克族
!
用一句話概括某一傳統節日的風俗習慣及寓意
八月十五吃月餅,拜嫦娥,一家團圓。
五月五日吃粽子,賽龍船,紀念屈原。
年三十晚包餃子,鞭炮響,全家守歲。
九月九日過重陽,插茱萸,攜酒上山。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風俗習慣
互個民族都有不同的風俗和習慣,例如:彝族嫁人要跳火盆啊,還要哭孃家啊,還有,許多民族的春節都不是在同一天的。龍舟節,劃龍船,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很多民族也有不同的節日,舞獅龍啊,拜訪親戚,串門啊,等等......
中國傳統節日的時間及習俗
臘八節(農曆臘月初八) 除夕(臘月的最後一天) 春節(農曆一月一日)
元宵節(農曆一月十五日) 寒食節(清明的前一天) 清明節(春分後十五日)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 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 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日)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日) 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 下元節(農曆十月十五日)
關於中國傳統節日的時間 / 節日由來和節日習俗
臘八節是幾月幾日?關於臘八節的來歷和習俗(農曆臘月初八)
每年農曆的十二月俗稱臘月,十二月初八(臘月初八)即是臘八節,習慣上稱作臘八;臘八節在我國有著很悠久的傳統和歷史,在這一天喝臘八粥、做臘八粥是全國各地老百姓最傳統、也是最講究的習俗;歷史上曾湧現出一大批專為“臘八節”而創作的詩詞作品。
除夕是幾月幾日?關於的除夕來歷和習俗(臘月的最後一天)
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指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因常在夏曆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
春節是幾月幾日?關於的春節來歷和習俗(農曆一月一日)
春節,即農曆新年,俗稱過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春節歷史悠久,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元宵節是幾月幾日?關於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農曆一月十五日)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the Lantern Festival),春燈節,是中國民俗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寒食節是幾月幾日?關於寒食節的來歷和習俗(清明的前一天)
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在夏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清明節是幾月幾日?關於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春分後十五日)
清明節在每年公曆的4月4日或5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6天。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節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是幾月幾日?關於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餘下全文>>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各有什麼風俗
春節的由來: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週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曆,以月亮圓缺的週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曆,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曆,以公曆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曆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曆紀元,把公曆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曆年;農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俗稱陰曆年。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裡,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醃製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儘早準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醃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制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鹹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麵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麵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冬至節的由來: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餘下全文>>
中國所有的節日和風俗
春節
俗稱“過年”。燃放鞭炮,表示辭舊迎新。早上吃餃子,中午擺家宴,晚上吃甜食。一天中不許鬥嘴,不得摔碎碗盤,摔碎了,要馬上說“歲歲平安。”以兆來年萬事如意,閤家歡樂。鄰人見面,互說吉利話。晚輩向長輩磕頭問候,長輩為孩子發壓歲錢。
初二到初五,出嫁女子要孃家“拜年”。攜帶禮饃、禮條(帶肋骨的豬肉)、四種鮮青菜(寓四季長親)。
元宵節
又稱上元節,元夕。正月十五晚上觀燈,十五、十六兩天有各項民間娛樂活動。家中用白麵蒸出形似長蟲、刺蝟、口袋和棗山等大型蒸饃,象徵來年好收成。
二月二
又稱龍抬頭。民間有“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的禁忌,因此人們多等這一天剃頭,以取吉利。家家攤煎餅,爆玉米花,炒大豆。
清明節
為群眾性的祭掃祖墳的活動。在墳頭燒紙,掛白紙條,以招幡揚魂。
端午節
俗稱五月端午。家家門頭插艾草,兒童戴香囊,脖子、手脖、腳脖系五彩線。日出前取河水洗臉,吃粽子。
中元節
俗稱鬼節,在七月十五,炸油饃,上墳祭祖。
中秋節
即八月十五。節前帶月餅、水果走新串友。晚上,全家團圓拜月。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俗。
十月一
俗稱鬼節。上墳,為墳墓添土。戶戶吃油饃。俗語說“十月一兒,油唧唧兒。”
冬至節
二十四節氣之一。從冬至起開始數九。家家戶戶吃餃子,俗曰:不吃餃子會凍掉耳朵。
臘八節
俗稱臘八兒。民間有“吃罷臘八飯,開始把年辦”的俗語。臘八粥象徵五穀豐登,還有人在樹上塗臘八粥,並祈禱說:大樹小樹吃臘八,來年多結大疙瘩。
祭灶
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擺設灶糖,送老灶爺上天,並讓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以求來年閤家平安。正月初一早上請回灶爺,“臘月二十三日去,新春初一五更來。”
除夕
全家團聚守歲,又稱“熬福”,睡得越晚,來年越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