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頗族民居?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6日

景頗族的詳細材料,生活習性啊,建築特色啊,服飾啊

自己找唄”

“民居”東邊,是一間“綠葉宴餐廳”。其實,要想吃到“綠葉宴”,還有一番隆重的歡迎儀式。

在縣委宣傳部和縣旅遊局的邀請下,在採訪的最後一天,我們品嚐了“綠葉宴”。

快到“風情園”的時候,遠遠地看見四五個盛裝的景頗族少女端著酒站在那裡。按規矩,進景頗山寨是要喝她們所敬上的“迎賓酒”的。酒都是米酒,大約有四五十度,酒勁氣衝。如果酒量不勝,在沒有喝時可以倒回敬酒者的杯裡或者壺裡;而一旦開喝,就必須自己喝完。景頗人是不壓酒的(所謂“壓酒”,指的是強要別人喝酒)。

贊助廣告

當然,迎賓的不可能只有幾個女孩,因為耳邊有音樂在響。四五個男青年,有吹笛子的,有吹薩克斯的(像他們的文字一樣,景頗人的樂器也透著“洋”勁兒),有敲鼓的。一個48歲的女人是他們隊長,叫木邊,有3個孩子,其中小兒子就在身後的樂隊裡。木邊說,本來他們在迎完賓後還要到綠葉宴餐廳去為來賓們跳舞的,由於景頗人從小就是唱著歌跳著舞長大的,一聲招呼,在這個70來戶、200多人的拱山村,找個30人不成問題。但現在旅遊局從別處挑了6個男女青年專門表演歌舞,所以他們也只能“精簡”了,一般也就是10人左右,每人每天可以得到10元錢。

贊助廣告

景頗族(通常這樣叫,但在嚴格意義上應該加上“景頗支系”,因為該族共分5個支系,各支系都有自己的語言和服裝)穿的衣服叫“銀泡服”。但現在少女們穿的“銀泡服”已經不是從前意義上的“銀泡服”了。木邊說,因為她們那些根本不是銀打的。她身上穿的是正宗的“銀泡服”,已經穿了四十多年了。景頗婦女與少女在服飾上的差別,主要體現在戴的項鍊上:少女只能戴一串,而婦女可以戴兩串、三串、四串甚至更多,只要自己願意。但就連木邊,戴的也不再是真正的項鍊,是從街上買上的便宜貨,而傳統意義上的項鍊都是瑪瑙連成的。

進入“風情園”以後,木邊帶領她的隊員們迅速地在綠葉宴餐廳門前列成兩隊,奏樂、唱歌,並伴隨著身體的擺動(後來我才注意到,在多數情況下,包括跳“目瑙縱歌”舞時,景頗族的舞蹈不像怒、僳僳等族的舞蹈那樣身體大幅運動,而只是將身體各部分非常和諧地扭動著,頗有些“陰柔”的色彩)。我們就從他們的中間穿過,在餐廳門口的一個熱水盆裡洗手,然後才能進入。

綠葉宴,每人的費用是25元。坐定了,兼做服務員的舞蹈演員們就開始上飯菜——之所以把飯菜在一起說,是因為這時候每位客人除了酒水外只能得到一樣東西:一個大綠葉包。開啟綠葉包,裡面是七八個小綠葉包。一一開啟,包較大的一個包的是米飯,小的則是乾肉粑粑、燒魚等。然後,倒酒。酒有兩種:水酒,米酒。水酒其實就是做得比較簡單的米酒,但味道卻清香、微甜,與米酒的辛辣、剛烈截然不同。據說,這裡面大有學問——景頗族向來認為人分男女、物分陰陽,酒也如此:水酒陰柔,象徵女性;米酒陽剛,喻之男性。景頗人有自己的哲學觀念。

接著,一些鹹菜、花生米、小饅頭(如北方餃子大小,味略甜)都接著擺上桌,但不再是每人一份,而是每桌一份或兩份。

雲南省除了漢族以外的這些少數民族中的居民的民居?

雲南是全國少數民族最多的一省份,自然條件十分複雜。南部地區位於北迴歸線附近,西北面是青藏高原,形成了大體是西北部高,南部和東南部低的地勢。全省山地和高原約佔總面積的93%,其中山地佔80%以上,海撥最高的地方是德欽縣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海撥6740米,最低的是河口市海撥76米,而兩地直線距離僅約950公里, 高差卻有6664米。雲南東部以高原為主,西部以山地為主,高山峽谷並列。高黎貢山、碧羅雪山(怒山)、梅里雪山、雲嶺等大山系,夾伴著怒江,瀾滄江、金沙江由北向南而下形成了著名的滇西縱谷區,山高谷深,危崖聳立,高差可達3000多米。而云嶺到了大理以南分成兩支由西北向東南延伸,東部的叫哀牢山,西部的叫無量山,個別高峰也超過三千米。滇中滇東是一片起伏的大高原,即雲貴高原的西部,南盤江、元江、把邊江流經這一地區。一般的說,滇南滇東南屬熱帶、亞熱帶氣候,而滇西、滇西北則是溫帶和寒帶氣候。每年一月份,滇南河口一帶已是水稻返青,春意盎然的時候,滇西北的中甸卻是白雪皚皚的隆冬季節。這種垂直變化的氣候,甚至在一個區域性地區,從山腳江邊到山頂由於高度的變化,也呈垂直的氣候變化, 如:由卡格博峰到瀾滄江邊的西當鐵索橋( 海拔1980米)兩地直線距離約12公里,高差竟達4760米,所謂:“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腰百花,山頂雪,河谷炎熱穿單衣”,這是雲南山區氣候的真實寫照。這在全國也是少有的。(注:參見昆明師範學院史地系編《雲南地理概況》雲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雲南省教育廳教研室編《雲南地理》雲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雲南的二十五個少數民族,一千多萬人就是千百年來生長、繁衍、開發,建設在這塊土地上的。

一、原始的民居及其遺韻

雲南少數民族的民居建築歷史是非常久遠的,早在舊石器時代末期和新石器時代(相當於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在大理洱海地區和金沙江中游地區,先民們為了生存的需要而建造了半地穴式房屋和平地木構建築村落。在大理洱海地區發現的半穴式房屋平面有圓形和方形兩種。半穴式房屋一般長6米,寬4至5.7米,穴深一米左右, 屋內有爐灶和窟穴是一種可以躲避風雨冬暖夏涼的建築。這可能是一種由北方遷來的氐羌民族的居住習性的承襲現象,而平地木構架建築,平面為長方形,面積一般為十一平方米左右,牆基平整後先挖洞立柱,柱間編綴荊條,兩面塗草拌泥抹成木胎泥牆。有的房屋並不挖柱洞,而是用偏圓形的石頭為柱礎。屋頂已無實物可考,估計是用雜草,樹葉一類的植物來遮蓋的。與半穴居式建築相比,這可以說是一種先進的建築了。在漾濞縣赤水箐巖畫上我們可以看到這種房屋的較大的屋頂和較矮的柱子的造型。有的學者認為這是古代黃河中上游的氏族部落不斷由西北通過橫斷山脈向西南遷徙,帶來了氐羌文化,並與本地土著民族固有文化相融合的產物。

時至二十世紀雲南個別民族中仍存在有穴居、樹居(巢居)和大房子(家族聚居)的,如近代史籍對獨龍族的樹居和穴居就有記載:“俅人居瀾滄江大雪山外……更有居崖中者,衣木葉,茹毛飲血,宛然太古之民”。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8),夏瑚到獨龍族聚居區考察後寫的《怒俅邊隘詳情》中說:“……且多結房於樹以居,如有巢氏之民者,考其巢居之由,在昔野獸較多……抵禦無方,故其先人創此巢居,以避虎患……有就地以居者,必其族大丁繁也”。這些記載基本是屬實的。因為直到本世紀四十年代,獨龍族仍有巢屋或就石洞而居的,這也反映了他們生產技術落後,人丁不繁,因而與自然抗爭的力量十分薄弱的歷史狀況。本世紀五十年代,民族工作者王均對獨龍族的樹寨樹屋遺址進行考察,復原一間樹屋作為研究物件,並在《獨龍族......餘下全文>>

56個民族的各種民居

中華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 1 、阿昌族:分佈在雲南,人口2.7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也很發達,尤其以善於打製長刀而聞名於世。有自己的語言。——採茶 2 、 白族:分佈在雲南、貴族、四川等地,人口159萬餘人,關於經營農業,有自己的語言。——鹽漬杜鵑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分佈在雲南、青海等地,人口1.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以打刀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語言。——羊皮襖、保安刀 4 、布朗族:分佈在雲南,人口8.2萬餘,主要從事農業,有自己的語言。——彈唱 5 、布依族:分佈在貴族、雲南等地,人口254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享有“水稻民族”之稱。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石板屋、繡花、雕刻面具 6 、朝鮮族:主要分佈在黑龍江、吉林、遼寧,人口19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以善種水稻聞名,有自己的語言。——跳板、長鼓舞 7 、達斡族:分佈在內蒙古、黑龍江、新疆等地,人口1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剪紙,打曲棍球 8 、傣 族:分佈在雲南,人口10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寺塔、竹樓和竹橋顯示出了別具一格的建築藝術,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孔雀舞、夾籮飯,潑水節 9 、德昂族:分佈在雲南,人口1.5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以善於種茶聞名,有自己的語言。——象腳鼓舞 10、侗 族:主要分佈在貴州、湖南、文字等地,人口251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兼營林業,鼓樓、風雨橋、風雨亭是侗鄉的主要標誌,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浸泡蘆笙,攔路迎賓 11、東鄉族:主要分佈甘肅、寧夏、新疆等地,人口37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善種瓜果。有自己的語言。 12、獨龍族:分佈在雲南,人口0.5萬餘人,他們保持著“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良好社會首先風尚。絕少發生盜竊現象。有自己的語言。——織獨龍毯,烤烙餅 13、鄂倫春族:分佈在內蒙古、黑龍江等地,人口中0.6萬餘人,主要從事狩獵和農業。有自己的語言。——製作毛皮服飾,篝火節 14、俄羅斯族:分佈在內蒙古、黑龍江等地,人口中1.3萬餘人,從事各種修理業、運輸業和手工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拉手風琴,烤麵包 15、鄂溫克族:分佈在內蒙古、和黑龍江,人口2.6萬人,主要從事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馴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佈在臺灣省,其餘少數分散居住在福建等東南沿海地區,人口約40人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和漁獵業,有自己的語言。——竿球,龍舟,編織 17、仡佬族:分佈在貴州、廣西、雲南等地,人口約43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有自己的語言。——製作糯米糰,地戲 18、哈尼族:分佈在雲南,人口125萬人,主要從事農業,善於梯田,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19、哈薩克族:分佈在新疆,人口約1萬餘人,主要從事畜牧業,善刺繡,繡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剪羊毛,彈唱,刺繡 20、漢 族:分佈在全國各地,人口10.4億餘人,經濟、文化發達,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廟會,舞龍 21、赫哲族:分佈在黑龍江省,人口0.4萬餘人,是中國北方一以捕魚為生的民族,有自己的語言。——製作魚皮衣服,漁鄉,善食生魚 22、回 族:主要聚居在寧夏、甘肅、新疆等地,其餘散居全國各地,人口860萬餘人。——摔牛,炸油香 23、基諾族:分佈在雲南省,人口1.8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善於種茶,有自己的語言。——樂器迪他,跳鼓舞 24、京 族:分佈廣西,人口1.8萬餘人,主要從事沿海漁業,兼營農業和鹽業,有自己的語言。——哈亭,彈奏獨弦舞,踩高蹺 25、景頗族:分佈在雲南......餘下全文>>

雲南特色民居名稱

幹欄式民居系列(傣族的“幹欄竹樓”  、景頗族的“矮腳竹樓”、傈僳族、獨龍族的“千腳落地”、哈尼族的“擁戈”民居 、德昂族的“剛底雄”、佤族和拉祜族的“木掌樓”、壯族的“吊腳樓”、布朗族、基諾族的幹欄民居 )。

井榦式民居系列 (納西族井榦木楞房、普米族、彝族的木楞房、怒族“平座式”垛木房 、獨龍族井榦式民居 、中旬藏族的“土牆板屋”、洱源白族的“棟棟房”)。

土掌房民居系列 (彝族的“土掌房”、哈尼族的“蘑菇房”、德欽藏族“土庫房” )。

落地式民居系列 (拉祜族的“掛牆房、佤族的“雞罩籠”、愛尼人的“擁熬”、瑤族的“叉叉房”、苗族的“吊腳樓”、布依族的“石板房”、白族的“土庫房”)。

合院式民居系列(滇中及昆明地區的合院民居 、滇西北大理、麗江地區的合院民居 、滇東北會澤地區的合院民居、滇南建水、石屏地區的合院民居 、滇西南地區的合院民居 )。

雲南“一顆印”是雲南昆明地區漢族、彝族普遍採用的一種住屋形式。它由正房、耳房(廂房)和入口門牆圍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觀,俗稱“一顆印”。其主要特點是:

1、正方、耳房毗連,正房多為三開間,兩邊的耳房,有左右各一間的,稱“三間兩耳”;有左右各兩間的,稱“三間四耳”。

2、正房、耳房均高兩層,佔地很小,很適合當地人口稠密、用地緊張的需要。

正房底層明間為堂屋、餐室,樓層明間為糧倉,上下層次間作居室;耳房底層作廚房、柴草房或畜廊,樓層作居室。正方與兩側耳房連線處各設一單跑樓梯,無平臺,直接由樓梯依次登耳房、正房樓層,佈置十分緊湊。

3、大門居中,門內設倒座或門廊,倒座深八尺。“三間四耳倒八尺”是“一顆印”的最典型的格局。

4、天井狹小,正房、耳房面向天井均挑出腰簷,正房腰簷稱“大廈”,耳房腰簷和門廊腰簷稱“小廈”。

大小廈連通,便於雨天穿行。房屋高,天井小,加上大小廈深挑,可擋住太陽大高度角的強光直射,十分適合低緯度高海拔的高原型氣候特點。

5、正房較高,用雙坡屋頂,耳房與倒座均為內長外短的雙坡頂。

長坡向內,短坡向外,可提升外牆高度,有利於防風、防火、防盜,外觀上罄牆高聳,宛如城堡。

6、建築為穿鬥式構架,外包土牆或土坯牆。

正房、耳房、門廊的屋簷和大小廈在標高上相互錯開,互不交接,避免在屋面做斜溝,減少了漏雨的薄弱環節。

7、整座“一顆印”,獨門獨戶,高牆小窗,空間緊湊,體量不大,小巧靈便,無固定朝向,可隨山坡走向形成無規則的散點佈置。

什麼是雲南“一顆印”?雲南一顆印:雲南高原地區,四季如春,無嚴寒,多風.故住房牆厚重.最常見的形式是毗連式三間四耳,即子房三間,耳房東西各兩間.子房常為樓房(由於山區,地方小,潮溼),為節省用地,改善房間的氣候,促成陰涼,禒用了小天井.一顆印住宅高牆型小窗是為了擋風沙和防火,住宅地盤方整,外觀方整,當地稱”一顆印”.又叫窨子屋。

每幢窨子屋都是坐北朝南,門內有門,大門照壁上方尚留有色彩斑斕的繪畫,或大禽猛獸,或鬆菊梅蘭,中門來貴人才開。跨過高高門檻,裡面是天井,幾百年的風雨侵蝕,使青石板上長滿了青苔。廊階鋪的也是青石板,大的有4米長,1米多寬。院子都為兩層穿鬥式木結構小樓。堂屋門前很多掛有木匾,有的勉強看出是“藝苑先聲”,有的已辨不出顏色。

進得屋來,地面一律是用石灰、桐油、瓷粉混合築就的“三合泥”,這樣的地面平整光亮而不滑,涼爽而不潮溼。再看廳堂、居室的門雕、格扇、欄杆都十分精巧,圖案家家不同樣,但都有福祿壽禧、封侯拜相的吉祥寓意。就是......餘下全文>>

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的特色房屋

I.中國六類傳統民居簡介:

中國在先秦(公元前221年)時代,“帝居”或“民舍”都稱為“宮室”;從秦漢(公元前後200年)起,“宮室”才專指帝王居所,而“第宅”專指貴族的住宅。漢代規定列侯公卿食祿萬戶以上、門當大道的住宅稱“第”,食祿不滿萬戶、出入里門的稱“舍”。近代則將宮殿、官署以外的居住建築統稱為民居。

中國木構架體系的房屋在新石器時代後期就已經萌芽。公元前5000~前3300年的浙江省餘姚縣河姆渡文化遺址反映出當時木構技術水平。公元前第 5千紀的中國中西部的陝西省西安半坡遺址和臨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遺址顯示了當時村落佈局和建築情況,說明依南北向軸線、用房屋圍成院落的中國建築佈局方式已經萌芽。中國各地區、各民族現存的民間住宅型別,可歸納為下列六類:

一、木構架庭院式住宅

這是中國傳統住宅的最主要形式,其數量多,分佈廣,為漢族、滿族、白族等族大部分人及其他少數民族中的一部分人使用。這種住宅以木構架房屋為主,在南北向的主軸線上建正廳或正房,正房前面左右對峙建東西廂房。由這種一正兩廂組成院子,即通常所說的“四合院”、“三合院”。長輩住正房,晚輩住廂房,婦女住內院,來客和男僕住外院,這種分配符合中國封建社會家庭生活中要區別尊卑、長幼、內外的禮法要求。這種形式的住宅遍佈全國城鎮鄉村,但因各地區的自然條件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各具特點。其中四合院以北京的四合院為代表,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建築風格。

二、“四水歸堂”式住宅

中國南部江南地區的住宅名稱很多,平面佈局同北方的“四合院”大體一致,只是院子較小,稱為天井,僅作排水和採光之用(“四水歸堂”為當地俗稱,意為各屋面內側坡的雨水都流入天井)。這種住宅第一進院正房常為大廳,院子略開闊,廳多敞口,與天井內外連通。後面幾進院的房子多為樓房,天井更深、更小些。屋頂鋪小青瓦,室內多以石板鋪地,以適合江南溫溼的氣候。江南水鄉住宅往往臨水而建,前門通巷,後門臨水,每家自有碼頭,供洗濯、汲水和上下船之用。

三、“一顆印”式住宅

雲南省(中國西南部)的“一顆印”式住宅可以作這類住宅的代表,在湖南(中國南部)等省稱為“印子房”。這類住宅佈局原則與上述“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房屋轉角處互相連線,組成一顆印章狀“一顆印”式住宅建築為木構架,土坯牆,多繪有彩畫。

四、大土樓

大土樓是中國福建西部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圍成環形的樓房。一般為 3~4層,最高為6層,包含庭院,可住50多戶人家。庭院中有廳堂、倉庫、畜舍、水井等公用房屋。這種住宅防衛性很強。客家人為保護自己的生存創造獨特的建築形式,至今仍在使用。

五、窯洞式住宅

窯洞式住宅主要分佈在中國中西部的河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等黃土層較厚的地區。利用黃土壁立不倒的特性,水平挖掘出拱形窯洞。這種窯洞節省建築材料,施工技術簡單,冬暖夏涼,經濟適用。窯洞一般可分為靠山窯、平地窯、磚窯、石窯或土坯窯三種。

六、幹闌式住宅

幹闌式住宅主要分佈在中國西南部的雲南、貴州、廣東、廣西等地區,為傣族、景頗族、壯族等的住宅形式。幹闌是用竹、木等構成的樓居。它是單棟獨立的樓,底層架空,用來飼養牲畜或存放東西,上層住人。這種建築隔潮,並能防止蟲、蛇、野獸侵擾。

各色各樣的民居介紹了()的特點

I.中國六類傳統民居簡介:

中國在先秦(公元前221年)時代,“帝居”或“民舍”都稱為“宮室”;從秦漢(公元前後200年)起,“宮室”才專指帝王居所,而“第宅”專指貴族的住宅。漢代規定列侯公卿食祿萬戶以上、門當大道的住宅稱“第”,食祿不滿萬戶、出入里門的稱“舍”。近代則將宮殿、官署以外的居住建築統稱為民居。

中國木構架體系的房屋在新石器時代後期就已經萌芽。公元前5000~前3300年的浙江省餘姚縣河姆渡文化遺址反映出當時木構技術水平。公元前第 5千紀的中國中西部的陝西省西安半坡遺址和臨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遺址顯示了當時村落佈局和建築情況,說明依南北向軸線、用房屋圍成院落的中國建築佈局方式已經萌芽。中國各地區、各民族現存的民間住宅型別,可歸納為下列六類:

一、木構架庭院式住宅

這是中國傳統住宅的最主要形式,其數量多,分佈廣,為漢族、滿族、白族等族大部分人及其他少數民族中的一部分人使用。這種住宅以木構架房屋為主,在南北向的主軸線上建正廳或正房,正房前面左右對峙建東西廂房。由這種一正兩廂組成院子,即通常所說的“四合院”、“三合院”。長輩住正房,晚輩住廂房,婦女住內院,來客和男僕住外院,這種分配符合中國封建社會家庭生活中要區別尊卑、長幼、內外的禮法要求。這種形式的住宅遍佈全國城鎮鄉村,但因各地區的自然條件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各具特點。其中四合院以北京的四合院為代表,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建築風格。

二、“四水歸堂”式住宅

中國南部江南地區的住宅名稱很多,平面佈局同北方的“四合院”大體一致,只是院子較小,稱為天井,僅作排水和採光之用(“四水歸堂”為當地俗稱,意為各屋面內側坡的雨水都流入天井)。這種住宅第一進院正房常為大廳,院子略開闊,廳多敞口,與天井內外連通。後面幾進院的房子多為樓房,天井更深、更小些。屋頂鋪小青瓦,室內多以石板鋪地,以適合江南溫溼的氣候。江南水鄉住宅往往臨水而建,前門通巷,後門臨水,每家自有碼頭,供洗濯、汲水和上下船之用。

三、“一顆印”式住宅

雲南省(中國西南部)的“一顆印”式住宅可以作這類住宅的代表,在湖南(中國南部)等省稱為“印子房”。這類住宅佈局原則與上述“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房屋轉角處互相連線,組成一顆印章狀“一顆印”式住宅建築為木構架,土坯牆,多繪有彩畫。

四、大土樓

大土樓是中國福建西部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圍成環形的樓房。一般為 3~4層,最高為6層,包含庭院,可住50多戶人家。庭院中有廳堂、倉庫、畜舍、水井等公用房屋。這種住宅防衛性很強。客家人為保護自己的生存創造獨特的建築形式,至今仍在使用。

五、窯洞式住宅

窯洞式住宅主要分佈在中國中西部的河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等黃土層較厚的地區。利用黃土壁立不倒的特性,水平挖掘出拱形窯洞。這種窯洞節省建築材料,施工技術簡單,冬暖夏涼,經濟適用。窯洞一般可分為靠山窯、平地窯、磚窯、石窯或土坯窯三種。

六、幹闌式住宅

幹闌式住宅主要分佈在中國西南部的雲南、貴州、廣東、廣西等地區,為傣族、景頗族、壯族等的住宅形式。幹闌是用竹、木等構成的樓居。它是單棟獨立的樓,底層架空,用來飼養牲畜或存放東西,上層住人。這種建築隔潮,並能防止蟲、蛇、野獸侵擾。...餘下全文>>

少數民族的民居名稱 15分

客家民居 傣家竹樓 蒙古包 "井榦式"住宅 等

在中國西南方(包括湖南,四川,雲南,貴州等省)的少數民族,尤其是西南的苗,瑤,侗,傣族等等,由於氣候炎熱溼潤,所以該地區少數民族的住宅多以穿鬥式木結構房屋為主,在承重柱之間的圍護結構通常不用磚瓦等砌築,而主要以竹編成柵欄,或者在在竹柵欄上糊泥,這就是所謂的"木骨泥牆",這樣在夏季時不容易擋住涼爽的穿堂風,由於我國西南地區普遍溼潤多雨,故少數民族兄弟還經常將住宅架高,用以抵禦地上的潮溼地氣,也就是所謂的"杆欄式住宅",另外由於多雨的氣候,該地區還有很多"風雨橋"--即在橋上搭建亭子一類的建築物,用以遮風避雨.此地區的住宅尤其是傣族,侗族的建築,它們的屋頂坡度很大,簷角起翹亦很顯著,目的就是方便雨水迅速由屋頂跌落地面,加速排水.另外這種建築形式也使建築外型更加輕巧美觀。

在四川西部及西藏地區生活的藏族,羌族同胞也發展出了適應本地區氣候條件的特色民居,由於該地區處於高原,且廣佈高山,羌族同胞就地取材,用當地極易獲得的石材建造了"碉樓式"住宅,而青藏高原由於喜馬拉雅山脈的阻擋,印度洋的潮溼水汽很難輸送上青藏高原,故而該地降雨極少,所以藏族民居多為平屋頂,呈稜臺狀的堡壘式建築,而平屋頂也方便人們平時晾晒衣物和食物,材料多為石材.布達拉宮就是這種建築樣式最為經典的範例。

在西北地區(包括青海,甘肅,寧夏,陝西以及山西的部分地區),回族同胞由於信仰伊斯蘭教,所以建築多模仿伊斯蘭教的模式,穹頂成為當地建築的顯著特色,當然,普通回族民居多用黃土夯築而成,通常也做成平頂式樣,這與當地少雨水,且位於黃土高原的氣候特徵也是相適應的,另外,黃土高原上的漢族同胞也因地制宜的發展出了"窯洞"式住宅,土族同胞的"地窨院"(在平地上開掘豎井,在井內的垂直面上向內開鑿居室,嚴格說應該算做窯洞的一個形式)也是中國民居歷史中的偉大創造。

位於新疆地區的維吾爾同胞,創造出了特色的"阿以旺",就是以夯土夯築成平頂房屋,並以多個單元組合成院落的形式,這種夯土建築冬暖夏涼,很好的抵禦新疆地區白天的酷熱和晚間的嚴寒,也是維吾爾同胞在與自然環境的鬥爭中總結出的十分有效的建築形式.

居住在東北地區(吉林,遼寧,黑龍江和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的少數民族,如滿族,鄂倫春族等,由於生活在茫茫大興安嶺的林海之中,豐富的木材資源使他們發展出了"井榦式"住宅,即用粗重的原木以"井"字形層層疊壘,直至房屋成形,這種房屋堅固厚重,能夠很好的抵禦東北地區冬季刺骨的嚴寒以及熊,虎的大型食肉動物的威脅。

生活在蒙古高原的蒙古族,達斡爾族同胞,由於是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所以住宅可拆卸性和重組是否方便是他們的首要條件,所以誕生了"蒙古包",到了適宜放牧的地方,只要支起木架,在木架上蒙上氈毯和獸皮,就成了簡易的住宅,要到下一個牧場的時候只要很輕鬆的拆解,放在一個大車中就能拉走,十分方便。

在我國東南地區(福建,廣東,江西,臺灣,香港),生活著一個特殊的群體--"客家人",他們的祖先是東晉時期由於戰亂陸續南遷的中原漢族,由於初到南方,人生地不熟,出於自我保護和強烈的宗族觀念,客家人創造出了土樓式建築,通常為圓形或者方形,外牆為堅固的三合土夯築而成,並有射擊孔,可以抵禦外敵的侵擾,房屋全部向內部敞開,表......餘下全文>>

刺繡圖案(景頗族),我要找名族服裝的圖樣,要詳細要簡單

自己找唄” “民居”東邊,是一間“綠葉宴餐廳”。其實,要想吃到“綠葉宴”,還有一番隆重的歡迎儀式。 在縣委宣傳部和縣旅遊局的邀請下,在採訪的最後一天,我們品嚐了“綠葉宴”。 快到“風情園”的時候,遠遠地看見四五個盛裝的景頗族少女端著酒站在那裡。按規矩,進景頗山寨是要喝她們所敬上的“迎賓酒”的。酒都是米酒,大約有四五十度,酒勁氣衝。如果酒量不勝,在沒有喝時可以倒回敬酒者的杯裡或者壺裡;而一旦開喝,就必須自己喝完。景頗人是不壓酒的(所謂“壓酒”,指的是強要別人喝酒)。 當然,迎賓的不可能只有幾個女孩,因為耳邊有音樂在響。四五個男青年,有吹笛子的,有吹薩克斯的(像他們的文字一樣,景頗人的樂器也透著“洋”勁兒),有敲鼓的。一個48歲的女人是他們隊長,叫木邊,有3個孩子,其中小兒子就在身後的樂隊裡。木邊說,本來他們在迎完賓後還要到綠葉宴餐廳去為來賓們跳舞的,由於景頗人從小就是唱著歌跳著舞長大的,一聲招呼,在這個70來戶、200多人的拱山村,找個30人不成問題。但現在旅遊局從別處挑了6個男女青年專門表演歌舞,所以他們也只能“精簡”了,一般也就是10人左右,每人每天可以得到10元錢。 景頗族(通常這樣叫,但在嚴格意義上應該加上“景頗支系”,因為該族共分5個支系,各支系都有自己的語言和服裝)穿的衣服叫“銀泡服”。但現在少女們穿的“銀泡服”已經不是從前意義上的“銀泡服”了。木邊說,因為她們那些根本不是銀打的。她身上穿的是正宗的“銀泡服”,已經穿了四十多年了。景頗婦女與少女在服飾上的差別,主要體現在戴的項鍊上:少女只能戴一串,而婦女可以戴兩串、三串、四串甚至更多,只要自己願意。但就連木邊,戴的也不再是真正的項鍊,是從街上買上的便宜貨,而傳統意義上的項鍊都是瑪瑙連成的。 進入“風情園”以後,木邊帶領她的隊員們迅速地在綠葉宴餐廳門前列成兩隊,奏樂、唱歌,並伴隨著身體的擺動(後來我才注意到,在多數情況下,包括跳“目瑙縱歌”舞時,景頗族的舞蹈不像怒、僳僳等族的舞蹈那樣身體大幅運動,而只是將身體各部分非常和諧地扭動著,頗有些“陰柔”的色彩)。我們就從他們的中間穿過,在餐廳門口的一個熱水盆裡洗手,然後才能進入。 綠葉宴,每人的費用是25元。坐定了,兼做服務員的舞蹈演員們就開始上飯菜——之所以把飯菜在一起說,是因為這時候每位客人除了酒水外只能得到一樣東西:一個大綠葉包。開啟綠葉包,裡面是七八個小綠葉包。一一開啟,包較大的一個包的是米飯,小的則是乾肉粑粑、燒魚等。然後,倒酒。酒有兩種:水酒,米酒。水酒其實就是做得比較簡單的米酒,但味道卻清香、微甜,與米酒的辛辣、剛烈截然不同。據說,這裡面大有學問——景頗族向來認為人分男女、物分陰陽,酒也如此:水酒陰柔,象徵女性;米酒陽剛,喻之男性。景頗人有自己的哲學觀念。 接著,一些鹹菜、花生米、小饅頭(如北方餃子大小,味略甜)都接著擺上桌,但不再是每人一份,而是每桌一份或兩份。

相關問題答案
景頗族民居?
景頗族的民風民俗?
景頗族風俗習慣?
景頗族舞蹈?
壯族民居特點?
景頗族特色?
景頗族的風俗習慣?
景頗族風俗?
羌族民居?
景頗族服飾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