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精髓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5日

佛學的精髓是什麼

佛學的精髓是:說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即: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人生八苦,教導眾生離苦得樂的方法,輪迴是實有的,所謂六道輪迴,以佛教的觀點,人在生時的語言思想行為決定一個人的往生,即六道輪迴,六道者: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羅道;三惡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只要行善積德,廣行佈施的話,決定往生三善道,而作惡的一定往生三惡道,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相,建議看看《中陰身自救法》《西藏生死書》,這就好比是水,有固態、氣態、液態等,但,物質水的成分始終是水,即佛說的: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謂輪迴只不過是換了個房子而已,神識沒變!即佛性沒變!始終是佛,只不過有迷與覺之分,迷著凡夫,覺著佛菩薩!來吧,讓我們一起做佛去!

贊助廣告

佛教的精髓是什麼?

佛教的精髓就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佛陀講經49年講了無數的經典,但都是圍繞“四聖諦”、“十二因緣”而說的,而這些的目的就是證果、大徹大悟。其實只要證得阿羅漢果就已礎解脫了,至少了卻分段生死,不用再輪迴了。

具體說哪部經最能凸顯出佛教的本質和精髓沒辦法回答,所有的經典都是枝叉,主幹是四聖諦、十二因緣,但要想直接從主幹入手困難可想而知,所以推薦選擇一部經典深入再深入,直達主幹您就成就了,建議您看看金剛經、心經、楞伽經,這些經是直指心性的;如果想修持建議您看看楞嚴經、禪祕要法經,如果不懂可以看看聖嚴法師、弘一法師、印光大師、虛雲老和尚、南懷瑾老先生、蓮池大師等的言論、著作。不要期望捷徑,所有的彎路都是必須要走的,這輩子沒走彎路是因為前世已經都走過了。成佛之路是漫長又艱辛的,當然這是對於凡夫而言。

贊助廣告

以上言論均是個人觀點。

佛法的精髓是什麼?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佛教是什麼?其精髓是什麼?

一、首先說說佛: 佛是佛陀的簡稱,是覺者的意思。覺有四種:本覺、不覺、始覺、究竟覺。本覺是一切眾生本來具有的覺性,即佛證道所說的“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不覺是迷惑顛倒,象迷路的人一樣,不僅忘了回家的路,而且連自己迷路這件事也迷了;始覺是迷路的人覺悟到自己迷路了,開始找或找到了回家的方向;究竟覺又稱如來果地,就是回到了老家,看到和擁有了本地風光。所謂諸佛菩薩倒駕慈航,廣度眾生,就是回到老家的人再回來讓迷路的人知道自己迷路了,讓知道迷路的人知道回家的方向,自己走回去。 二、略說佛教的宗派 佛教的宗派,象回家的各條路或交通工具,萬法歸一也就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學佛就是學佛的覺悟,首先知道自己迷路了;但更重要的是找到了正確方向,必須行動,所以佛法特別注重實證(實踐)。知道了回家的路,而不行動,“猶如數他寶,自無半分錢”。 關於這一點,明代高僧、淨土第八代祖師蓮池大師有非常精彩的開示,他說:“可嘆現在有許多人,從少年到中年到老年一直到死,從來不曾看過佛經,或以為佛經不屑一讀,這些人可說是面對寶山而不想進入取寶; 又有一類人,雖也讀過佛經,但只是為了採摘佛經中的優美辭句,來充實自己談論的資料,或用於寫作,助長文章的筆勢,這些人可說是進入寶山而不知取寶! 再有一類人,雖然對佛經的義理進行討論,或對人講演,但只是憑膚淺的認識對著佛經釋字銷文,或妄自標新立異,以顯高明,這些人可說是把取到的寶物當作玩品鑑賞,有時抱在懷中,有時拿在手裡,然後又把寶物丟棄了。”(編者特別提示:看看我屬於哪一種人?) 三、佛教的精髓即:佛教的一心 一心在佛教有許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實相、佛性、法性、如來藏、圓成實性、本來面目、本地風光、大圓鏡智等。一心的真諦不可思議,不可思即禪宗的“動念即乖、心行處滅”,不可議即禪宗的“開口便錯、言語道斷”。 在此,只好引用蓮池大師的話作一個牽強的比喻:“心是無形相的,所以沒有任何東西可作為比喻。大凡用來比喻心的,都是不得已,姑且取其彷彿與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東西來形容它,使人對於心的概念多少有所領會,但不可以認為心當真如某種東西。 試舉一例,譬如以鏡子比喻心,大家都知道鏡能照物,當物還沒有對著鏡子的時候,鏡子不會把物的影像攝入鏡中;當物正對著鏡子的時候,鏡子不會因為物的好惡美醜而生憎愛;當物離開鏡子的時候,鏡子也不會把物的影像保留在鏡子裡。 聖人的心常寂常照,寂則一塵不染,照則遍覺十方。此心既不住內,不住外,不住中間,三際空寂,而又無所不住,無物不照。所以用鏡子來比喻心,只是取其某些略似而已。究極而論,鏡子畢竟是一種沒有知覺的物體,心難道也象鏡子那樣無知嗎?而且鏡子在黑暗中便失去作用,怎能比得上心的妙明真體常寂常照。 以此類推,或以寶珠喻心,或以虛空喻心,無論用哪一種比喻,其道理都是一樣的.

佛教精髓

因果

菩提心

慈悲與般若智慧

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

佛教的精髓精神是什麼?

"四諦"的字面意思是四個真實不虛的道理,是原始佛教關於人生為何具有苦惱和如何擺脫苦惱的四大真理。

苦諦

是說人生是充滿種種痛苦的,也可以說人生是個充滿痛苦的過程。佛教把各種苦惱歸納為八種: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與自己所怨恨的人不得已而相會或結合;不能自由脫離自己所憎惡的環境或遭遇)、所求不得苦、愛別離苦(與自己相愛的人分離;離開自己愛戀的環境或年華、際遇等)、五盛陰苦(五陰指色、受、想、行、識,概指一切身心之苦)。

集諦

用以揭示人生苦惱產生的根本原因。佛教認為人的貪求慾望或"愛"是帶來一切苦痛的根本原因,有時把"貪、嗔、痴"看作是萬惡之源。說由於有貪愛的慾望,並且對人生的道理無知(無明,或"痴"),便產生追求金錢利益和名譽的思想和行動,達不到目的便產生嗔怒感情,與別人發生衝突和爭鬥,從而煩惱叢生,不僅生前痛苦不已,並且招致死後在"五道"或"六道"中輪迴。佛教在有的場合為了強調無知是造成各種苦惱的最根本的原因,便把"無明"置於首位。

佛教雖主張一切事物的生滅、聚散是由因緣(各種內外條件)決定的,但也繼承了古老的靈魂不滅的思想。認為眾生生前由於"無明"、"貪愛"等趨使,不可避免地要產生各種各樣的善惡行為("造業"),將導致死後靈魂在天界、人間、畜生、餓鬼、地獄的"五道"(加上阿修羅--惡神,為"六道")之間輪迴投生,不能從生死苦惱中得到解脫。

滅諦

是說滅除貪愛慾望,便斷除了產生苦惱的原因,使自己永遠不再輪迴於生死苦海。這是原始佛教所追求的最高的精神境界。從《阿含經》上經常看到釋迦牟尼向弟子描述自己達到的至高解脫境界是:

我生已盡,煩惱已滅,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意為我的現世生命已經結束,一切煩惱徹底斷滅,修行已達圓滿,從此將永遠地擺脫生死輪迴。這就是"滅諦"的實現,也就是所謂涅槃。

道諦--八正道

講達到滅除痛苦,進入涅槃境界的方法和途徑。此即八正道,包括:正見(正確的見解)、正思惟、正語、正業(正確的行為)、正命(遵循正確人生原則的職業和生活),正精進(正確的修行)、正念(正確地憶念四諦的道理)、正定(正確地修行禪定)。其中最重要的是正見,相當於現代用語中的正確的立場和世界觀、價值觀,不過它是特指以四諦之理為指導的佛教的立場和世界觀、價值觀。

道教的精髓是什麼?和佛教有何區別?

道教的出現應該在春秋末年,以老子被尊稱為道教始祖“太上老君”為標誌。老子主要的主張是:“人間由己不由他”、“天道和諧,天人合一”、“無為成大為”,他的著作《道德真經》被尊為道教的經典著作,從唐朝開始被尊為中國的國教,宋朝開始發展,宋、元、明時期為昌盛時期。

而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佛教則是外來宗教。許多人見廟就拜,見佛燒香,但骨子裡的內容都是道教的。道教的歷史源遠流長,道教的文化源頭可以追溯道傳說中的軒轅黃帝時期。道教的文化滲透在中國人的骨髓和血液裡。道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底。比如:人們常說為人處世要有“道理”而不說“佛理”,講“道德”而不講“佛德”,人們會把一樣事物叫“東西”而不叫“南北”,為什麼?因為“東西”兩個字是源於道教文化裡“東為木、西為金、南為水、北為火、中為土。”的五行觀念。中國人的屬相和農(陰)歷節日春節、元宵、端午、清明、七夕、中秋、重陽、冬至等均為道教文化。

現在,人們往往做很多佛教的禮節,常說“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常說求菩薩保佑升官發財,常說保平安健康,等等,其實都錯了。因為佛教沒有求升官發財這一項,佛教只頹廢講保佑你平安,去災去難,佛教講的是“四大皆空”!講的是隻有斷去凡塵間的俗願,來生輪迴才會有一個好人間。是一種頹廢的人生觀。而道教則講究的是今生如何做的事情。

《道德經》裡的第一章就講從無到有的觀點,講的是萬物均是從無到有,即無中生有。華南地區的人喜歡拜道教的關公求財就是這個道理。

道教研究的是世間現有的事物的變化和規則,通過分析來預測讓人逢凶化吉,在道教裡求升官發財是對的,而佛教講的是因果關係,前生造就後世,是現世無法改變的。

在佛教前求長壽更是可笑,因為佛教講的是前生和來世,而道教講的是追求今生的長生不老,認為“人間由己不由它”。

一個人一出生,他的先天前世就已經註定了,來生誰也不知道,今生只能認命了。其他宗教都認為誰也改變不了了。但道教卻認為人的今生是可以改變的,是可以通過身邊的事物來改變今生的,比如:靠風水、靠運程、而靠讀書(為明白道理),等等。這就是道教的一命二運三風水四功德五讀書的觀點。

為什麼在古代道教裡說“天地之間、獨佔鰲頭”而佛教講的是“阿彌佗佛,佛祖保佑”?這是什麼道理?道教說的是天地之間,只有讀書才會獨佔鰲頭,才會有可能改變自己的一生,這表明自己的人生是可以通過周圍的事物來改變的。而佛教說的“阿彌佗佛”就是在遇到事情或問題時候只能讓佛祖來保佑了,講的是四大皆空,寄希望在來世。

請問:佛家的理念精髓是什麼?

佛教的精髓即:佛教的一心

一心在佛教有許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實相、佛性、法性、如來藏、圓成實性、本來面目、本地風光、大圓鏡智等。一心的真諦不可思議,不可思即禪宗的“動念即乖、心行處滅”,不可議即禪宗的“開口便錯、言語道斷”。在此,只好引用蓮池大師的話作一個牽強的比喻:“心是無形相的,所以沒有任何東西可作為比喻。大凡用來比喻心的,都是不得已,姑且取其彷彿與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東西來形容它,使人對於心的概念多少有所領會,但不可以認為心當真如某種東西。試舉一例,譬如以鏡子比喻心,大家都知道鏡能照物,當物還沒有對著鏡子的時候,鏡子不會把物的影像攝入鏡中;當物正對著鏡子的時候,鏡子不會因為物的好惡美醜而生憎愛;當物離開鏡子的時候,鏡子也不會把物的影像保留在鏡子裡。聖人的心常寂常照,寂則一塵不染,照則遍覺十方。此心既不住內,不住外,不住中間,三際空寂,而又無所不住,無物不照。所以用鏡子來比喻心,只是取其某些略似而已。究極而論,鏡子畢竟是一種沒有知覺的物體,心難道也象鏡子那樣無知嗎?而且鏡子在黑暗中便失去作用,怎能比得上心的妙明真體常寂常照。以此類推,或以寶珠喻心,或以虛空喻心,無論用哪一種比喻,其道理都是一樣的。

佛教的根本追求是什麼呢?佛陀當初從皇宮逃離到深林中是為了求得人生痛苦、煩惱的解脫。我們常把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稱為小乘佛教,實際上,小乘佛教指的是這一時期佛陀弟子對修行的基本理解,但從佛陀本懷來說,並不是為了自己的痛苦、煩惱離家修行,而是為了他人和萬物眾生痛苦、煩惱的解脫修行。因此,佛教的大乘精神實際上已經蘊含在佛陀身上,只是在機緣成熟時,由後世大乘菩薩發揚光大而已。 先說人生痛苦、煩惱的解脫,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理四諦、八正道、三學、十二因緣等,揭示人生存在的本質是苦,因此應從人生的痛苦中解脫出來;人生痛苦的根源是什麼呢?是無明、愛慾。所謂無明,就是不瞭解人生存在的本質、現象世界的本性,也就是看不破,沒有智慧的意思。所謂愛慾,就是因為無明,對現象世界生起執著、貪求,為虛幻的現象生起貪、嗔、痴。人的生老病死、六道輪迴便都是從無明、愛慾而次第生起。那麼,如何解脫呢?這就是戒定慧三學和八正道,這方面內容在前面講過。(相關連結: 八正道與戒定慧)簡單地講,所謂戒,就是因為我們貪慾的心、執著的痴愛等不簡單去除,所以必須持戒,當然這是從自心來講的了;所謂定,就是依法禪定,按照佛陀教的方法打坐了。現在流傳下來的有許多禪定方法,有的是佛陀教的方便法,有的是一脈相承的教外別傳,也有的是後世人自己的理解甚至猜想,大家要善加區別啊;所謂慧,就是對現象世界、人生乃至修行境界正確的看法了。重視智慧解脫是佛教區別於其他一些宗教的重要特徵。佛教所說的般若即是佛教智慧的重要內容。所謂般若,就是對現象世界、人生的空性的認識了。後世大乘佛教般若中觀學派,將般若空觀進一步闡發為“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就是說要從空、假、中三個角度看待現象世界和人生。這三個方面又是一體的,不能分開來認識。所謂空,就是說不要將現象世界太當真,但並不是說現象世界不存在,因此還是要肯定現象世界、現世人生作為“假名”的存在,能夠看到它的空性,而不執著,又能夠肯定其緣生的存在,隨緣任運,便是中道的態度。實際上,後來大乘佛教所說的空性,在原始佛教中是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來表示的。也就是說,現象世界、現世人生比如一個人的緣份不過是眾緣和合的,時刻都在變化。這就要求我們不能執著於某一個角落某一時刻的存在狀態。現實生活中,人們之所以痴情,說到底不過就是想留住過去某一刻的因緣......餘下全文>>

佛經的精髓是什麼?

佛教把人生世界,更確切地說把有生死之苦的生命世界稱做此岸世界,把超脫生死之苦,獲得永恆的快樂稱做彼岸世界。

或者說把沉浮飄流在無邊苦海中的有情識的眾生稱為此岸,超脫生死苦海獲得快樂自在稱為彼岸。

無論是哪一種說法,這“此岸”和“彼岸”之間都有一條在平常情況下無法跨越的無邊大海。

這是一條波濤洶湧的大海,有暗礁、風浪,有無數鱷魚和白鯊,隨時都有葬身魚腹的危險。

要想跨越這風浪險阻的生死大海,就需要一條不怕風吹浪打的堅固結實的船,需要掌握航海原理和技術,需要一張航海圖,需要一個指南針。

在這些條件具備之後,方可選擇路線,制定方案,實施出航計劃。漂洋過海是如此,超越生死之海也是如此。

但是有很多人意識到身在苦海卻又不想尋求超脫苦海的辦法;有些人雖然想超脫苦海,嚮往彼岸,卻不想準備船隻、掌握航海原理和技術,也不想購置航海地圖和指南針,卻把航海的計劃建立在虛無飄渺的幻想之上,自以為神可以保佑自己到達彼岸;有的還沒有在橫隔兩岸的大海中深入一步,就覺得埂己超越了苦海,毫無自知之明地宣稱:“啊!我已到達彼岸!”這是多麼的可悲和可憐啊!

佛陀留給世人的珍貴遺產就是一條永不沉沒的“船”,一部“航海技術原理”,一張“航海圖”,一個“指南針”——這就是全部佛法。

佛教的精髓是什麼,各有各的說法

佛教的精髓就是智慧,慈悲,空性,解脫煩惱脫離六道輪迴。佛法可以概納為兩大類:第一類是解脫道的智慧,即無常空及緣起性空;第二類是大乘菩提道的般若智慧--無生忍、無生法忍,也就是真如與佛性的智慧。

佛法不僅是一種智慧,而且是可修可證的.因為佛法不離世間覺,即每個眾生都具有的五蘊十八界.能斷除"我見",從而斷除"三縛結"者,即預入聖流.永不入三惡道!

相關問題答案
佛教精髓是什麼?
雙子男精分是什麼意思?
佛海無邊是什麼生肖?
夢見教練車是什麼意思?
古靈精怪是什麼生肖?
天秤座的精靈是什麼?
教師節是什麼生肖?
教師節是什麼節日?
桃花的品質精神是什麼?
佛珠斷了是什麼預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