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法的由來?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9日

我國曆法的起源?

“歷”之為用,系以判別氣候,記載時日,規定計算時間之標準,唯人類逐漸進化,關係日益複雜,應有一計量時間之單位為準繩,此單位採取以一晝夜為一日,即是一般曆法之基本單位,以月球圓缺為一月,即是太陽曆之基礎,以一寒暑為一年,即是太陽曆之基礎。 陽曆又稱公曆,一年12個月,月分大小,大月31天,小月30天,4年一閏月。閏在2月,平年2月28天,閏月2月29天,因此,每年365天,閏年則366天。 我國的農曆,既不是陽曆,也不是陰曆,而是一種陰陽兼顧的陰陽曆,是我國曆法史上的重大突破。

贊助廣告

天干地支曆法的來歷?

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曆之符號。

我國曆法以月球繞地球一週的時間(29.5306天)為一月,以地球繞太陽一週的時間( 365.2419 天)為一年,為使一年的平均天數與迴歸年的天數相符,設定閏月。據記載,西元前六世紀中國開始採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調陰曆和陽曆。

贊助廣告

天干地支,是過去人建曆法時,為了方便做60進位而設出的符號。對古代的中國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數字般的單純,而且後來更開始把這些符號運用在地圖、方位及時間(時間軸與空間軸)上,所以這些數字被賦於的意思就越來越多了。

古人(一說黃帝)觀測朔望月,發現兩個朔望月約是59天的概念。12個朔望月大體上是354天多(與一個迴歸年的長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個月的概念。戶搭配日記法(十天干),產生陰陽合曆,發展出現在的天干地支;較為成熟時應該是在夏商周這幾個朝代。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是夏曆中用來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

曆法用天干、地支編排年號和日期,天干共十個字,因此又稱為「十干」,其排列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個字,排列順序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乾。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以一個乾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干在前,地支在後,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對陽支,陰乾對陰支(陽幹不配陰支,陰乾不配陽支)得到六十年一週期的甲子迴圈。稱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國人民過去就是以六十甲子迴圈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天干地支這共二十二個的符號錯綜有序,充滿圓融性與規律性。它顯示了大自然執行的規律,即時(時間)空(方位)互動,和「陰」與「陽」的作用結果。中國曆法包含了陰陽五行的思想和自然迴圈運化的規律。

年:每個干支為一年,六十個幹後,又從頭算起,周而復始,迴圈不息。由甲子開始,滿六十年稱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稱為干支紀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開始,每個月的地支固定不變,然後依次與天干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從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剛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開始,按順序先後排列,六十日剛好是一個干支的週期。

時:由甲子時開始,但記時的地支固定不變,每天十二個時辰。

補充典故:

相傳黃帝時代,因有蚩尤神擾亂,黃帝憂民之若,遂與蚩尤大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不能治之,黃帝於是齋戒沐浴、築壇祀天、方丘禮地。天乃降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帝乃將十干圓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幹為天,支為地,然後乃能治之。後有大撓氏將十天干、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並以黃來開國日定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此為天干地支之由來。

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星宿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重大創造,它把連續通過南中天的?星分為二十八群,各以一個字來命名:角、亢、氏、房、心、尾、箕、鬥、牛、女、虛、危、室、壁、奎、婁、胃、昂、畢、觜、參、井、鬼、柳、星、張、翼、軫。

二十八星宿是沿著黃道和赤道之間來劃分;自古以來,人們都是依據它們的出沒和中天時刻來定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古人把二十八個部份歸?#123;......餘下全文>>

中國的歷法是誰創造的,起源於何時。

根據傳說,在黃帝時代就已經有了曆法,但不足為憑。帝堯時代有粗疏曆法的傳說,可能還稍有根據,據成書於春秋時代的典籍《尚書·堯典》所載,帝堯曾經組織了一批天文官員到東、南、西、北四方去觀測星象,用來編制曆法、預報季節,但有關曆法的材料至今尚未發現。   成書年代不晚於春秋時代(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5世紀)的《夏小正》按12個月的順序分別記述了當月星象、氣象、物候,以及應該從事的農業和其他活動。 由《夏小正》給出的記述可以推知,夏代曆法的基本輪廓是,將一年分為十二個月,除二月、十一月、十二月之外,每月均以某些顯著星象的昏、旦中天,晨見、夕伏來表示節候,這雖然不能算是科學的歷法,但稱它為物候歷和天文歷的結合體可以的,或更確切地說,在觀象授時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尚書·堯典》中也記載了古人利用顯著星象於黃昏出現在正南天空來預報季節的方法,這就是著名的“四仲中星”,書中說:“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推求可知,“四仲中星”至晚是商末周初時代的實際天象,可見,至遲在商末周初人們利用星象預報季節已經有相當把握了。   夏代已經有天干紀日法,即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天干周而復始地記日,夏朝末代的幾個帝王有胤甲、履癸等名稱就是佐證。商代在夏代天干紀日的基礎上,發展為干支紀日,即將甲、乙、丙、丁……十天干和子、醜、寅、卯……十二地支順序配對,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六十干支,六十日一週迴圈使用,在出土的商代武乙時的一塊牛胛骨上面刻著完整的六十天干地支,兩個月共計60天,這也許就是當時的日曆。還發現,有一組胛骨卜辭記著兩個月共計59天,這證明商代已經有大、小月之分了,即大月30日,小月29日。另外,卜辭中還有分一年為13個月的多次記載,這又證明商代已經用閏月來調整節氣和曆法的關係了。從大量干支紀日的材料分析,學者們對商代曆法較為一致的看法是:商代使用干支紀日、數字記月;月有大、小之分,大月30日,小月29日;有閏月,亦有連大月;閏月置於年終,稱為十三月;季節和月份有較為固定的關係。   “我國曆法之發生,有謂始於堯,即以《書經·堯典》有‘曆象日月星辰’之語為據。又同書《甘誓》之雲:‘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即夏正、殷正、周正)《大戴禮記》中亦有《夏小正》一篇。再孔子常謂‘行夏之時’。有論者據此又謂曆法始於夏。實則曆法之發生,應有一個大前提,即必在農業普遍興盛於世之後。此證諸世界古國如埃及、巴倫比之歷史,斑斑可考。夏人普遍尚過著漁獵畜牧生活,焉能有曆法。《書經》、《虞書》、《夏書》都是後人偽作(注21),所言曆法,自不可信……孔子託古改制,言必稱三代,故以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並列,而不知殷周雖有輅冕,夏則無‘時’。三正之說,或許始於戰國時人為改革曆法而做的宣傳……故曆法之發生,不始於畜牧時代之夏,而始於農業興盛之殷。”(摘自黃現璠著《中國殷代社會史》,1950年4月,又載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第286-359頁収錄《殷周社會考》一文,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

周代

周代在繼承和發展商代觀象授時成果的基礎上,將制訂曆法的工作推進了一步。周代(大允是春秋中葉,即公元前600年左右)已經發明瞭用土圭測日影來確定冬至(一年中正午日影最長的日子)和夏至(一年中正午日影最短的日子)等重要節氣的方法,這樣再加上推算,就可以將回歸年的長度定得更準確了。周代的天文學家已經掌握了推算日月全朔的方法,並能夠定出朔日,這可以從反映周代乃至周代以前資料的《詩經》中......餘下全文>>

古埃及曆法的公曆由來

埃及人很早就制定了曆法(起算年代又公元前4241年、公元前4236年等說法)。馬克思說:“計算尼羅河水漲落的需要,產生了埃及的天文學。”古代埃及人把每年一度尼羅河水開始氾濫的日子(大約在6月15日左右潮頭到達孟菲斯)定為一年的開始,這一天在下埃及(古埃及尼羅河下游的部分)適逢天狼星與太陽同時出現在地平線上。古代埃及人按尼羅河水的漲落和農作物生長的規律,把一年分為三季(氾濫季、耕種季、收穫季),每季分為4個月,一年共12個月,每月30天,歲末增加5天節日,共計365日。這是人類歷史上產生的第一部太陽曆。但它同迴歸年即太陽年(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週的時間)相比有四分之一天的誤差,每過一百二十多年將有一個月的出入,如此累進一千四百多年以後方可週而復始。古埃及人已經知道這項曆法的缺點,但因為行之已久難於糾正,只好由官方做些臨時調整。公元前1世紀古羅馬以埃及曆法為基礎,制定“儒略曆”(“朱里亞歷”即“凱撒歷”);到16世紀又經改革,產生“格里高利曆”(簡稱“格里曆”),這便是今天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所通用的“公曆”的由來。

外國曆法什麼時候誕生

曆法主要是農業文明的產物,最初是因為農業的生產的需要而創制的。公元前3000年,生活在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根據自然變換的規律,制定了時間上最早的方法,即太陰曆。蘇美爾人以月亮的陰晴圓缺作為計時標準,把一年分為12個月,共354天。公元前2000左右,古埃及人根據計算尼羅河氾濫的週期,制定出了太陽曆,這是公曆最早的源頭。中國的歷法起源也很早,形成了獨特的陰陽曆法。在世界歷史上,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地區,還採用過各種不同的歷法,比如伊斯蘭教歷,中國的農曆,藏曆等。

東西方曆法的起源,體系

釋迦牟尼 耶穌 穆罕默德 的生辰都不是很準確。

基督耶穌的生日 說法不一。

按基督教會的意志:把耶穌誕生之年確定為績公元元年。

據說:公元元年元月一日(元旦) 當初既被確定為:基督耶穌誕生之日。

目前國際流行的公曆。其公元元年就是 依照基督耶穌誕生之年制定。

天文曆法是 “天”的代表

換句話說:基督教的氣場覆蓋全球,基督教就是事實上的全球霸主。

當全球 採用中國曆法時 這才是真正的中華文明崛起時。

當然 採用的中國曆法 不一定就是古代的夏曆,

結合傳統夏曆的優勢 建立一種精準的新曆法 全球施行 這將是中華真正復興的標誌里程碑。

年曆的由來

咱們中國人很早就根據自己的天文知識、氣候知識和農事規律發明並制定了曆法,這又稱年曆。早先年曆只有一個名字:皇曆。這一則是因為這年曆是由皇帝頒佈的,姓“皇”,故稱皇曆;另一則乃是沒有其他什麼年曆同其分庭抗禮,所以稱皇曆就是這一個。 19世紀,西方的歷法——我們稱其為公曆——傳入我國,這就有了兩種曆法。為區別計,我們把西方傳入的歷法曾叫新曆,新與舊相對,咱們原有的歷法就被叫作舊曆。記得我小時候,我們家鄉就把過春節叫過“舊曆年”。但咱們中國過去更多地習慣在由西方傳來的東西前面加一個“西”字或“洋”字,所以新曆又被稱為“西曆”、“洋歷”。而加“洋”字更為廣泛。“洋灰”(水泥)、“洋布”(機器織出的布)、“洋火”(火柴)、“洋鹼”(肥皂)、“洋蠟”(蠟燭)、“洋人”(外國人)……不一而足。   這個說法會引起一些人的挑戰。筆者退休前在給留學生講這個觀點時,一個來自美國的學生就提出異議。他說,我們西方的歷法是根據太陽的運轉規律制定的,你們中國的歷法是根據月亮的運轉規律制定的。按你們的陰陽說,太陽是“陽”,月亮是“陰”,所以你們才把自己的歷法稱“陰曆”,而把我們西方的歷法稱“陽曆”。據我所知,咱們有的中國人也堅持這樣的看法。這實際是大錯特錯的。  咱們中國的歷法哪些是根據月亮的運轉規律來制定的,筆者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不得而知。但筆者憑常識所知道的是,咱們的歷法也主要是依據太陽的運轉規律制定出來的。首先一年12個月,12個月中的四季,就是根據太陽的運轉定下來的。每個月有兩個節氣,全年24個節氣,這節氣的確定和月亮並沒有關係。例如其中的冬至、夏至,完全是根據太陽照射地球、特別是照射咱們中國大地的情況確定的。根據月亮的運轉規律,怎麼能定下冬至、夏至呢!  更重要的是,咱們中國的歷法又被稱為農曆。現在咱們中國的報紙,在印有年月日的地方,統一都用公曆計時。但如果同時印有咱們的歷法,則都用“農曆”標識。“農曆”,這不是一個隨便的名字,而有著深刻的科學含義,足顯咱們曆法的功能。因為農曆的歷法有許多內容是同農事活動有關的,老百姓也根據曆法來進行農事操作。而農事活動,與太陽的運動緊密相關,而同月亮基本上風馬牛不相及。先民們的作息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果看月亮的臉色,那該是“月出而息,月落而作”了。  “陽曆”“陰曆”的寫法和念法完全是一種以訛傳訛。把這種以訛傳訛當做真相,並牽強附會地加以“科學”的解說,就大大抹殺和否定了我們原有曆法的科學性,抹殺和否定了我們祖先的智慧了。

天文曆法的由來和發展的論文

1.專題型論文。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直接論述的形式發表見解,從正面提出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一種論文。如本書第十二章例文中的《淺析領導者突出工作重點的方法與藝術》一文,從正面論述了突出重點的工作方法的意義、方法和原則,它表明了作者對突出工作重點方法的肯定和理解。

2.論辯型論文。這是針對他人在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見解,憑藉充分的論據,著重揭露其不足或錯誤之處,通過論辯形式來發表見解的一種論文。如《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變了農村集體所有制性質嗎?》一文,是針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變了農村集體所有制性質”的觀點,進行了有理有據的駁斥和分析,以論辯的形式闡發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並沒有改變農村集體所有制”的觀點。另外,針對幾種不同意見或社會普遍流行的錯誤看法,以正面理由加以辯駁的論文,也屬於論辯型論文。

3.綜述型論文。這是在歸納、總結前人或今人對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加以介紹或評論,從而發表自己見解的一種論文。

4.綜合型論文。這是一種將綜述型和論辯型兩種形式有機結合起來寫成的一種論文。如《關於中國民族關係史上的幾個問題》一文既介紹了研究民族關係史的現狀,又提出了幾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因此,它是一篇綜合型的論文。

日曆的來歷?

國際上使用的歷法有幾十種,其中最主要的有公曆、回曆和佛曆,即所謂三大曆法。

公曆原是基督教的教歷,基督教徒以基督誕生那年起算記年,基督誕生前的年代稱公元前,誕生後的年代稱公元。如今,公曆已成為國際上普遍使用的歷法。

回曆是從伊斯蘭教祖穆罕默德避難入麥地那一天算起的。回曆的元年元月元日是公元

佛曆是泰國、斯里蘭卡、寮國、柬埔寨和緬甸等國,以及印度的部分地區通用的歷法。佛曆是從佛祖釋迎牟尼逝世那年,即公元前

陽曆、陰曆、陰陽曆

不管是哪種曆法,無非是對年月日的安排。這些安排主要依據天體的運動。

日,是最容易識別的時間單位,地球自轉一週就是一日,年和月都是以日為基礎的。

月亮圓缺變化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時間單位,月亮圓缺變化一週是二十九天半多一點,農曆的大月三十,小月二十九天,就是取的它的平均數。

地球繞太陽運動是一個更長一些的時間單位,以此為基礎的一年長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時多。陽曆取其整數,平年三百六十五天,四年一閏,把四個五小時多加在一起,這一年就是三百六十六天。

如果某種曆法只考慮月亮的圓缺,以十二個月為一年,那麼,這種曆法一年就只有三百五十四天左右。時間長了之後,它就與陽曆相差得越來越多,這種曆法被稱為純陰曆。在純陰曆裡,經過若干年之後,就會出現六月飛雪,十二月酷熱的現象。

我國在春秋時代就創造了“十九年七閏法”,其方法就是在純陰曆的基礎上,每十九年裡面七年算是閏年,閏年多加出一個月來,為十三個月,如癸亥年只有十二個月,三百五十四天,而甲子年規定閏十月,一年有十三個月,三百八十四天。這樣安排和調節的結果,曆法既反映了月亮的圓缺,也與隨陽曆而來的氣候冷熱變化相適應了。這樣的歷法實際上已經是陰陽合曆,簡稱陰陽曆。我們現在使用的農曆就是這樣的陰陽曆,有的人把農曆叫做陰曆,就叫錯了。

公元、世紀、年代

“公元”產生於基督教盛行的

生前為“公元前”。公元

“世紀”來自拉丁文,意思是一百年。一百年叫一個世紀,從公元一年算起,每經一百年就算是一個世紀。

“年代”是在每一世紀中,以十年為一階段,如“

公曆二月為什麼只有二十八天

622年7月16日。回曆以月亮盈虧計算,一年為三百五十四天,與公曆相差十一天。回曆又分太陰和太陽年法兩種。543年算起。6世紀。公元525年,一個名叫狄奧尼西的僧侶,主張以耶酥誕生做為紀元,耶酥誕532年,這種紀年法便在教會中使用。到1582年,羅馬教皇制定格里高利曆時,繼續採用這種紀年法,由於它精確度很高,而為國際通用,故稱“公曆”。由此,耶穌誕生的年份,便稱為公元元年。所謂“公元”,就是“公曆紀年”。公元元年相當於我國西漢末期平帝的元始元年。我國採用公曆是辛亥革命以後的1912年,但與當時的中華民族紀元的紀年法並行,新中國成立後,才完全採用公元紀元。50年代”、“80年代”等等。

相關問題答案
曆法的由來?
陽曆與陰曆的由來?
陽曆的由來?
中國陰曆的由來?
公曆和農曆的由來?
陰曆的由來?
中國農曆的由來?
陰曆和陽曆的由來?
陽曆陰曆的由來?
農曆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