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姓出過什麼名人?
卜姓的名人
卜商春秋末溫(今河南省溫縣)人,晉國學者。字子夏,孔子得意門人,為七十二著名弟子之一,以文學見稱。孔子死後,卜子夏在孔墓守孝三年,之後即到西河(今河津一帶)設教講學,傳播儒家思想,足跡遍佈汾陽地區(南起河津、萬榮、北至文水、交城),一直生活了55年。培養了不少治世人才。著名的有春秋戰國時的吳起、李悝、公羊高、穀梁赤、段幹木、田子方、禽滑釐等。魏文侯等尊他為師,常向他諮詢國政。他精研《詩》教,明於《春秋》大義,兼通《易》、《禮》。晚年講學西河,主張為人君者必讀《春秋》,防止權臣篡奪。魏文侯親諮國政,待以師禮。晚年喪子,悲傷過度,以致雙目失明,定居辛封村(今陽村鄉東辛封村)。死後葬於東辛封村南。唐貞觀二年(628)朝廷下令全國把卜子夏的牌位放到孔子廟和孔子一同祭祀,並開始整修墓地。唐開元年間,被封為魏侯。宋度宗鹹淳年間晉封卜子夏為“魏國公”。今有墓碑、祠堂。著有《卜子書》、《子夏易傳》、《聖門十六書》、《周易卜商傳》,與子游等人合著《論語》。其子孫,遍及山東、河南兩省。 卜偃春秋時晉國人,為晉獻公掌卜大夫。所有大事舉行前,都要由他預卜是否吉利。例如據《左傳·哀公九年》載,狐偃勸晉文公出兵送襄王歸周朝,文公命卜偃佔了一卦,得到“大有之睽”,卜偃解釋:“吉,遇‘公用享於天子’之卦。……天子降心以逆(迎)諸侯,不亦可乎!”晉侯於是採取了行動。《左傳·僖公二年》:虢公在桑田打敗了戎人。晉國的卜偃說:“虢國必將被滅亡。被滅掉了下陽不知戒懼,反而又建立了武功,這是上天奪去了虢國的鏡子,而加重它的作惡啊!虢國必定輕視晉國又不愛撫百姓,過不了五年,必然滅亡。”原文:虢公敗戎於桑田。晉卜偃曰:“虢必亡矣。亡下陽不懼,而又有功,是天奪之鑑,而益其疾也。必易晉而不撫其民矣,不可以五稔。”《左傳》 卜式河南(今河南省洛陽)人,西漢官吏,以牧羊致富。武帝時,上書願輸家財之半助邊,召拜中郎,派他在上林牧羊。只過了一年多,不但羊肥體壯,而且繁殖了很多小羊。武帝問他牧羊的祕訣,他說,剷除劣種,毋令敗群。武帝覺得他的話頗有道理,武帝試令其治縣,有政績,賜爵關內侯。元鼎中,官至御史大夫。他以賞金悉助府庫,仍布衣為皇家牧羊于山中。 卜靜字玄風,吳郡(今江蘇省蘇州)人,三國吳官吏。因博覽群書而聞名江東,與同郡陸遜,名士顧邵、張敦齊名,官至剡令。 卜惠江蘇省宜興人,明代名醫。精於醫術,曾任太醫院御醫。卜謙字伯讓,潁上人。明永樂九年(1411年)舉人。由太學入侍東宮(太子居住的宮院)講書,接著調授工科給事中(掌管侍從規諫、稽查工部弊誤等事的官員)。永樂十五年(1417年),隨從皇太孫去南京監國,朝夕在身邊諍言進諫,曾期望自己做個魏徵式的人物。後因父母雙亡,在家守喪3年。宣宗繼位後,賜卜謙正五晶官,織金衣兩件,仍授予給事中官職,值班文華殿,為皇帝顧問。他曾向宣宗皇帝陳述10件國家大事,皇帝欣然接受。宣德十年(1435年),被提升為陝西省僉事,後又調任山東副使。因得罪了皇帝身邊的寵臣,降為山西參議。後因足疾辭官還鄉。著有《百孝歌》。人祀潁上鄉賢祠。 卜珝十六國時前趙匈奴後部人。少好讀《易》,隱居龍門山,為郭璞所讚賞。後入仕為太常,不久升為平北將軍,在隨鎮北將軍靳衝攻打晉陽劉琨時,被擊敗。靳衝歸罪於他,並被斬首。 卜天與吳興餘杭(今浙江省杭州)人,南朝宋將領。善於騎射,曾任宋文帝皇子射術教師。後官任廣威將軍,太子劭弒其父皇后,他挺身出戰而身亡。 卜天生卜天與弟,南朝宋將領。少為隊將,以武勇服眾。因其兄死節,孝武帝時將其擢升為西陽王撫軍參軍。後升弋陽太守。因謀逆,被殺。 卜名祖吳興餘杭人,南朝宋將領......餘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