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龍節是什麼族的節日?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7日

祭龍節是哪個民族?

在壯語中,祭龍叫“合處”,祭龍節是壯族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二月的第一個龍日,或農曆三月的第一個龍日,壯族村寨一般都以一村一寨單獨舉行的方式進行祭龍活動。節日前,村裡德高望重的老人召集各家各戶相商,籌措經費,有的村寨則按戶數人頭攤派,由各戶輪流主持,主持者稱為“龍頭”。節日當天,主持人帶領一些身強力壯的人在寨子邊的榕樹下殺豬殺雞,準備祭奠物品。傳說,辰龍變為樹就是榕樹。祭“龍樹”,多數也就是祭榕樹。沒有榕樹的村寨,還可以選黑皮樹、麻慄樹、榔樹做“龍樹”。但這些樹必須長在村邊寨頭,而且要枝葉繁茂、高大挺拔、生機勃勃。由於龍樹是神聖的象徵,因此平時不準牛馬豬狗靠近,更不準孩童攀爬玩耍。祭奠龍的祭詞各村各寨均有不同,長短不一,念唱有別,不過主旨不外乎乞求上蒼保佑,普降甘霖,使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戶戶平安等。

贊助廣告

關於祭龍節的由來,有這樣一則傳說:

古時候的勐雅,森林茂密,濃廕庇日。每年農曆二月間,山林裡竄出很多野獸,返青的稻苗被吃個精光,人畜被咬死咬傷的不計其數,勐雅人不得不背井離鄉,四處逃荒要飯。有一年,一個聰明又勇敢的傣雅小夥子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叫大家編了許多竹籠、竹鏈,染上雞、豬、鵝、鴨的血,在二月屬牛日這天拿去掛在田間,插在地頭和路口。夜間,山林裡竄出來的野獸見到染血的竹籠、竹鏈,都不敢接近莊稼和村寨,漸漸地遠離了莊稼和村莊。一段時間後,原來的竹籠、竹鏈破爛了,野獸又陸續來危害人畜和莊稼。五月初五這天,

贊助廣告

有那些民族和節日

火把節: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習俗:點火把、摔跤、鬥牛、歌舞插花/打歌節:二月初八,習俗:採集杜鵑花插於各處密枝節:二月初八,習俗:祭龍樹、野餐

節日(6張)祭龍節:二月初八,習俗:跳蘆笙舞賽衣節:三月二十八日習俗:賽衣三月會:三月二十八,習俗:趕集、跳舞、青年男女盛裝跳“左腳舞”

各節日是什麼族的

彝族

火把節: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習俗:點火把、摔跤、鬥牛、歌舞 插花/打歌節:二月初八,習俗:採集杜鵑花插於各處、青年男女盛裝跳“左腳舞” 密枝節:二月初八,習俗:祭龍樹、野餐 祭龍節:二月初八,習俗:跳蘆笙舞 賽衣節:三月二十八日習俗:賽衣 三月會:三月二十八,習俗:趕集、跳舞

白族

三月街:三月十四至十六日,習俗:物資交流、賽馬、賽龍舟、歌舞 繞三靈: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習俗:繞山、祭祖、跳霸王鞭、八角鼓舞 火把節:六月二十五日,習俗:驅邪求吉、祈求豐收 本主節:日期不一,習俗:供奉“本主”、誦經唱文,焚香磕頭、歌舞、遊樂、競技等 石寶山歌會:七月末八月初三天,習俗:彈唱白族情歌

苗族

花山節:一月三日,習俗:對歌、跳蘆笙舞、爬花杆

納西族

米拉會/棒棒會:五月十五日,習俗:賽馬、農具交易會 祭天:節期不定,習俗:祈年求豐,消災除邪 騾馬大會:三月七月,習俗:牲畜交易 三朵節:二月初八,習俗:賽馬、跳“阿哩哩”、野餐 七月會:七月中旬,習俗:大牲畜交易、對歌

摩梭人

朝山節:七月二十五日,習俗:祭拜女神、歌舞、射箭、結交阿夏

景頗族

目腦縱歌:一月十五日,習俗:跳文崩舞

藏族

成佛日:四月一至四日 跳神法會:藏曆除夕,習俗:跳神節目 賽馬會:五月初五,習俗:搭帳篷,野炊、宴客、賽馬 成道日:十月二十五日 端陽節:五月初五,習俗:賽馬、跳鍋莊舞、弦子舞、野餐 雪頓節:藏曆六月底七月初,習俗:晒大佛、跳藏戲、過林卡

布依族

牛王節:四月八日,習俗:吃牛王粑、給牛散食、歌舞

傣族

潑水節,習俗:歌舞、賽龍舟、潑水、放升高 採花節,習俗:採花獻佛 送龍節:公曆一月,習俗:送祭品給龍神

哈尼族

扎哩作:一月一日,習俗:祭祖、對歌、盪鞦韆、宴請 阿瑪突:二月屬龍日,習俗:祭山、祭祖、祭社林等 新米節:八月第一二個龍日,習俗:嘗新、祭天、祭親奠 苦扎扎:六月,習俗:對歌、跳舞、祭天神 十月年:十月,習俗:祭祖、通街宴 姑娘節:二月二日,習俗:野餐、唱歌跳舞 祭母節:三月第一個屬牛日,習俗:祭母、唱思母歌

壯族

隴端節:三月,習俗:物資交流、青年男女對歌、社交

僳僳族

刀杆節:二月八日,習俗:上刀山、跳嘎 賽歌會:臘月或正月上旬,習俗:賽歌、沐浴 澡堂會:春節,習俗:沐浴、交友

回族

開齋節:回曆十月一,習俗:禮拜、贈“油香”等 古爾邦節:回十二月,習俗:團拜、宰牛羊等

拉祜族

葫蘆節:十月,習俗:跳蘆笙舞、物資交流、 擴拾節:正月初一,習俗:接新水、跳蘆笙舞、狩獵 祭太陽神:立夏日,習俗:敬獻神靈、祈禱年豐

佤族

拉木鼓節:臘月,習俗:拉木鼓、剽牛、跳舞

瑤族

盤王節:五月二十九日,習俗:祭祖、歌舞

普米族

轉山會:五月五日,習俗:轉山、歌舞、鳴槍

阿昌族

會街:九月十五日,習俗:耍青龍、白象、跳象腳鼓舞

基諾族

祭大:三月,習俗:跳鼓舞、竹杆舞、打陀螺

水族

端節: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習俗:銅鼓舞、對歌尋偶

獨龍族

卡雀哇:臘月,習俗:剽牛、祭天、跳鍋莊、互邀作客

愛伲族

耶苦扎:六月,習俗:打鞦韆、跳舞、聚餐

怒族

鮮花節:三月十五日,習俗:採集鮮花、祭祀仙女 怒族年:臘月二十九日,習俗:射箭、打石頭靶、歌卜(猜唱)、盪鞦韆、舞蹈等[3]。

蒙古族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曆新年,蒙古語為“查幹薩仁”,即白色......餘下全文>>

我國各民族的主要節日有哪些?

彝族 火把節 耍火把、摔交、鬥牛、歌舞表演 六月二十四日

插花節 插花、對歌 二月初八

彝族賽衣節 歌舞、鮮豔服飾 三月二十八日

彝族虎節 跳虎笙、虎舞 農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

彝族密枝節 祭神儀式

牟定“三月會” 物資交流、民間歌舞表演 三月二十七日至二月十九日

白族 大理三月街 物資交流、賽馬、歌舞表演 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

白族青姑娘節 歌舞 正月十五日

白族繞三靈 祭祀、栽秧 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

白族栽秧會 祭祀、栽秧、對歌 芒種節令

白族火把節 樹火把、賽龍舟、唱大本曲 六月二十五日

白族石寶山歌會 廟會、對歌 七月底

白族梨花會 梨園裡野餐 每年梨花盛開時節

白族本主會 祭祀、歌舞、洞經音樂 各村寨不同

傣族 傣族潑水節 賽龍舟、潑水、歌舞 陽曆四月中旬

傣族送龍節 祭祀、歌舞 公曆一月

傣族關門節 琰佛塔、歌舞 陽曆七月中旬

傣族開門節 串寨、放高升、歌舞 陽曆10月中旬

哈尼族 哈尼族阿瑪突 祭祀、歌舞、擺街宴 農曆二月屬龍日

“苦扎扎”(六月年節) 打鞦韆、摔交、歌舞 六月二十四日

哈尼族“裡瑪主”節 歌舞、摔交 陽春三月

哈尼族捉螞蚱節 捉螞蚱來食用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哈尼族姑娘節 鞦韆、歌舞 農曆二月初四

哈尼族祭龍日/新米節 鋩鑼、牛皮鼓,巴烏、四絃琴 農曆二月二日

哈尼族米索扎節 鞦韆、歌舞

哈尼族苗愛拿節 篝火、歌舞 五月上旬

苗族 苗族花山節 爬花杆、蘆笙、歌舞 正月

僳僳族 僳僳族澡堂會 溫泉沐浴、賽歌 正月初二

僳僳族“盍什”節 吃團圓飯、射弩比賽 正月初一至十五

僳僳族刀杆節 爬刀杆、下火海、丟包、歌舞 二月初八

納西族 納西族米拉會/棒棒會 野炊、賽馬、歌舞、農具交易 二月初八

納西族三多節 祭祀、對歌、鬥牛 六月二十五日

納西族騾馬大會 物質交流、文體表演 農曆三月中旬/七月中下旬

納西族祭天 祭祀 春祭在正月/秋祭在七月

納西族七月會 物質交流、文體表演 夏曆七月中旬

納西族祭龍節 物資交流、文體表演 正月十五

拉庫族 拉祜族庫扎節(年節) 象腳鼓舞、對歌 傣歷三月底或四月初

拉祜族葫蘆節 篝火、歌舞 農曆的十月初十

拉祜族祭太陽神 祭祀、歌舞 立夏日

佤族 佤族拉木鼓節 祭祀、歌舞 佤歷“格瑞月”/公曆12月

布朗族 布朗族岡永節 祭祀、歌舞 四月和九月

獨龍族 獨龍族卡雀哇(年節) 祭祀、剽牛、歌舞 冬月或正月

景頗族 景頗族目腦縱歌 祭祀、歌舞 農曆正月

怒族 怒族年節 敬祖、祭土、歌舞 十二月至次年正月十日

怒族鮮花節 採集鮮花、歌舞 農曆三月十五日

阿昌族 阿昌族會街 耍白象、跳象腳鼓舞 農曆九月中旬

普米族 普米族“大年”節 盪鞦韆、賽馬、歌舞 臘月初六

普米族轉山會 遊山、歌舞 五月五日

藏族 藏族草地藏民節/藏曆年 賽馬、野餐、跳鍋莊 農曆正月

藏族“花兒”會 對歌 農曆六月十四

藏族跳神法會 祭祀、歌舞 藏曆除夕

藏族賽馬會 賽馬 農曆五月初五

回族 回族古爾幫節 團拜、宰牲 回曆十月

回族開齋節 禮拜、頌經、歌舞 六月

回族肉孜節 減食 五月二十三日

回族宰牲節 宰殺一些牛羊、祭祀 回曆的+月十二月

回族聖紀節 伊斯蘭教歷的3月12日

基諾族 基諾族特懋克節 歌舞、串寨、打陀螺 基諾曆法一月

瑤族 瑤族盤王節 祭祀、歌舞 五月二十九日

瑤族“乾巴”節 跳銅鼓舞 十二月下旬

瑤族“夕九節” 歌舞 每年......餘下全文>>

關於龍的節日有什麼?

龍的節日

形形色色的禱龍習俗,導致了龍的節日和廟會的形成。

一年到頭,幾乎每個月都有龍的節日或廟會,有時一月內還有多次。這些節日廟會有屬於某個民族的,有屬於某幾個民族的;有屬於某片地域的,有屬於多片地域的;並且集祈神、教化、生產、娛樂等於一體,體現著濃郁的民俗文化色彩。

下面我們按農曆時序介紹一下這些龍的節日與廟會:

農曆正月,大江南北,黃河上下,山城海濱,旱埠水鄉,全國各省區幾乎都有“龍燈會”,也稱“鬧龍燈”、“盤龍燈”、“舞龍燈”、“掉龍燈”、“耍龍燈”等。除此之外,正月初五有“龍頭節”。這是雲南河口大瑤山地區瑤族的傳統節日,當地群眾在這一天用各種供品祭祀龍王。正月辰日,則有“祭龍節”,紅河哈尼族群眾在這一天以村為單位舉行鄭重的祭祀活動。祭禮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被稱為“龍頭”的老人主持,祭壇設在“龍樹下”。各家各戶自己置辦齊豬、雞、鴨等祭物,由家中男性前往獻祭。祭時停產三日,祭後的第一個午日,各戶派一個男性自帶酒肉去“龍頭”家聚餐,以示謝意。和哈尼族的“祭龍”相似,基諾族有“祭大龍”的節日。屆時全寨停產三天,立兩個木樁於村寨門口,表示禁止出入。第一天婦女非但不能出寨門,連家門都不能出。村寨邊搭一臨時草棚,草棚前有大樹,樹下宰水牛一頭,水塘邊殺母豬一頭,小豬七頭,將牛尾巴掛在大樹上,豬骨頭供在水塘邊。

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五,湖北武昌有“祭龍會”,形式有舞龍、燒龍和拔河比賽——以所用的繩子象徵龍。另外,還有於春節期間,在北京龍潭湖公園舉辦的“龍潭廟會”、於龍慶峽舉辦的“龍慶峽冰燈會”——這些廟會、燈會、不僅名稱與龍有關,內容也多有龍參與,如舞龍、賽龍、龍燈造型等。

正月二月之間,有“祭龍潭節”。這是雲南蘭坪普米族的傳統節日(寧蒗普米族一般在三月、七月舉行)。普米族各家各戶都有自己的“龍潭”(亦稱“靈泉”),地點大多在深山老林峽谷澗畔。屆時全家同往,在“龍潭”附近歇宿三日。他們用木棍和木板搭成高臺,稱作“龍塔”,即“龍宮”。塔前立一個百尺標竿,上掛七個用雞毛麻線紮成的七角鬥架,作為龍神的住處。將牛奶、清酒、酥油、乳餅、茶葉、雞蛋等祭物擺在龍塔上,先請巫師登壇唸經,然後全家祈禱,禱畢,將塗有酥油的五十個面偶投入龍潭。各家祭祀後,全村還要舉行更隆重的祭祀。

二月初一是“春龍節”。舊時山東惠民一帶的鄉民取灶灰作青龍狀,以圖吉祥。《中國全國風俗志》有記:“二月朔日為青龍節,取灶圍物,如龍蛇狀,名曰引錢龍。”

二月初二是“龍抬頭節”。這是漢民族的傳統節日,覆蓋面廣,影響也大。清人潘榮陛《帝京歲時記》雲:“二日為龍抬頭日。鄉民用灰自門外蜿蜒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都人用黍面、棗糕、麥米等物油煎為食,曰薰蟲。”這一天,北方農村普遍流行吃炒豆的習俗,並有“二月二,龍抬頭”的傳說,還有“龍抬頭日兆”的俗信,即以是日之陰晴卜一歲之潦旱,以為天晴則主旱,陰雨則主潦澇。在大巴山黃官一帶,人們把二月二稱為“春龍節”。為了喜迎春龍,山民們全家起大早,將居室內外房前屋後打掃得乾乾淨淨。然後趁早吃“龍鬚麵”,面拉得越長越好,意思是龍鬚綿長,象徵吉祥。吃麵時,由年長者率先端碗,站在堂屋中間,面向室外天空,念唱一段“二月二龍抬頭,風調雨順好年頭;包穀棒子粗又大,高梁穀子舞龍頭”之類的吉言歌訣。中午吃“龍鱗餅”,餅上有村婦們精心製作的“二龍戲珠”、“龍鳳呈祥”等圖案花紋。這一天還禁止婦女做針線活,因為傳說神龍在這一天要抬頭觀望天下,使用針會刺傷龍的眼睛。同日還是雲南苗族群眾舉辦“祭龍會”的日子。一般是以村寨為單位,以大樹作為龍的象徵,以豬、雞、狗等為祭品。

參考資料:......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祭龍節是什麼族的節日?
龍船節是什麼族的節日?
歌婆節是什麼族的節日?
花山節是什麼族的節日?
火把節是什麼族的節日?
鬥牛節是什麼族的節日?
潑水節是什麼族的節日?
聖紀節是什麼族的節日?
雪頓節是什麼族的節日?
隴端節是什麼族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