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五行屬於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19日

中醫行業五行屬什麼

中醫五行總體來講就是一種歸類,代表五種不同的屬性.分別有金木水火土.這五種屬性不斷髮生變化,有相生,相剋,相乘,相侮.通過這些變化,在人體表現出的症狀而進行辯證診斷.至於你說的製藥是用水哪就不是屬水了供只是一種材料的應用罷了.

中醫裡肺的五行屬性是什麼?

中醫中的五行指木火土金水,對應的臟器是:

肝歸屬於木,心歸屬於火,脾歸屬於土,肺歸屬於金,腎歸屬於水再詳細些就是:木—肝、膽、 目、(怒、 ) 酸,筋

火—心、小腸、舌、(喜、 ) 苦、脈

土—脾、胃、 口、(思、 ) 甘、肉

贊助廣告

金—肺、大腸、鼻、(悲、憂、)辛、皮

水—腎、膀胱、耳、(恐、驚、)鹹、骨

六腑中的三焦為孤腑所以不入五行

中醫養生屬於五行什麼

中醫養生屬於調理,中醫認為人的五臟屬五行。調理五行變化是養生的一種。

中醫臟腑五行屬性是依據什麼劃分的?

baike.baidu.com/view/628896.htm

中醫五行基本概念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類物質的運動。它是用來闡釋事物之間相互關係的抽象概念,具有廣泛的涵義,並非僅指五種具體物質本身。五行學說是以五種物質的功能屬性來歸納事物或現象的屬性,並以五者之間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約來論述和推演事物或現象之間的相互關係及運動變化規律

贊助廣告

凡具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於木;

具有溫熱、升騰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於火;

具有承載、生化、受納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土;

具有清潔、肅降、收斂等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金;

具有寒涼、滋潤、向下執行的事物,均歸屬於水。

五行學說用五行之間的生、克關係來闡釋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認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靜止的,而是在不斷的相生、相剋的運動中維持協調平衡的。

這一學說在中醫學的應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來分析研究機體的臟腑、經絡、生理功能的五行屬性和相互關係,以及闡釋它們在病理情況下的相互影響。

因此,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既用作在理論上的闡釋,又具有指導臨床的實際意義。

1、五行屬性及歸類方法

(1)第一種觀點

這種觀點起源於《洪範》。今人多理解為:

木的特性:日出東方,與木相似。古人稱“木曰曲直”。“曲直”,實際是指樹木的生長形態,為枝幹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為具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於木。

火的特性:南方炎熱,與火相似。古人稱“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溫熱、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為具有溫熱、升騰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火。

土的特性:中原肥沃,與土相似。古人稱“土爰稼穡”,是指土有種植和收穫農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為具有生化、承載、受納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土。故有“土載四行”和“土為萬物之母”之說。

金的特性;日落於西,與金相似。古人稱“金曰從革”。“從革”是指“變革”的意思。引申為具有清潔、肅降、收斂等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金。

水的特性:北方寒冷,與水相似。古人稱“水曰潤下”。是指水具有滋潤和向下的特性。引申為具有寒涼、滋潤、向下執行的事物,均歸屬於水。 (2)第二種觀點

這種觀點起源於當代學者聶文濤對《素問》的訓詁。

五行的性質應從“平氣”、“不及”、“太過”三方面考慮。平氣時, 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備化,金曰審平,水曰靜順;不及: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監,金曰從革,水曰涸流。太過:木曰發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堅成,水曰流衍。從這三面考慮之後,才能體會出中醫學思維中對生命自我維護的理解。對人體能力的不同理解,正是中西醫學的差別所在。

2、五行屬性歸類

歷代醫家為了說明人體內外的整體性和複雜性,亦把人體的臟腑組織、生理活動、病理反應,以及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自然界事物作了廣泛地聯絡。

(1)以五行之特性,說明五臟之功能。如木性生髮條達,肝性喜條達而主疏洩;水性滋潤下行,腎藏精而主水。因此,肝屬木、腎主水,其它臟腑亦是如此。

(2)形成了以五臟為主體,外應五方、五季、五氣等,內聯五臟、五官、形體、情志等的五個功能活動系統。

(3)此五個功能活動系統,說明了人體的內環境與外在自然環境之間也存在著對立統......餘下全文>>

五行是什麼?

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多用於哲學、中醫學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認為大自然由五種要素所構成,隨著這五個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產生變化,不但影響到人的命運,同時也使宇宙萬物迴圈不已。

五行學說認為宇宙萬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執行(運動)和變化所構成。它強調整體概念,描繪了事物的結構關係和運動形式。如果說陰陽是一種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則五行可以說是一種原始的普通系統論。

中國西周末年,已經有了一種樸素唯物主義觀點的“五材說”。從《國語·鄭語》“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萬物”和《左傳》“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到《尚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的記載,開始把五行屬性抽象出來,推演到其他事物,構成一個固定的組合形式。

在戰國晚期鄒衍提出了五行相勝(克)相生的思想(用來說明王朝統治的趨勢),且已把勝(克)、生的次序固定下來,形成了事物之間相互關聯的模式,自發地體現了事物內部的結構關係及其整體把握的思想。就在這個時期,《內經》把五行學說應用於醫學,這對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積累的大量臨床經驗,形成中醫特有的理論體系,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到漢代,董仲舒又把譁行賦予道德含義,認為木為仁,火為禮,土為信,金為義,水為智。

五行相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古代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接觸和觀察,認識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效能。“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長、升發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發熱、向上的特性;“土爰稼牆”,是指土具有種植莊稼,生化萬物的特性;“金曰從革”,是金具有肅殺、變革的特性;“水曰潤下”,是水具有滋潤、向下的特性。古人基於這種認識,把宇宙間各種事物分別歸屬於五行,因此在概念上,已經不是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一大類在特性上可相比擬的各種事物、現象所共有的抽象效能。

中國哲學史上的五行思想類別:

“直到現在,我們基本上已把五行的各種意義分析過了,為了清楚起見,我們再把這幾種意義綜合列舉如下:

指五種行為原則,疑為荀子所持。

指五種物性,如尚書洪範及周子太極圖說所持。

指人類生活上的五種必須的物質條件,如左傳裡蔡墨所持。

為分類學上的五種分類原則,如呂氏春秋所持。

指藉著陰陽二氣之流動而存在的五種‘存在形式’,如白虎通及黃帝內經素問所持。

指木材(植物)、火炎、泥土、金屬及流水。它們的象徵意義分別為生機興發,活動或變化,孕育或培植,禁制與伏藏。此為蕭吉所持。

五行在中醫裡五行有著特殊的含義。

“木曰曲直”,代表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的功能,在人體為肝。

“金曰從革”,代表沉降、肅殺、收斂等性質,在人體為肺。

“水曰潤下”,代表了滋潤、下行、寒涼、閉藏的性質,在人體為腎。

“土爰稼檣”,代表了生化、承載、受納等性質,在人體為脾。

“火曰炎上”,代表了溫熱、向上等性質,在人體為心。

在中醫陰陽五行學說中,肝對應的五行屬性是什麼?

五行“木、火、土、金、水”分別對應的

五臟:肝、心、脾、肺、腎

五體:筋 脈 肉 皮 骨

五華:爪 面 脣 毛 發

五志:怒 喜 思 悲 恐

五液:淚 汗 涎 涕 唾

五味:酸 苦 甘 辛 鹹

五色:青 赤 黃 白 黑

五方:東 南 中 西 北

五季:春 夏 長夏 秋 雞

五氣:風 暑 溼 燥 寒

五化:生 長 化 收 藏

五音:角 徵 宮 商 羽

五官:目 舌 口 鼻 耳

相關問題答案
中醫五行屬於什麼?
中字五行屬於什麼?
醫院五行屬於什麼行業?
屬鼠五行屬於什麼命?
皮具五行屬於什麼?
詩五行屬於什麼?
斌在五行屬於什麼?
屬牛五行屬於什麼命?
子字五行屬於什麼?
興五行屬於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