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的民族風俗?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5日

漢族有什麼民族習俗

在中國,漢族傳統的輩分觀念長期存在,以本身為中心,上有四代長輩,下有四代晚輩,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孫、曾孫、玄孫”的“九族”血親關係,這就是九個層次。如果把旁系的血親關係和姻親關係聯絡起來,便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親屬系統 。這裡僅選其中的一部分,以顯示其層次關係。

第一層: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長二輩)

第二層:父親、母親、伯父、伯母、叔父、嬸母、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姑父、姑母、岳父、岳母(長一輩)

第三層:(本身)哥哥、嫂嫂、姐姐、姐夫、妹妹、妹夫、堂兄、堂嫂、表兄、表嫂、內兄、妻妹、襟兄(同輩)

贊助廣告

第四層:兒子、女兒、侄兒、外甥、內侄、侄婿(晚一輩)

第五層: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侄孫、侄孫女、孫媳、外孫媳(晚二輩)

親屬稱謂是以輩分劃分的,不受年齡限制,哥哥比弟弟大幾歲,哥哥的孩子又比弟弟的孩子大幾歲,幾代之後,大門的後代與小門的後代相比,同輩人可能差上幾十歲,並不因此而影響輩分關係,常常會有長鬍子的孫子或懷抱著的爺爺。所以,漢族常“大門轉小輩”之說。

親屬稱呼也用於社會上鄰里之間或素不相識的人之間,以表示親切和尊敬。例如:鄰里間同齡人常以兄、弟、姐、妹相稱,年輕人稱父輩同齡人為大伯(大爺)、叔叔、大媽(大娘)、嬸嬸、姑姑、姨等,稱祖父輩的同齡人為爺爺、奶奶、姥姥、老爺等。一般地說,注意層次,掌握角度,在稱謂的運用中十分重要,年齡層次不同,稱謂也不同,特別是信封上的稱謂。如兒子給爸爸、媽媽寫信,信內應稱“父母親大人”或“爸爸媽媽”,而在信封上的稱謂則有角度問題了。稱Ⅹ先生或職務為宜。

贊助廣告

生活中,為了表示對人的尊敬,也有不注意層次的特殊現象。如:某家有一位受尊敬的長者,家裡晚輩稱之為爺爺、奶奶、老爺、姥姥等,街坊鄰里不分男女老幼,可能都稱其為爺爺、奶奶、老爺、姥姥,不過稱謂前常常冠以姓名。如“紅樓夢”裡的劉姥姥,“駱駝祥子”中的劉四爺。有時在稱謂前加上“他(她)”字,如:他大伯、她二嬸、他姥姥、她李二哥等。類似的稱呼,在今天還廣泛使用。

婚姻

過去漢族青年的婚姻多由父母包辦,大都是父母從小就給訂了婚,有的還指腹為婚,即孩子還未出生,雙方父母就為他們確立婚姻關係。

訂婚前要請媒人到女家去求婚。訂婚時,由男方給女方一些財物作“訂禮”,結婚時女方也要帶給男家很多財物,叫“陪嫁”。

舉行婚禮那天,新郎要坐上禮車或花轎,到女家去"迎親",禮車或花轎前邊有樂隊。 新娘被迎進男家後,要參拜天地和父母。禮畢,新婚夫妻入洞房。這時男家設宴款待前來賀喜的親朋。有的地方還有鬧洞房、聽壁腳的習慣。

喪葬

漢族喪葬舊的傳統是講究重殮厚葬,並且夾雜著許多迷信的習俗。人死了,要先沐浴,然後入殮。“殮”的儀式分為小殮和大殮。小殮是給屍體裹上衣衾,大殮是把屍體裝進棺材。棺材要儘量做得好,有的富貴人家是用珍貴的木料(如楠木)做棺材,還要油漆彩畫。辦喪事要隆重,舉行數日甚至十幾日的弔唁祭奠活動,還要請和尚道士唸經,為的是讓死者的靈魂早日升天。

喪事期間,死者親屬要穿孝服,在靈堂守靈。中國古代禮制,把孝服按與死者血緣關係的親疏分為五等,在現代漢語裡還有“五服”這個詞,表示血緣關係的遠近。孝服用白布做成,這與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禮服的習俗大不相同。清朝時有一英國人第一次到中國來,遇到出殯的隊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卻痛苦悲哀,覺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殯時有人唱輓歌,晉代大詩人陶淵明生前就為自己寫過《輓歌詩》三首。後世的輓聯、挽幛就是從古代的輓歌演變而來的。

喪葬儀......餘下全文>>

漢族的民族風情是什麼

漢民族有自己悠久華美的服飾,即漢服。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飾之一,從傳說中的黃帝一直延續到甲申之難(1644年)。1644年清軍入關後,建立了以滿族為核心的高度集權政府。滿清統治者下令全國剃髮易服,引起全國性的憤怒、不滿及武裝抵抗,隨後滿清王朝進行武力血腥鎮壓與屠殺,漢服逐漸消亡。 1683年,清軍入臺灣,滅鄭成功餘部,從此漢服從華夏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徹底消亡。在經歷滿清兩百多年的統治後,今日的漢族逐漸忘記了自己曾經擁有的華美衣裳,成了世界上惟一沒有自己民族服裝的古老民族。今天人們看到的“唐裝”和旗袍、長衫馬褂都不是漢族的民族服飾,而是滿族的民族服飾或改良。值得欣慰的是,今天,越來越多的漢族人民又自豪的穿起了自己的美麗服飾,這場民間自發興起的復興漢民族服飾的運動,通常被稱為“漢服運動”。

民族圖騰

一隻龍與一隻鳳組成,意思代表陰陽,也就是男女,由於漢族人口眾多,佔據了中國歷史發展大部分,所以延續了中國最古老的動物龍,作為自己民族的標誌。龍飛鳳舞,是中原地區與南方地區的民族標誌。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人都以自己是¨龍的傳人〃而驕傲。那麼您知道“龍的傳人”出於何處嗎? 聞一多先生在他的三篇作品《伏羲考》、《龍鳳》、《端午考》中指出,中國人被稱為“龍的傳人”來源於黃帝時代的傳說。相傳,黃帝在統一中原之前,以“熊”為標誌性圖案。戰敗蚩尤統一中原後,它的標誌兼取並融合了被吞併的其它氏族、部落的標誌性圖案。如鳥的標誌圖案、馬的標誌圖案、鹿的標誌圖案、蛇的標誌圖案、牛的標誌圖案、魚的標誌圖案等。最後拼合成中華民族共同崇拜的形象“龍”,一種虛擬的綜合性神靈。這一奇特的形象蘊涵著中華民族發展、各民族相互融合、團結,成為中華民族始祖的標誌性圖案。後來,“龍”的形象開始出現於各種圖案之中,並逐漸成了帝王的符瑞。相傳炎帝是一位叫登的女子感天上的“神龍”而生,黃帝是附寶感“北斗”而生,堯帝是慶都感“赤龍”而生,始祖是龍繁衍的後代,因此,中華民族的子孫便是“龍的傳人”了。 龍之精神:是萬物一體,相容並蓄的精神境界; 是追求和諧、群體本位的人生態度; 是中華大一統的情結。 鳳之品德:鳳凰涅盤求光明,象徵新生與中華民族的覺醒; 鳳是集民眾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於一身的憂患意識; 鳳是自強不息,捨身弘道的理想主義; 鳳是勤勞儉樸、艱苦奮鬥的謀生態度。

文化習俗

漢族的文化豐富多彩,在其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中,開放虛懷、兼收幷蓄,形成了齊魯、中原、燕趙、關中、巴蜀、荊楚、吳越、嶺南、滇黔、閩臺、鬆遼、徽贛等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反映了漢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 漢族自古對各種宗教信仰採取相容幷蓄的態度。樂天知命(命自我立,福自己求),和尊敬祖先(而不是祖先崇拜)是漢族的主要傳統觀念。歷史上漢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後來天主教、基督教傳入中國,又有一些人開始信仰這些宗教。幾千年來,提倡以仁為中心,重視倫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體系形成的儒家學說對漢族產生著深刻的影響。

漢族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漢族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且既有主源又有支源。

炎黃集團是漢族的一個主源。在中國的原始社會末期,在黃河兩岸中原地區崛起的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結成部落聯盟後,為了爭奪部落聯盟首領的權位而釀成了歷史上有名的“阪泉之戰”,黃帝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而稱雄於中原。追本溯源,漢族世稱“炎黃世胄”、“黃帝子孫

漢族一出現於世界,便以世界歷史上獨一無二的穩定性,少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開始了世界民......餘下全文>>

漢族的民俗民風有哪些

漢族自古對各種宗教信仰採取相容幷蓄的態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漢族宗教的主要傳統觀念。

歷史上漢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後來天主教、基督教傳入中國,又有一些人開始信仰這些宗教。

幾千年來,提倡以仁為中心,重視倫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體系形成的儒家學說對漢族產生著深刻的影響。

漢族由於分佈地區廣大,其傳統住房因地區不同而有不同的樣式。居住在華北平原的漢族,其傳統住住房多為磚木結構的平房,院落多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為代表;居住在東北的漢族,其傳統住房與華北基本相似,區別在牆壁和屋頂,那裡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實,主要是為了保暖;居住在陝北的漢族,則根據黃土高原土層厚實、地下水位低的特點挖窯洞為住房,窯洞不僅冬暖夏涼,而且不佔耕地面積;居住在南方的漢族,其傳統住房以木建房為主,講究飛簷重閣和律卯結構。由於南方各地習俗和自然條件不同,在住房建築佈局上也有差異。如丘陵山地的樓房依山而建,江浙水鄉則注重前街後河,福建的土樓龐大而美觀,蘇州的樓閣小巧而秀麗。

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的漢族,其傳統民居的共同特點都是座北朝南,注重室內採光;以木樑承重,以磚、石、土砌護牆;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樑畫棟和裝飾屋頂、簷口見長。

漢族主要從事農業,主食以小麥、玉米、稻米等為主,輔以蔬菜、豆製品和雞、魚、豬、牛、羊肉等副食,茶和酒是傳統飲料。以大米為主食的,習慣將大米做成米飯、粥或米粉、米糕、湯圓、粽子、年糕等各種不同的食品;以小麥為主食的,習慣將麥面做成饅頭、麵條、花捲、包子、餃子、餛飩、油條、春捲、炸糕、煎餅等。講究並善於烹任,是漢族的一大飲食特點。不同地區的漢族人民以炒、燒、煎煮、蒸、烤和涼拌等烹飪方式,經過長期的實踐,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味。漢族的粵、閩、皖、魯、川、湘、浙、蘇等八大菜系,聞名於海內外。

漢族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國漢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漢族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薰豆茶、鼎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臺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等。

漢族的服飾比較複雜,從古到今,變化很大。古代服裝有裙裝、袍服、襦褲服等。到近現代,漢族服飾開始改變,古代服裝幾乎被完全淘汰,代之而起的是:男子穿簡化了的長衫和馬褂,頭戴呢帽、皮帽、毛線帽,也有的穿西式禮服、戴呢帽;女子最初穿簡化了的上衣下裙,以後流行穿改良的旗袍,也有的以連衣裙作禮服。公職人員和知識分子穿中山裝,城鄉男女則穿對襟和大襟式的衣服。50年代,城市男女多穿藍幹部服,男女服裝的區別只在於領口不同和衣袋的多少,進入80年代以後各地流行起西服、夾克、風衣、運動衫、呢大衣、羽絨服等,特別是女青年的服裝更是款式新穎多樣,追逐著服裝時尚的新潮流。

漢族的節日很多,主要是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元宵節、中秋節等等。過"春節"又稱為過年,是漢族人千百年來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過年時,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

漢族人口眾多,習俗各異。如今男女婚嫁大都已移風易俗,採用簡單而又熱鬧的婚禮。但在有些漢族地區的農村,傳統的民俗至今仍然儲存著。

據史料記載,漢族舊稱漢人是因中國的漢王朝而得名,漢朝以前稱"華夏"或"諸夏"。無論是在政治、軍事、哲學、文學、史學、藝術諸方面,還是在自然科學領域中,漢族人民都創造了許多輝煌的業績。

漢族人民歷來以簡樸、富於創造精神著稱。漢族歷史上的經濟是以農業為主,兼營家庭副業,......餘下全文>>

漢族有那些民族風情文化? 5分

漢族的民族風俗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是上古時期黃帝和炎帝部落的後裔,炎黃子孫。“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雲:“維天有漢,監亦有光。”漢族舊稱漢人是因中國的漢王朝而得名,漢朝以前稱“華夏”或“諸夏”。

習俗

傳統禮儀

坐禮:正坐是從古代漢族流傳的坐姿,動作是臀部放於腳踝,上身挺直,雙手規矩的放於膝上,身體氣質端莊,目不斜視。而現代坐在凳子上,雙腳縱向下來的坐法,實際上在南北朝以前不視為正式場合的坐法,是從當時西域國家傳來的,當時稱為胡坐。

送禮:漢族的社會關係是一種典型的互惠型社會關係。通常社會關係的不同是通過類似家庭稱呼來表達的。個人與社會的聯絡被稱作“關係”,聯絡感情。華人的社會關係通常是通過互相送禮來進行。自古有“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的說法,表示禮物的價值在於送禮者的善意和心意,而非禮物本身的價值。尤其是定情信物。

喪葬:中國傳統葬禮的主色調為白色,故亦有白事之稱,與紅事(喜事)相對。隨死者的信仰和經濟情況,整個過程中經常混雜有關的佛教、道教或風水儀式。

婚姻習俗

漢族傳統婚禮是華夏文化的重要部份。古人認為黃昏是吉時,所以會在黃昏行娶妻之禮;基於此原因,夫妻結合的禮儀稱為“昏禮”。昏禮在五禮之中屬嘉禮,是繼男子的冠禮或女子的笄禮之後的人生第二個里程碑。傳統中式婚服中國的婚禮可分為三個階段禮,即“訂婚”正婚禮,即“結婚”或“成婚”的禮儀,就是夫妻結合的意思婚後禮,是“成妻”、“成婦”或“成婿”之禮,這表示了男女結婚後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國傳統的結婚習俗裡,婚前禮和正婚禮是主要程式,這些程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禮。

稱呼習俗

在中國,漢族傳統的輩分觀念長期存在,以本身為中心,上有四代長輩,下有四代晚輩,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孫、曾孫、玄 孫”的“九族”血親關係,這就是九個層次。如果把旁系的血親關係和姻親關係聯絡起來,便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親屬系統。

親屬稱謂是以輩分劃分的,不受年齡限制。親屬稱呼也用於社會上鄰里之間或素不相識的人之間,以表示親切和尊敬。一般地說,注意層次,掌握角度,在稱謂的運用中十分重要,年齡層次不同,稱謂也不同,特別是信封上的稱謂。

生活中,為了表示對人的尊敬,也有不注意層次的特殊現象。如:某家有一位受尊敬的長者,家裡晚輩稱之為爺爺、奶奶、老爺、姥姥等,街坊鄰里不分男女老幼,可能都稱其為爺爺、奶奶、老爺、姥姥,不過稱謂前常常冠以姓名。如“紅樓夢”裡的劉姥姥,“駱駝祥子”中的劉四爺。有時在稱謂前加上“他(她)”字,如:他大伯、她二嬸、他姥姥、她李二哥等。類似的稱呼,在今天還廣泛使用。

喪俗習俗

漢族喪葬舊的傳統是講究重殮厚葬,並且夾雜著許多迷信的習俗。漢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禮隆重,分殮、殯、葬三個階段進行。古有以人殉葬的習俗,後逐漸以陶俑代之,到近代則以紙紮人像伴葬。

葬禮以後,有做七、斷七、百日、週年等追悼儀式,並將牌位送歸祠堂,這已從葬禮時對人的儀禮轉為對“鬼靈”、“祖靈”的儀禮。另外,漢族還有“歸葬”的習俗,就是將死於他鄉的遺體歸葬原籍。

喪事期間,死者親屬要穿孝服,在靈堂守靈。中國古代禮制,把孝服按與死者血緣關係的親疏分為五等,在現代漢語裡還有“五服”這個詞,表示血緣關係的遠近。孝服用白布做成,這與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禮服的習俗大不相同。清朝時有一英國人第一次到中國來,遇到出殯的隊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卻痛苦悲哀,覺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殯時有人唱輓歌。後世的輓聯、挽幛就是從古代的輓歌演變而來的。

喪葬儀式規模大小與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關,在封建社會......餘下全文>>

我們的民族是漢族有趣的風俗是什麼

漢族是什麼?怎麼才算是漢族?如何界定漢族?

知道漢族是什麼的就請說出來,

不知道,再罵也沒用。

漢族的民風民俗的資料

宗教習俗

漢族多在正月初一、二、三日忌生,即年節食物多於舊曆年前煮熟,過節三天只需回鍋。以為熟則順,生則逆,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將一切準備齊備,過節三天間有不動刀剪之。

再如,河南某些地區以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天忌食米飯,否則會導致穀子減產;過去在婦女生育期間的各種飲食禁忌較多。如漢族不少地區婦女懷孕期間忌食兔肉,認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會生兔脣;還有的地方禁食鮮姜,因為鮮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腳長出六指。過去漢族未生育的婦女,多忌食狗肉,認為狗肉不潔,而且食後容易招致難產等。

飲食習慣

漢族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各種動物食品、蔬菜作為副食的基本飲食結構。這與西方諸民族和中國藏、蒙等民族的飲食結構形成了鮮明的差別。此外,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形成了

一日三餐的飲食慣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餚、飲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體特點。

民族服飾

漢族的服飾在式樣上主要有上衣下裳連屬兩種基本的形制,大襟右衽是其服裝始終保留的鮮明特點。不同朝代、不同歷史階段,又各有不同的特點。秦代男子穿袍式三重衣,腰束

革帶,帶端綴有帶鉤,下穿褲或腿裹"行膝"。婦女穿袍式三重衣,衣前下襬為圍裙式大衫。唐朝的男服綜合以往歷代及西北、南方少數民族服裝的特點,袍衫多為圓領、窄袖,下襬長至膝或足。女子服裝上小下大,上穿窄半袖短襦,下穿長裙,裙頭帶高至乳上,肩上加披帛。

漢族的特色風情是什麼

漢族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有很多特色風情。有的已經失傳,有的已經為他民族吸收為大家共有。現在還在漢民族以及其他民族民間同樣流行的主要有:

1、過春節。農曆初一,所有人無論在家的,遠在千山萬水的都要趕回家,與家人團聚。

2、貼春聯。每家每戶都要或者自己寫,或買回寫有祝福家人平安,吉祥、發達、興隆內容的春聯。祝福來年好運。

3、吃湯圓。節前,老人們就要自己用糯米做湯圓粉子,用好吃的花生黑桃等乾果磨細做芯子,大年初一早晨大家必須吃湯圓。表示家人團圓。

4、春節老人給小孩壓歲錢。小孩子起床後,要來到老人們面前給老人拜年,老人們給後輩壓歲錢。表示辟邪驅鬼。古代年據說是一種鬼,歲與年通。壓歲就是驅鬼。

5、修建家族祠堂祭祖。提供家族後人祭奠祖先用。

6、端午節吃粽子。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端午節要吃粽子。同時並將粽子撒入江中祭奠屈原。

7、農十二月初八吃臘八粥。八,表示事物種類很多,慶祝豐收。

8、撰寫族譜記載家族史。為了辨別,區別後人備份,記載家族的優秀人物教育後人。很多有文化傳統的家族都要一代一代的編寫族譜。

9、婚宴上新人喝交杯酒。交杯酒又叫合巹(讀jīn),表示喝了酒就算正式結婚的意思。

10、老人壽宴上吃壽桃,長壽麵。表示祝福老人長壽的意思。

等。

漢族的春節習俗

你是漢族的嗎?我是!

漢族人過春節的習俗有:貼春聯,放鞭炮,吃團圓飯,守歲,拜年(磕頭),散壓歲錢……

漢族春節

農曆一月一日叫"春節",是我歷史上最隆重、最熱鬧和節期最長的傳統節日。農曆的一月,又稱"正月",就是一年開始的那個月,農曆一月一日,習慣叫正月初一,又稱為元日、正日、元正、正朝、三元(即年之元、月之元、日之元)。一般人又宣呼它為"新年"、"年初一"、"大年初一"等。過年的習俗在我國由來已久,據傳在夏禹制定"星曆"時就已經開始,經過長期的演變與發展,一直沿襲至今。辛亥革命後,我國採用世界通用的公曆(陽曆)紀年,把農曆正月初一改稱"春節",但民間仍不盛行。1949年中國人民政洽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決議,"春節"之名進一步確定。

今天,我國漢族和其他許多少數民族仍然把春節視為"一元復始,永珍更新"的日子。多年以來,人們總是用傳統與現代文明結合的各種方式歡度春節。每當除夕之夜十二點新年鐘聲敲響時,全國城鄉便立即鞭炮齊鳴,火花沖天,神州大地,一片歡騰。天亮之後,人們吃了別具風味的早餐,便穿著節日盛裝,或客氣洋洋地往來道賀,或到娛樂場所遊玩觀賞,喜慶氣氛一直要延續數日。舊時,人們是在於時的歡慶聲和鞭炮聲中進入新年的。許多地方新年的第一件事是饒子時香,然後吃半夜餐、睡覺。早上起床,穿著全新的鞋帽衣褲,打扮一新,第一件事就是開門放炮--有"開門大吉"之意,認為越早越好,炮聲要越響越好。初一早餐,以象徵吉祥、幸福的食品為佳。南方人大多喜歡吃湯元,俗稱"元寶",以祝福閤家團圓;有的剛吃掛麵,麵條下鍋不能打斷,越長起好,俗稱"長壽麵",以示福壽綿長;北方人多愛吃餃子。餃子原為除夕守歲的半夜餐品,名稱的由來大概迎新辭舊交替於子時的"更歲交子"之意,諧"交子"這音。後來,人們把吃餃子的時間改在天亮後的初一早晨。早餐後,人們開始拜年,家中拜畢,再於親屬友朋中互拜。見面時大多以"恭喜發財"、"新年快樂"之語祝賀。受拜之家總愛留吃湯元、餃子,或以茶點熱情招待。初二開始,至親密友間輪流走仿賀年,主人家設豐盛酒席招待。此俗根據親朋多少為限,少則三四天,多則延續至正旦十五。初一或過後幾天,民間大多要上墳燒香,於祖宗墓前向已故先人拜年。

過去大年初一,許多地區有"說春"、"送財神"的習俗。由乞丐裝扮成"春官"、"財神"依次向各家分送用紅紙印製的"春牛圖"或"財神圖"。屆時,向主人說些吉樣幸福之類的賀語,然後主人家給打發些喜錢。許多善男信女常於此日遊朝附近寺廟,焚香拜佛,抽籤占卜,祈求新年一帆風順,幸福美好。以前,初一這天的忌諱頗多:倒水、掃地、倒灰渣、動土、用針和剪刀都是所謂有損吉祥的行為,是絕對不能作的;鬼、死、喪、病、哭、舊、破之類的字語是不吉利的象徵,大人是說不得的,對小孩也將讓其儘量避免,大人常於三十夜反覆叮囑,恐小孩萬一誤言,則於壁間貼一紅紙條,上書"童言無忌"等語。如今,歷史上一度盛行的許多過年習俗中的迷信內容已逐步廢止,代......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漢族的民族風俗?
回族的民族風俗?
土族的民族風俗?
白族的民族風俗?
維吾爾族的民族風俗?
滿族的民族風俗?
漢族的過年風俗?
錫伯族的民族風俗?
漢族的民族風情?
傣族的民族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