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節的由來?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4日

下元節的節日由來

下元節節日由來:

農曆十月十五,是古老的“下元節”。此時,正值農村收穫季節,武進一帶幾乎家家戶戶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糰子,包素菜餡心,蒸熟後在大門外“齋天”。又,舊時俗諺雲:“十月半,牽礱糰子齋三官”。原來道教謂是日是“三官”(天官、地官、水官)生日,道教徒家門外均豎天杆,杆上掛黃旗。晚上,杆頂掛三盞天燈,做糰子需三官。民國以後,此俗漸廢,惟民間將祭亡、燒庫等儀式提前在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時舉行。

農曆十月十五,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下元節,亦稱“下元日”、“下元”。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暘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謂是日,水官根據考察,錄奏天廷,為人解厄。”這一天,道觀做道場,民間則祭祀亡靈,並祈求下元水官排憂解難。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緩死刑執行日期的規定。

贊助廣告

此外,在民間,下元節這一日,還有民間工匠祭爐神的習俗,爐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於道教用爐煉丹!

下元節簡介:

下元節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農曆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下元”。

正月十五日中國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中國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中國稱下元節,祭祀祖先。

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暘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謂是日。

贊助廣告

上元中元下元節的來歷?

中國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 上元即元宵。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建立“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

這一天同時也是佛 教 的 盂 蘭 盆 節 ,盂 蘭 盆 節 的由來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目蓮救母」的故事:

目蓮是佛祖的弟子,他的母親因為生性貪婪惡毒,死後被打入輪迴中的餓鬼道,永不得超生。目蓮為了解救母親,就在農曆 7/15時廣造「盂蘭盆會」,讓地獄裡的孤魂野鬼享用盆裡的食物,為母親贖罪,使母親能夠超渡。後來每到7/15這一天,佛家們就會做「盂蘭盆會」,以五果供奉佛、僧,解救在陰間受苦的祖先。 農曆十月十五,是古老的“下元節”。此時,正值農村收穫季節,武進一帶幾乎家家戶戶用新谷磨糯米 下元節 粉做小糰子,包素菜餡心,蒸熟後在大門外“齋天”。又,舊時俗諺雲:“十月半,牽礱糰子齋三官”。原來道教謂是日是“三官”(天官、地官、水官)生日,道教徒家門外均豎天杆,杆上掛黃旗,旗上寫著“天地水府”、“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消災降福”等字樣;晚上,杆頂掛三盞天燈,做糰子需三官。民國以後,此俗漸廢,惟民間將祭亡、燒庫等儀式提前在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時舉行。   農曆十月十五,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下元節,亦稱“下元日”、“下元”。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暘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謂是日,水官根據考察,錄奏天廷,為人解厄。《中華風俗志》也有記載:“十月望為下元節,俗傳水宮解厄之辰,亦有持齋誦經者。”這一天,道觀做道場,民間則祭祀亡靈,並祈求下元水官排憂解難。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緩死刑執行日期的規定。宋吳自牧《夢粱錄》:“(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宮觀士庶,設齋建醮,或解厄,或薦亡。”又河北《宣化縣新志》:“俗傳水官解厄之辰,人亦有持齋者。”此外,在民間,下元節這一日,還有民間工匠祭爐神的習俗,爐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於道教用爐煉丹。

元宵節的來歷,意義,習俗。

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

每年的陰曆正月十五是中國人很重視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也叫“上元節”,春燈節,是很多家庭團圓的節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加上吃元宵的習俗,這個節日就和團圓兩個字牢牢的聯絡起來。元宵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不管是南方北方都對這個節日比較重視,舉行很多的活動來慶祝這個節日。大家一定很好奇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現在就告訴你元宵節是怎麼來的,都有哪些習俗。

有關元宵節來歷的說法多種多樣,有3種說法流傳較廣。

元宵節來歷傳說一

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相傳呂后一系在呂后死後害怕大全旁落,密謀叛亂,宗室齊王劉囊聯合開國老臣周勃一起平定了“諸呂之亂”。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元宵節來歷傳說二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人們慶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圓之夜。據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燃燈放煙火的習俗就是從這個說法來的。

元宵節來歷傳說三

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晒穀場跳舞。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火把也逐漸變為了彩燈。

自唐朝中期以來,元宵節發展成為了我國全民性的狂歡節,因此元宵節是把傳統節日習俗體現得最為徹底和典型的傳統節日。

大部分地方元宵節習俗有吃元宵、觀花燈、猜燈謎,還有擂鼓、舞龍、舞獅等活動,但南北各地風俗也有獨特之處。

吃湯圓

吃“湯圓”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習俗。湯圓,又名“湯糰”、“元宵”.吃湯圓的風俗始於宋代,當時的湯圓稱“浮圓子”,亦稱“湯圓子”、“乳糖圓子”、“湯丸”、“湯糰”,生意人則美其名日:“元寶”.宋元元初時,湯圓已成為元宵節的應節食品,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稱湯圓。元宵依餡論,分有餡和無餡兩種,有餡元宵又有鹹、甜、葷、素之分;按製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機制和竹匾水滾等諸種;按粉制區別,則有糯米麵、高梁米面等。

猜燈謎

玩燈是元宵節的一個重要專案。燈謎是元宵燈節派生出來的一種文字遊戲,也叫燈虎。將謎面貼在花燈上供人猜射,謎底多著眼於文字意義,並有謎格24種,常用的有捲簾、鞦韆、求鳳等格,已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民俗文化。中國最大的一次燈謎盛會是1979年在南京舉行的“九城市燈謎會猜”,設有燈謎上萬條,3天裡參加的人次達兩萬多人。

賞花燈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餘下全文>>

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

除夕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這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北方人包餃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年飯”,有一家人團聚過年的味道。吃團年飯時,桌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為這魚代表“富裕”和“年年有餘”,象徵來年的“財富與幸運”,它屬於一種裝飾,是碰不得的。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叫“年”的最凶猛的野獸的威脅。人和“年”鬥爭了很多年,人們發現,“年”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於是在一個冬天的夜裡,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裡通宵不睡,敲敲打打,把“年”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夜過去了,人們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綵,飲酒擺宴,慶祝勝利。為了紀念這次勝利,以後每到冬天的這個時間,家家戶戶都在門上貼紅紙對聯,點燈籠,敲鑼打鼓,燃放鞭炮煙花;夜裡,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賀道喜。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就成了“過年”。

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閤家團聚、其樂融融。

二月二 俗稱“龍抬頭”,也叫青龍節,是一年農業生產開始的標誌。活動有撒灰引龍、薰蟲、挑菜、忌針線(以防“扎壞龍眼”)等 。關於此節風俗的記載唐代就有。至於二月二這天的吃喝,一改春節期間大吃油膩之風,要動素食。

清明節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端午節 也叫端陽節,相傳是為紀念屈原而來。主要有吃粽子、賽龍舟的活動,有的地方如青海還有系索(用五色絲線擰成的細繩,縛在手腳腕上)、插楊柳、戴香包等習俗,以用來驅蟲和祈求吉祥平安。

七巧節 舊時在民間七月七日,也叫乞巧節,傳說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民間一般在當晚擺供桌,女子乞巧,以求給予好的女工。也有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也稱為中國的愛情節。

中秋節 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這一天全家團圓賞月、吃月餅,原來還有“燒斗香”、“走月亮”、“放天燈”、“樹中秋”、“點塔燈”、“舞火龍”、“曳石”、“賣兔兒爺”等節慶活動。此節被海外遊子更為重視,不少少數民族也過此節。

重陽節 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又因為在我國古代,六為陰數,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主要活動為登高、賞菊、飲酒等,頗受老年人喜愛,所以也叫“老年節”。

冬至節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臘八節 人們習慣上把農曆的十二月稱為臘月,把臘月的初八稱為臘日或臘八,並將其當作一個傳統節日即臘八節來對待。許多與臘月或臘八有關的習俗也往往都......餘下全文>>

中國所有傳統節日的來歷

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俗稱過年。建國前,繁文縟節較多,封建迷信嚴重。臘八過後,擇吉日掃灰。臘月二十三日辭灶之後,開始忙年,做大棗餑餑等。二十九日“封門”,貼春聯、窗花、過門箋、掛宗譜。三十日晨,供盛飯。下午,上祖墳“送吊子”,請先祖回家過年。門口置“拴馬樁”,院內橫鋪秫秸。晚十時左右,接灶、請神、撒陳(在正間地上撒麥秧)。半夜“發子”,拜先祖,敬諸神,鳴鞭炮。全家自幼至長,依序叩拜,長者受拜後須分壓歲錢。然後喝辭歲酒,吃更年餃子。黎明,本族或近鄰相互拜年。初一晨,吃“錢餃子”。初三日黎明送神。節間,親友互相探拜。農村請媳婦、請女婿,共賀新春。建國後,禮節相沿,迷信活動有所廢除,80年代又有所復燃。

元霄節 農曆正月十五稱元霄節,也叫“上元節”、“燈節”。家家用胡蘿蔔灌蠟油做燈,送至祖墳及院中角落。晚上有放禮花之俗,兒童燃放“解悶”。節間“鬧元霄”,耍秧歌、舞龍燈,熱鬧非凡。

二月二 俗謂小龍抬頭。男子多於此日理髮。農家炒豆,稱“蠍子豆”,意防毒蟲。打“五穀囤”(用草木灰撒成幾個相套的圓圈,內撒五穀雜糧),祈求有個好年景。舊有前往土地廟祭土地神之俗,今已廢。

清明節 祭掃先人墳墓,添土壓紙。建國後,機關、學校等於此日祭掃烈士墓。舊以清明前一日為寒食節,禁火冷食,並有打鞦韆之俗。

端午節 農曆五月五日為端午節,吃粽子和熟雞蛋。兒童以五彩線系腳脖、手腕。晨“拉露水”,採艾懸於門戶之上,以避瘟疫。新媳婦“送端午”,從孃家帶粽子分送婆家親鄰。

六月六 舊俗吃炒麵,曝衣書。新婿到丈人家“現新”。

七月七 舊稱“乞巧節”。招遠過此節是七月初六,俗雲:“招遠人性子急,拿著初六當初七”。節間做“巧餅”,兒童以線穿之,稱“穿小果子”。舊時婦女生“巧芽”(以五穀雜糧生芽),供奉姐姐(織女),乞求織女賜給巧手。

七月十五 舊稱中元節,又為鬼節,掛燈為鬼魂照路。此日晚間,掛宗譜、供先祖、吃餃子。

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親友以月餅、燒雞等禮物饋贈。晚,宴飲賞月,分食月餅。

十月一 農曆十月初一為秋祭,上墳添土,拜掃先墓。

冬至 俗稱過冬,亦有掛宗譜供先祖之俗。中午吃包子,晚上吃餃子。

臘八 農曆臘月初八,俗稱臘八,喝“臘八粥”,憋“臘八蒜”。

辭灶 農曆臘月二十三日為辭灶,又稱過小年。蒸粘糕,供糖瓜,焚燒灶神像。

公曆節日 除傳統節日外,一些紀念性的公曆節日漸為縣民接受,但活動範圍、深廣程度不同。主要有元旦、婦女節、國際勞動節、青年節、兒童節、黨的生日、建軍節、教師節、國慶節、植樹節等。

中國傳統節日

關於中國傳統節日的來歷,民間傳說多種多樣。如果只用封建迷信的眼光來打量她,則是對這些美麗傳說和人們美好願望的一種褻瀆。

這些神話了的傳說,是屬於普通老百姓的,是他們對生活更加美好的一種希冀,一種期盼。勞作了一年的人們,面對無所改觀的現實生活,寄希望在新的一年能避凶趨吉時來運轉,多收他三五斗;還有一種節日是人們對先人或先哲的思念和紀念,使前人栽樹之德代代相傳;另外一些節日也不乏一些對愛情美滿天倫永樂的憧憬。

就過年來說,她更屬於孩子們,過年是孩子們的童話,是一件新衣,是一串鞭炮,是壓歲錢的紅包,是炸丸子鍋裡飄出的一縷油香,是一段沒有父母呵斥的無拘無束的日子……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

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餘下全文>>

正月十五元宵節的來歷和有關它的故事?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the Lantern Festival),春燈節,是中國漢族民俗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節日簡介

北京上元燈會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的元宵節,元宵節早在2000多年前在西漢就存在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日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地區到全國各地的發展過程。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被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1]。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命名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建立“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 元宵節美食——元宵大節日。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充套件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上元節的由來,《歲時雜記》記載說,這是因循道教的陳規。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合稱“三元”。漢末道教的重要派別五斗米道崇奉的神為天官、地官、水官,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並以三元配三官,說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這樣,正月十五日就被稱為上元節。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說:“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節日曆史

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據史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過元宵節的風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元宵節花燈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下元節的由來?
中元節的由來?
下元節的來歷?
女兒節的由來?
植樹節的由來和意義?
藏族的雪頓節的由來?
韓國端午節的由來?
國慶節的由來和意義?
母親節和父親節的由來?
古爾邦節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