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的來歷和寓意?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早在西元八世紀的唐朝就有記載使用燈籠的起由。元宵觀燈的習俗起源於漢朝初年,但也有相傳唐明皇於元宵節在上陽宮大陳燈影,是為了慶祝國泰民安,才紮結花燈,藉著閃爍不定的燈光,象徵著“彩龍兆祥,民富國強”,花燈的風氣至今仍還廣為流行。

關於打燈籠的由來


關於打燈籠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流傳較廣的一個說法是:元宵節打燈籠的習俗始於東漢時期,東漢明帝劉莊提倡佛教。

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

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相關問題答案
元宵節燈籠的來歷 為什麼要掛燈籠 ?
紀念日的來歷和意義?
勞動節的來歷和意義?
國徽的來歷和含義?
燈籠的寓意?
春節掛燈籠的寓意?
婦女節的來歷及意義?
邯鄲學步的意思和寓意 ?
斜王旁的字哪些寓意好?
過年的來歷主人公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