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過於瘦小是為什麼呢?
體重和身長是評價兒童生體狀況的重要指標,如果身長、體重明顯低於平均標準值,則兒童顯得瘦矮,呈現營養不良狀態,應及時請專科醫...
孩子過於瘦小是為什麼呢
體重和身長是評價兒童生體狀況的重要指標,如果身長、體重明顯低於平均標準值,則兒童顯得瘦矮,呈現營養不良狀態,應及時請專科醫師診查。下面,中國品牌網小編就為大家盤點孩子過於瘦小的原因,希望廣大父母可以早日預防。www.chinapp.com中國品牌網
引起兒童過瘦過矮的原因很多,現著重提出以下幾點:
胎兒期生長緩慢
新生兒出生時的大小與其發育至兒童末期時的大小成正比,如果胎兒在母體內得不到充分的營養物質,於胎兒期已發生營養不良,則娩出時必然比較瘦小,勢必影響以後的身長、體重。更重要的是,胎兒營養不良對機體的免疫系統會造成長期損傷,甚至貽害終生。因此,孕婦必須加強優生觀念,在孕期科學地攝入各種營養物質,保障胎兒獲得充分的營養。讓自己的寶寶在胎兒期就有個好素質,為將來打下牢靠的基礎。如孕婦在孕期的前20周內能使體重增加3.2公斤—4.5公斤,則胎兒娩出時的體重一般可達到2500克,而不致成為低出生體重兒。當然也不是胎兒長得愈大愈好,如新生兒體重超過4000克就叫巨大兒,不僅易致孕婦難產,而目小兒以後發生肥胖症的比率也明顯增加,不利兒童健康。
新生兒期餵養不足
動物實驗證實,生命早期(生後l周最具決定性)生長如受到阻礙,以後就是給予再充分的營養物質,其生長仍繼續落後。新生兒攝入的總熱量不足,主要是開奶過遲、母乳的質和量有不足之處;人工餵養兒則往往因配牛奶或奶粉的水量過多,小兒因攝入的總熱量不足,發生飢餓性腹瀉,常常又被誤認為是消化不良而限制進食。這些都是新生兒出現生長遲緩的重要原因,也使小兒形成了“小胃口”,以後的進食量一般較正常小兒小。因此,新生兒餵養的頭等重要原則就是必須讓小兒吃飽。
嬰幼兒期餵養不當
國外最新的研究證實,嬰兒味覺發育的關鍵期是4月—6月齡,在此敏感期間給小兒新增各種滋味的輔食,都可被小兒接受,待至兒童期就能接受各種食物。有些家長在小兒半歲前不給新增任何輔食,仍只喂單調的流質乳類,這樣往往致小兒以後拒絕吃輔食或形成嚴重的偏食。此外,6個月—7個月的嬰兒應增加烤饅頭片、麵包片等固體食物,起到及時鍛鍊小兒咀嚼功能的良好作用。如嬰兒週歲以後仍不新增固體食物,仍只給吃流質或半流質食物,以後小兒就可以因為缺乏咀嚼固體食物的經驗拒絕吃固體食物。因此,家長應切記及時給小兒新增各種恰當的鋪食,這是科學餵養的重要內容。特別要提出的是,兒童過多喝高糖飲料不利健康。
微量元素缺乏
小兒體內較易缺乏的微量元素有:鐵、鋅、銅等,其中以缺鋅最能影響小兒生長,因為缺鋅可影響味雷細胞的代謝,降低味覺和食慾,形成小兒攝入的總熱量不足,勢必影響兒童的正常生長。
疾病
極少數兒童瘦小確實與患有某些疾病有關。例如有先天性心臟病、肥大性幽門狹窄等先天性疾病;有反覆呼吸道感染、結核病、腎小球腎炎、風溼熱等慢性疾病;有急性淋巴白血病等惡性疾病。這些患兒一般都呈“瘦小型”。因此,對明顯瘦小的兒童應當由專科醫師詳細診查。
來源中國品牌網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