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旗袍品牌服飾文化的復興?
其實,在傳統文化保護的問題上,我國政府並非無所作為,逐步嘗試著對民間文藝、傳統知識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收集、整理、儲存、記錄等單純的行政保護
中國傳統旗袍品牌服飾文化的復興
其實,在傳統文化保護的問題上,我國政府並非無所作為,逐步嘗試著對民間文藝、傳統知識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收集、整理、儲存、記錄等單純的行政保護。而傳統文化則沉睡於政府的“搖籃”中。
前段時間有新聞說在廣州某高校的畢業典禮上,學生們身穿旗袍品牌和唐裝合影留念;昨日,在北京某地,筆者親見一群女孩身著旗袍,藉著陽光明媚、清風徐徐,展示著自己的曼妙年華。不禁思考,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復興並非遙遙無期。
旗袍代表著中華民族傳統服飾的經典樣式,蘊含著豐富的民族精神和獨特的價值取向,具有中華民族鮮明的服飾文化特徵,長久以來,一直受到國內外的普遍關注。如今,旗袍圖片的鼎盛年代已經遠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她,在日新月異的今時今日顯得有些落伍了。然而,最近的這兩個事件,似乎在像我們昭示--旗袍,正在被新生活中的我們逐漸記起。如果說各大時尚活動中的旗袍秀離我們尋常百姓很遠,如果說旗袍品牌服裝設計大師的中國風理念普通人尚不夠關注,那麼如今街頭上穿著傳統旗袍的人越來越多,足以表明有著悠久歷史、象徵著華夏文明、襯托出東方女性優雅氣質的旗袍,正在重新演繹著昔日的精彩。
但願旗袍圖片不要只是成為我們拍照時的服裝道具,而是人們真正能感受到它的典雅和神祕,併發自內心的認可和展現她,使之成為日常服飾中的重要一部分。在“兩會”上,也有人提議設計中華服為“國服”,對此我個人也是很贊同的,我們應該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繼承和發展我國的傳統文化,讓逐漸被人遺忘的優良文化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珍惜它、愛護它,並賦予它新的力量。
其實要傳統服飾文化的復興並不是僅僅靠誰的力量帶動,而是要使中國人自發的意識到傳統文化在沒落的危機感,每個人攜手為捍衛傳統文化而貢獻力量,那麼中國文化才能永世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