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釦文化?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2005年8月甘肅省臨洮縣發現一隻狀似桃核、中間有孔的陶丸,經專家論證,這枚陶丸是遠古時期人們所穿衣物上的鈕釦。這枚鈕釦距今已有4600年曆史,屬於

鈕釦文化

2005年8月甘肅省臨洮縣發現一隻狀似桃核、中間有孔的陶丸,經專家論證,這枚陶丸是遠古時期人們所穿衣物上的鈕釦。這枚鈕釦距今已有4600年曆史,屬於齊家文化型別。這也是我國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早的鈕釦。

記者在蘭州馬家窯文化研究會看到,該陶丸直徑約2.5釐米,厚度約1釐米,腹部鼓圓,四周窄小,陶丸中間有用做穿線的小孔,孔徑略粗於現在的扣眼。整個陶丸為泥質夾沙陶,整體呈土黃色,陶器表面看起來較為粗糙。甘肅省彩陶研究會創始人王海東介紹,這枚陶製鈕釦出土於甘肅省臨洮縣,是當地一位農民偶然挖得的。經考證,這枚鈕釦的年代大約在4600年前,屬於齊家文化型別,由黏土燒製而成,目前國內僅此一枚。此外,和這枚鈕釦一起出土的還有一個用於紡線的紡輪。紡輪直徑7釐米,厚1.5釐米,中間有圓孔,圓孔中納柄可用手指操作用來紡毛線。據他講,紡輪在我省的康樂、廣和、臨洮都曾出土過,也都是陶製的,但是和鈕釦一起被髮掘,目前在國內還屬首次。

王海東還告訴記者,從以往的考古中所發現的紡輪可以證實,人們在4000多年前已經懂得紡線織布了。此次紡輪和鈕釦同時被發現,進一步相互印證了當時的人們已在用紡輪紡線、用線織布,已經穿著縫製衣服的說法。這也說明在4000多年前的人類就已經開始懂得用紡織的衣物來“打扮”自己,而不僅僅穿著用樹皮、獸皮製成的簡單衣物遮羞護體。專家指出,該發現印證了史書中關於古人類生存方式的記載,具有極為重要的研究價值。此次考古發現對我國彩陶、中國文明史的研究也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鈕釦的分類及常識

工藝鈕釦這類鈕釦無法用現在的自動制扣機加工,而只能通過手工削、刨、磨、銼等加工而成。常常要求做工精細,因此生產效率低,加工成本高,產品更象工藝品,故稱工藝鈕釦。這種鈕釦造型別致高雅,多做成天然物體的形狀,如樹葉狀、月亮狀、別針狀等,產品的品位較高,有一定的發展潛力。

合理正確地選用扣件

根據不同面料的特點合理選擇扣件的種類是很重要的。因扣件的選用不當,容易將面料拉穿或扣件拉脫,例如有些針織面料,其面料特點就是彈性大,且經緯密度又較其它面料的可塑性大,在選用金屬扣件時就必須注意扣件鉚接部位的形狀,有單管形、五爪形或其它幾何形狀。在使用針織面料時,不易選用單管形狀鉚接的扣件,這種扣件開合時其開合力只集中在鉚接點上,而由於在鉚接時面料被擊穿的原因,加上針織面料本身的特點,就非常容易擊穿將扣件拉脫,面料拉壞。五爪扣其鉚接是五個爪均勻分佈在一個平面和圓周上,其裝釘後開合的受力狀態也是均勻分佈的。針織面料和較薄型面料適宜用四件扣。

不透明注塑鈕釦

這類鈕釦往往是將顏料直接摻到樹脂中著色而注塑成各種顏色的鈕釦。當鈕釦的批量較大,而生產之前顏色又已確定時,常採用預混入顏料著色的方法。採用這個方法的優點是可以選擇相對低廉的塑料,以降低成本,方便注塑。顏料著色塑料鈕釦的常用塑料有聚丙烯、ABS等。選用聚丙烯塑料的主要優點是該種材料價格低廉,對模具的要求較低,注塑工藝性好,注塑產品耐腐蝕性極好(幾乎可以耐絕大多數有機溶劑及酸鹼侵蝕),鈕釦的力學效能較好。除了聚丙烯以外,ABS也常常用於生產著色塑料鈕釦,但是ABS的價格比聚丙烯高,耐有機溶劑的效能比聚丙烯差。一般來說,ABS著色鈕釦的綜合性能不及聚乙烯好,因此用途不廣。

石頭鈕釦

目前市場上流行的石頭鈕釦主要是大理石鈕釦。大理石鈕釦的生產日前已批量機械生產。大理石鈕釦的特點是具有極高的硬度與耐磨性;並且耐高溫、耐有機溶劑,不為普通濃度的酸鹼所腐蝕。從鈕釦的外觀上看,由於綴有各種天然花紋,也很有特色,可用於特殊的場合,為一些人所喜愛。

曼哈頓鈕釦

這是一種熱壓成形耐高溫的珠光鈕釦,也屬於仿貝鈕釦的一類。鈕釦種類主要有單一珠光、雙層珠光、雙層五彩珠光等等。鈕釦的用材質量好,價位好,特別是它的耐溫性和力學強度都比普通樹脂扣要高許多,所以主要用於常清洗、易磨損的衣服上,如襯衣鈕釦等。

相關問題答案
我們如何傳播中華文化?
什麼是工程師文化?
文化的同義詞?
什麼是校園文化建設?
如何提升文化自信?
翡翠鈕釦代表什麼?
為什麼要進行文化創新?
中國何時復興傳統文化?
文化都包括什麼?
學校文化建設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