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化浪潮衝擊 倡導鞋歷史沿革下去?
鞋,作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從遠古年代先人們用獸皮、樹皮裹足,到今天繁花似錦的各種鞋式,走過漫長髮展的路程。鞋由實用性發展到
面對全球化浪潮衝擊 倡導鞋歷史沿革下去
鞋,作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從遠古年代先人們用獸皮、樹皮裹足,到今天繁花似錦的各種鞋式,走過漫長髮展的路程。鞋由實用性發展到既講究實用,又要求美觀。古代就有“上衣,下衣,足衣”之說。所謂“足衣”,即指鞋與襪。鞋是人們服飾的組成部分,在服飾穿著上起著“畫龍點睛”的裝飾效果。鞋,在它的發展過程中,因地域、氣候、民族不同,加之政治經濟的影響,形成了各種不同的風格和表現形式。這些看上去只是橫著的英文“L”型的鞋樣,通過歷代人們的智慧不斷地發展創新,可以隨心所欲地生產出成千上萬個花色品種來,而這種發展,正是鞋文化的發展。那些做工精細,色彩豔麗,花樣繁多的一雙雙鞋子,無不充滿著美的魅力,值得我們去欣賞它、收藏它、研究它。
在傳統文化中,鞋文化的地位是很高的,從古典經籍對鞋的規定特別嚴肅而認真可以看出。沈德潛《古詩源》載:“行必履正,無懷僥倖。”說明鞋同人的道德觀念密切相關。《禮記·曲禮》說到“君子”吃飯這些規定至今在有文化教養的家庭中仍然成為重要的“庭訓”。
鞋在中國的歷史
鞋有著悠久的發展史。大約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就出現了獸皮縫製的最原始的鞋。在新疆樓蘭出土的一雙羊毛女靴,距今已有4000年,整雙鞋由靴筒和靴底兩大部分組成,堪稱世界第一靴。在3000多年前編寫的《周易》上已出現了代表鞋的“履”字。戰國時的孫臏因為被寵涓敲碎了膝蓋骨,不能行走,就用硬皮革裁成“底”和“幫”,發明了高皮絢,即後來的靴子,中國歷史博物館裡就珍藏著一雙2000多年前的皮絢。後來,由於鞋的製作材料、式樣、用途越來越多,鞋的種類也開始豐富起來。根據製作材料的不同通常可以將鞋分為草葛、布帛和皮革三種。
其中布帛鞋是指以大麻絲、綾、綢、錦等織物布縫合成的鞋。漢代多呈分叉狀,底用麻線編織,又稱雙尖翹頭方履;魏晉時期,則流行在鞋的前端繡上雙獸紋飾。
北齊時,屐成為一種時尚,它是有木齒的鞋,由扁、系、齒三部分組成。
皮革、棉氈等製成的皮鞋、皮靴又稱“馬靴”或“高統靴”,原為北方遊牧民族所穿,有旱靴、花靴、皮靴、氈靴、單靴、棉靴、雲頭靴、鵝頂靴等之分。相傳孫臏是靴的始祖,南北朝時期在北方廣泛流行,並傳至江南,到了唐代已官庶咸宜(直至明清才被朝廷下令禁止百姓穿靴,只有官宦才可穿靴)。
宋代亦普遍流行皮製的皮鞋,男性多穿小頭皮鞋,女性多為圓頭、平頭或翹頭,上面也飾各式花鳥圖紋。
元朝末年開始出現鞋頭高聳、鞋底扁厚的女式布帛鞋,這種鞋使人顯得格外修長。
到了明清,鞋的製作方法與式樣逐漸融合,越發考究起來。明代的鞋多以厚實為主,北方多穿菱紋綺履,江南多著棕麻鞋。
清代滿足統治時期,男鞋以尖頭鞋為主,夏秋用緞制,冬用建絨,有厚底薄底之分,面作單樑或雙樑,鞋幫有刺花或鞋頭作如意頭捲雲式。清代的女鞋最具特色,鞋底多為木質,高一寸至五寸不等,其底形為上寬而下圓,被稱之為“馬蹄底”,又稱“花盆底”。鞋面常以綢緞所制,上施五彩刺繡,貴族婦女有的在鞋面上還鑲嵌各種珠寶,穿起來顯得身材尤為挺拔。但因行走不便,老年婦女或者身份低下的人多穿木製平底鞋。
鞋與中國文字
在我國,鞋與文字的關係極為密切,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域有多種稱呼,比如:舄(xi),我國早期對於一種重木底鞋的稱呼,是帝王大臣常穿的尊貴的鞋,多用獸皮或絲綢作面,布底之下加一厚木為底,有的還在木上注臘,以防潮溼。周代的舄有等級之分,天子足登赤舄,依次為赤、白、黑;王后之舄亦為厚底及赤、青、元三色,夏用葛麻、絲綢,冬用獸皮製作而成。
屨(ju),《詩經》上有“糾糾葛屨,以屨霜”一句,其中的屨就是指一種比較簡陋的用麻、葛編成的單底鞋。履,是早期用草、麻、葛等編織而成的鞋。《說文》中即有“履,足所依也”。它是漢代以後對鞋較普遍的稱呼。
另外還有屣、靴等。
不但如此,鞋與中國文化還相互融匯,在成語典故、文學作品,乃至現代的歌謠、相聲、小品中都不乏有與鞋相關的內容。透過鞋,您能窺見中國某一時期、民族和地域的文化發展、經濟發展、社會發展。遺憾的是,儘管中國很早就開始了鞋的生產製作,但是現在皮鞋的製作工藝卻仍要從歐洲引進。
隨著社會與科技的進步,鞋的文化內涵愈加豐富,從品牌的取名到產品的設計、工藝技術管理、員工培訓以及質量檢測和產品包裝、營銷策略等等,都滲透著思想與技巧,中國的鞋文化與製鞋工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面對全球化浪潮的衝擊,我們期望中國的鞋文化、中國的鞋歷史能夠沿革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