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解決紡織企業人才招聘難題?
春節臨近,又到了企業為節後招工揪心的時候。這個問題已存在多年,但至今未能從根本上解決。 平心而論,紡織企業這些年來為穩定職工隊伍做了不少工作
怎樣解決中國紡織企業人才招聘難題
春節臨近,又到了企業為節後招工揪心的時候。這個問題已存在多年,但至今未能從根本上解決。
平心而論,紡織企業這些年來為穩定職工隊伍做了不少工作。有的給外地員工建宿舍、建食堂,冬有暖氣,夏有空調,工資也是一漲再漲。然而水漲船高,各企業對一線員工的爭奪越來越激烈。可以說,與前些年相比,變化的是企業的條件,不變的是員工的追求。
當前紡織企業的用工問題與國家推行城鎮化密切相關。推進城鎮化最大的問題就是讓外來工融入城市社會。如果不能融入城市社會,總是客居他鄉,外來工很難長期安心工作。而我們的一些企業,儘管給外來工提供了較好的食宿條件,但與融入城市社會還是兩回事。芸芸眾生,不僅要吃飽穿暖,還要娶妻生子,還要成就事業、享受民主權利。不論是農民工,還是城市工,人的追求是一樣的。
正如許昌裕豐紡織公司自動絡筒擋車工小郭所說:“我們希望的是體面勞動、有尊嚴、能發展,我們渴望融入城市,實現自我發展。”當然,外來工融入城市社會涉及到城市戶口、社會保險、子女升學等一系列問題,有些問題需要隨著我國城鎮化的程序逐步解決。但在現階段,儘可能改善外來工的生活條件,並讓他們有發展空間,在這方面企業可以做的還很多,一些企業已經走在了前面。例如,上海塔匯針織廠,不僅給農民工提供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還為農民工修建公寓,讓農民工可以拖家帶口享受家庭生活。再如,青島即發農民工趙文元,不僅在企業娶妻生子,分到房子,還買了私家車,過上了體面的生活。實踐證明,這些用工規範,能為員工提供較好工作、生活條件的企業,“用工難”的問題解決得都比較好。
儘管紡織企業存在招工難的現象,但實際上我國勞動力供大於求的問題並未解決。據勞動部門的資料,我國就業難的問題仍很嚴重。為什麼有些人即使找不到工作也不願去紡織廠上班?這一方面是傳統觀念作怪,有些人認為當工人沒出息;另一方面也說明當前紡織工人的工作條件、社會地位仍有提高的必要。不久前聽一位企業管理者說,農民工一無戶口,二無擋案,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對他們缺少約束手段。可我們為什麼不反過來問一句,農民工對企業有什麼約束手段。如果享受不到相應的民主權利,只是一個幹活的苦力,人家怎麼會愛廠如家。因此,我們不但要提高工人的生活待遇,還要讓他們享受民主權利,讓他們在企業有話語權,使他們有尊嚴,這樣才能讓外來工融入企業,用工難的問題才能真正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