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鈺洲:紡織軟硬實力要靠產品創新來體現?
2009年度中國紡織創新年會於日前召開,今年會議的主題是新商業模式和時尚話語權,並在年會上成立時尚同盟。會議中,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杜鈺洲會長髮表專
杜鈺洲:紡織軟硬實力要靠產品創新來體現
硬實力、軟實力要靠產品來體現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杜鈺洲會長在會議中表示,產品創新是我們紡織工業整個創新驅動一個集中聚焦點。紡織工業,一個是硬實力,一個是軟實力,這兩個實力結合好,國家的國際競爭力就能增強。硬實力主要是指技術,紡織科學技術,從裝備、工藝、織工、技能,隊伍對實際產品的創造力。軟實力就反映出我們在文化層面的創造力。硬實力、軟實力,最後都是靠我們的產品來體現的,如果中國的產品國際競爭力僅僅是一般的質量和價格,那是不夠的。
產品創新不單純是技術層面的創新
產品的創新不是計劃經濟時代,不是僅僅就產品論產品的創新。把產品作為一個商品來創新,商品它不光是物,它還是種關係。如今我們的產品創新必然和時代聯絡在一起,我們要轉變粗放發展方式,改變那種以投資為主的發展,擴大規模,要把它轉成以創新驅動,主要是帶來附加值,增加附加值的創新。
如今的產品概念不應該單純從技術層面評價,要從兩個層面,一個是物質層面,一個是文化層面。產品創新實際上已經站在這個產品作為商品的品牌綜合評價。我們的內銷產品,品牌價值的體現比較清楚,我們去年年底工業普查,紡織規模以上企業是54500戶,快報是52000戶,52000戶裡邊的4000戶,平均利潤率達到16%。這裡面扣除主營外的利潤,也是在16%左右,參差不齊。但是這部分企業很明顯,就是品牌企業多,產品質量創新好,管理成本低,有自己的營銷網路,有自己的配送中心,控制了國內供應鏈,因此它得到了綜合利潤。
杜鈺洲會長還表示,我們的產品創新還需要面對的是組織方式的創新,其中國包括東西部的聯手發展,東部企業加工把重心放在西部,現在也開始了,速度也不慢。所以我們在研究產品創新的時候,我們要看到圍繞產品的,無論是生產力的結構,生產關係的結構,上層建築的環境,它的反作用。包括我們推動的社會責任,社會責任管理體系,還有智慧財產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