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調理:秋後美人調理記事?
產後調理:秋季美人速成記文章來源:雷氏普愛漸漸步入樹樹皆秋色的時節,美人是否和綠荷一樣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呢?秋季在中國古詩中...
產後調理:秋後美人調理記事
產後調理:秋季美人速成記
文章來源:雷氏普愛
漸漸步入“樹樹皆秋色”的時節,美人是否和綠荷一樣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呢?秋季在中國古詩中是淒涼的代言詞,中國才女的典範李清照也曾吟出“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沉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形容美人如同秋風中瑟瑟的黃花。其實美人未必畏懼秋,不如學習劉禹錫“自古悲秋多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美人在秋季更當學習如何養生!
秋季該是好季節,你瞧春華秋實!所以秋天是養生的好時節,秋高氣爽。女性養生需要注意什麼呢?我們都知道女性朋友一般飲食清淡,但太清淡反而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秋季要如何養生?
第一:秋季泡澡泡腳氣色好,秋天,由於溫度慢慢下降,人體的抵抗力變弱,對於女性來說,加強秋養生保健十分必要。
第二:飲食不能太清淡,許多人對飲食的清補原則存在著片面的理解,甚至認為清淡就等於只吃蔬菜、瓜果,追求飲食的絕對清、素。
飲食太清淡會造成營養缺乏。一味只進食蔬菜,人體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就會不足,勢必會削弱機體的抵抗力。平素體質虛弱的人群可通過適當加強營養以使氣血和精力更加充足。
第三:根據體質選水果,水果要吃出健康,把握時機很重要。每個人應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有針對性地選食,才能達到養身養顏的作用。
如果不瞭解自己的體質,也不瞭解水果的屬性,隨意吃自己喜歡的水果,也容易給自身健康留下隱患。因此,人們在吃水果前,應當先對水果的“寒”、“熱”屬性及自己的體質有一定了解。
從中醫的角度來講:
寒涼類水果有:柑、橘、香蕉、雪梨、柿子、西瓜等,體質虛寒的人要慎食或少吃。
溫熱類水果有:棗、桃、杏、龍眼、荔枝、葡萄、櫻桃、石榴、菠蘿等,體質燥熱的人食用要適量。
甘平類水果有:梅、李、椰、枇杷、山楂、蘋果等,這類水果適宜於各種體質的人。
至於水果是飯前吃還是飯後吃,可根據個人的喜好。只要吃的量不大,對身體都沒有太大的影響。但要注意的是,服藥前後1~2小時最好別吃水果,以免水果中的果酸影響藥效。
第四:多食用具有清補作用的葷食。健康人群可以多喝冬瓜燉老鴨湯。因為鴨肉性涼味甘,能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止嗽息驚。此外,泥鰍、瘦肉、海產品等食物可與黨參、黃芪、當歸、陳皮、甘草等燉湯服用,只要選擇得當,同樣益於清補。
第五:多食用滋養潤燥的食物
秋季容易出現口乾脣燥等“秋燥”等症候,應選食一些滋養潤燥的食物,燕窩、銀耳最好。對大多數人來講,還是用白木耳為好。
白木耳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以及磷、鐵、鎂、鈣等,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補益之效。
可將白木耳用水浸泡發脹後,煮熟加糖當點心吃,對治療“秋燥”更為有效。在秋季,大眾化的秋季滋補良品首推百合。百合具有養肺陰、滋肺燥、清心安神之功效,尤其適於女性食用。
第六:穿衣要“酌情增減”
處暑時節,暑氣逐漸散去涼意漸生,民間有“春捂秋凍,不生雜病”之說。專家表示,現實生活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春捂秋凍”,不能死搬硬套,凍得適度才行。
專家指出,處暑時節暑熱尚未退盡,不宜過多過早地新增衣服,以自身感覺不過寒為準,以便使機體逐漸適應涼爽的氣候,以提高機體對低溫環境的適應能力。
“‘秋凍’還要因人而異,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代謝功能下降,血液迴圈減慢,既怕冷又怕熱,對天氣變化非常敏感,應及時增減衣服。”專家如是說。
趁著舒緩身心的時候,泡澡可以平衡身體肌膚的酸鹼值,同時新增面板該有的礦物質。
如果你能聰明地新增浴鹽用以軟化角質、強健肌膚、同時為下一步的保溼滋養作準備,享樂泡澡就更加愉悅有意義了
第七:早起晨練
中醫看來,早起“使肺氣清”。秋季,為肺所主。秋季正是肺氣旺盛之時,起來練氣功,或是鍛鍊,都將收到良好的效果。
凌晨5時起床,選擇清幽之處,或河畔江邊,或林蔭大道,進行鍛鍊,有益健康。參加體育運動如散步、做體操、舞劍、打拳、做氣功等,其中氣功尤佳。
來源中國品牌網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