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三月三習俗 壯族三月三有哪些特徵?
廣西壯族的三月三習俗有祭祀祖先、對歌擇偶、聚餐、唱戲、搶花炮、拋繡球、鬥蛋等,其中對歌擇偶是其中最為隆重的一個習俗,對歌擇偶習俗會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相見對唱“初戀歌”,唱到愛慕時轉為“贈禮歌”,之後再唱“別情歌”,分手時唱“約會歌”。想要繼續瞭解廣西壯族三月三習俗的讀者可以繼續往下閱讀。
廣西壯族三月三的具體介紹
1、三月三又稱歌圩節、歌婆節或歌仙節,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武鳴區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是壯族祭祀祖先、倚歌擇配的傳統節日。
2、三月三是壯族及其先民在特定的歷史條件和生活環境下,經過日積月累而慢慢形成的一種具有壯族特色的傳統節日。
3、壯族三月三是對中國古代上巳節的傳承,現三月三節日在中原地區逐漸衰落了,而壯族人民在歷史中將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滲透在壯族三月三節日中,使壯族三月三在民族文化中延續傳承。
4、壯族三月三歌圩作為壯民族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具有壯民族文化的獨特性、民族性、歷史性和民間性,是反映武鳴區境內壯鄉人民的風土人情、民智民風、婚嫁習俗的文化載體。
壯族三月三具有歷史性、傳承性、群眾性、廣泛性、豐富性、系統性、包容性以及創新性等特徵。以上就是關於廣西壯族三月三習俗的具體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