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夏天怎麼過 在空調沒有普及千家萬戶的現代,人們是如何度過夏天的?
根據史料的記載,古代人過夏天的方式有:把冬天的冰塊儲存至夏天使用,發明了扇子、七輪扇等,用石頭做床,房子修建在傍水的地方,飲用綠豆湯,穿薄衣服,等等。如果想了解更多與“古代夏天怎麼過”相關的內容,可以繼續往下閱讀。
古代人是如何度過夏天的
1、根據史料記載,中國人大約在三千年前就用冰消暑。在古代,裝冰的容器叫做冰鑑,人們可以把水果等放在冰鑑裡面降溫。
2、如果是皇室,那麼避暑的方式比平民多,比如清朝時皇帝有清涼殿,也會在夏天的時候到圓明園避暑。
3、與冬天衣服相比,古代夏天的衣服要薄很多,比如袒胸裝、半臂裝等,不僅清涼,而且好看,小孩子上半身可能只穿肚兜。
4、七輪扇,為我國古代以機輪運轉的一種風扇,在《西京雜記》關於其的記載有一句“一人運之,滿堂寒顫”,可見其降溫效果十分好。
在空調沒有普及千家萬戶的現代,人們是如何度過夏天的
在空調還沒有普及千家萬戶的時候,人們消暑的方式包括吃冰棍、睡竹蓆、搖蒲扇、扇電風扇等。空調在我國大規模使用大約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在沒有空調的時候,人們夏天大多數靠蒲扇,後來靠電風扇,再到後來便普及了空調。
以上就是對“古代夏天怎麼過”的回答,通過回答我們知道了古代人過夏天的方式有:使用冰塊、使用扇子、穿薄衣服、將屋子修建在傍水的地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