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最熱的時候被稱為什麼,分別為什麼 夏天分為哪三個階段?
夏天最熱的時候被稱為“三伏天”,分別為:初伏、中伏、末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溫度最高、最悶熱的時段,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間,有初伏、中伏、末伏之分。下文是關於“夏天最熱的時候被稱為什麼,分別為什麼”的具體介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往下閱讀了解。
三伏天簡介
1、每年夏天,入伏的時間不一,不過一般在7月10日到8月30日之間,另外,初伏、中伏、末伏的時間也是不固定的。
2、初伏,一般持續10天。此時,我國北方地區的氣候特徵是:高溫、乾燥,我國南方地區的氣候特徵是:高溫、高溼。
3、中伏,一般持續10天或20天,即夏至節氣後的第4個庚日開始算起,到立秋節氣後的第1個庚日時停止的時間段。
4、末伏,一般持續10天。末伏,俗稱秋老虎,指從立秋節氣後的第1個庚日開始,到第2個庚日的前一天的一段間。
夏天分為哪三個階段
夏天分為:孟夏、仲夏、季夏。從公曆角度上看,孟夏一般是5月,仲夏一般是6月,季夏一般是7月。通過閱讀上述“夏天最熱的時候被稱為什麼,分別為什麼”和“夏天分為哪三個階段”的內容介紹,希望可以為大家提供參考。更多關於三伏天的介紹,敬請查閱其他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