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銀飾謹防有假 消費者購買需要小心?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對於買金銀珠寶,一直困擾消費者的一個難題就是:購買後心裡隱約有些不放心,不知真或假,亦或是質量問題等等。因為有時即使是品牌店裡...

購買銀飾謹防有假 消費者購買需要小心

對於買金銀珠寶,一直困擾消費者的一個難題就是:購買後心裡隱約有些不放心,不知真或假,亦或是質量問題等等。因為有時即使是品牌店裡選購的產品也不能保證萬無一失,金如此,相對低價的銀也是一樣。

近日,市民小劉為了給同學的孩子買禮物犯了難。她說:“我好友生小孩,我想送一對銀鐲子,可是這銀鐲子的學問還真不小,看著一樣的銀鐲子有的八九十元,有的一百多,還有四五百的……我都糊塗了。我就擔心買到假貨,到時候多沒面子啊。”

也許小劉的事情不多見,因為現在人們對於銀飾品的關注度要遠遠低於金飾品。一克黃金現在的價格接近三百元,對於很多人來說,買黃金飾品就是買奢侈品,所以大家一般會去大商店或是傳統的老字號。而現在每克銀子的價格是八塊五,這樣的低廉的價格自然導致人們對銀飾品純度的忽視,但是這裡的學問同樣不小,一不小心您也許會被蒙了。

小劉告訴記者,“我看中了一對銀鐲子,在‘太平洋’賣九十多元,而在‘興隆’最便宜的卻要一百六十多。在‘新瑪特’價格也是有一百到四五百不等。”

萃華珠寶金店的營業員介紹,銀飾品和黃金飾品一樣,根據成色和重量的不同價格也不一樣。就拿銀鐲子來說,有鍍銀的、有925銀的(925銀首飾是含量為92.5%的純銀再加入7.5%的合金)、有足銀(含銀量在99%以上)、還有千足銀(含銀量在99.9%以上)幾種。

因為銀飾品的價格比較便宜,消費者購買時對其純度的關注度並不高,更在意的是銀飾品的款式。因此在購買的時候不一定非像買金飾品一樣要去大商場或者金店,一些街邊的小店、批發市場、大型超市都能買到不同名稱的銀飾品,如遼銀、泰銀、藏銀等等,從而導致銀飾品市場魚龍混雜。“誰知道這是真假啊,反正不貴,一件飾品也不過幾十元,看著好看就行啊。”市民羅嬌說。

銀的原材料很便宜,生產廠家一般會在生產的銀飾中摻入鎘、鐵、銅等更便宜的金屬,得到光澤度、硬度不同的銀飾品。有的商家會誤導消費者,把一些合金的銀飾品說成是足銀,或者用各種五花八門的名稱來矇騙消費者,從中謀取更大的利潤。比如銀飾品的重量上就有很大的學問,樣式差不多,大小也差不多,但是價格卻有很大差別,這是因為商家把銀飾品的區域性打薄,看著大小沒變,但是重量輕了,價格也就便宜了。

目前市場上的銀飾品雖然不比黃金貴重,但亦然存在真假,所以消費者在購買時最好要學會簡單鑑別,以防買到假貨,其次選擇去正規的大商場或品牌店購買,大品牌保質保量,也使你買得放心。一般情況下能做到這兩點就不必擔心買到假貨了。

來源中國品牌網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問題答案
銀證轉賬有手續費嗎?
消費者的權利有哪些?
銀行消費者權益是什麼?
消費者的義務有哪些?
消費者有哪些型別 ?
南昌到襄陽市有多少公里,開車需要多少小時才到達 ?
消費者有哪些權益 ?
常見的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有哪些 ?
虎撲團購有假貨嗎?
購買理財產品有風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