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翡翠平安扣故事?
故事發生在修武縣周莊和馬莊一帶。 解放前夕,馬莊青年馬恆不幸被國民黨抓了壯丁。臨行前,他祈求回家給年邁多病的父親磕個頭。馬父...
一枚翡翠平安扣故事
故事發生在修武縣周莊和馬莊一帶。
解放前夕,馬莊青年馬恆不幸被國民黨抓了壯丁。臨行前,他祈求回家給年邁多病的父親磕個頭。馬父面對跪在自己跟前的兒子,心如刀絞。知道兒子此劫難逃,馬父便從懷裡掏出祖傳的一枚翡翠平安扣,塞到兒子懷裡,仰望蒼天,長嘆一聲,老淚橫流。
馬恆帶著那枚翡翠平安扣入伍之後,也許是蒼天垂憐,也許是菩薩顯靈,每次開赴戰場都能平安回來,相安無事。只有在沁河口拉鋸戰中,馬恆胸前突然中了一槍,打了個趔趄便摔倒在沙灘上。馬恆看了看被子彈穿透的棉衣後,又伸手摸出襯衣口袋裡的那枚翡翠平安扣一看,大吃一驚,那枚翡翠平安扣被子彈擊中裂成兩半了。“乖乖,要不是翡翠平安扣擋住子彈,我命休矣!”馬恆打了個寒戰,雙手把那枚翡翠平安扣摟在心口,對它倍加珍惜。
蔣家王朝不得民心,氣數已盡,兵敗如山倒。臨撤離大陸前,身為連長的馬恆回家辭行。面對父親的靈牌和身懷六甲的妻子周氏,馬恆淚水漣漣地說:“孩他娘,我這一走,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來,你可要多多保重啊。這半個翡翠平安扣留給你作個紀念吧。”言畢,馬恆便策馬而別。
誰也沒有料到,這一別竟是50年,也是訣別。風雲變幻,人生無常。兩岸對峙,音信皆無。馬恆在臺50年,雖然升了職,加了薪,又成了家,但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的親人。不久,臺妻為他生一男孩。馬恆為他取名叫馬修武,寓意兒子不忘故土、不忘故鄉人。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當馬修武20歲時,馬恆身染絕症。臨終前,馬恆語重心長地對馬修武說:“兒呀,我要去見你爺爺了。我死後,你一定要想方設法把我送回老家,把我葬在你爺爺身旁。生,我是馬家人;死,我是馬家鬼。切記……”言畢,馬恆便將另一半翡翠平安扣交於兒子手中,雙目圓睜,含恨而去。
生不逢時的馬恆去了,兒子卻趕上了好年代。為完成父親的遺願,馬修武帶著父親的骨灰,踏上了尋親認祖之路。當他抵達修武縣馬莊見到滿頭銀髮的周氏時,周氏貴賤不敢相認。“娘——”馬修武“撲通”一聲跪在周氏面前,雙手託著父親留給自己的半個翡翠平安扣,泣不成聲地說:“您可認得……”
見物如見人。周氏一見那另一半翡翠平安扣,便淚如雨下。隨後,周氏又拿出自己儲存了半個世紀的那半個翡翠平安扣,接著一把將馬修武摟在懷裡放聲大哭:“兒呀——”
一枚翡翠平安扣,一段人間悲喜情。直至今日,有關翡翠平安扣的傳奇故事仍在周莊和馬莊一帶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