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衣的標準是什麼 主要有哪些分類??
救生衣(a life jacket)又稱救生背心,是一種救護生命的服裝,設計類似背心,採用尼龍面料或氯丁橡膠(NEOPRENE),浮力材料或可充氣的材料,反光材料等製作而成。那麼救生衣的標準是什麼呢?又有哪些分類呢?
救生衣選購
“安全第一”是永恆的主題,因此合乎標準浮力的救生衣就尤為重要。如果是船,無論是江河還是湖海,你會游泳也要穿上救生背心,因為如果一旦發生險情,加上風浪或寒冷,即時你精通水性,也往往保證不了百分之百的不出事。
救生衣一般分為海用救生衣、自動膨脹式救生衣、磯釣跨臂式救生衣。
1.海用救生衣:也是我們用的最多的一種,他內部採用EVA發泡素材,經過壓縮3D立體成型,其厚度為4釐米左右(國內產的是5-6片薄發材料,厚約5-7釐米),按照標準規格生產的救生衣,都有它的浮力標準,一般成年為7.5千克/24小時,也就是說成年人穿上它浸於海中24小時後其浮力仍可以達到7.5千克。
2.自動膨脹式救生衣:一般用它作船釣用,內部採用雙層高強度化工材料,萬一落水,按右側按鈕,左側自動吸入空氣,反射板將空氣儲藏,直至充滿,此類救生衣的浮力較大為10千克/24小時,但應儘量防止其與暗礁接觸,以防破損。
3.磯釣跨臂式救生衣:磯釣用品,他前面有一對鈕釦,穿上時需將其拉好。另救生衣胸部或肩部都有一對橢圓形發光體,主要是用於海上救助,因此挑選時應注意是否開縫,然後再去考慮其色調和麵料的等。
救生衣的主要分類
船用
船用救生衣(Marine Lifejacket),(船用兒童救生衣(Marine Child Lifejacket) ),適合遠洋沿海及內河各類人員救生使用,救生衣浮力大於113N 救生衣在水中浸泡24小時後,救生衣浮力損失應小於5%。救生衣浮力材料:聚乙烯泡沫塑料 。
船用工作救生衣(Marine work Lifejacket),適合沿海及內河各類人員工作使用。救生衣浮力大於75N,救生衣在水中浸泡24小時後,救生衣浮力損失應小於5%。
休閒救生衣:也有的稱水上運動救生衣(Water Sports Lifejacket), 面料多用氯丁橡膠複合材料,多種樣色搭配,時尚美觀。主要適用於水上游玩、學習游泳、漂流、垂釣等穿著起救生防護作用。
海用
一般用的都是屬於海用救生衣。其內部採用EVA發泡素材,經過壓縮3D立體成型,其厚度為4釐米左右(國內產的是5-6片薄發材料,厚約5-7釐米)。按照標準規格生產的救生衣,都有它的浮力標準:一般成年為7.5千克/24小時,兒童則為5千克/24小時,這樣才能確保胸部以上浮出水面。
使用方法:將救生衣口哨袋朝外穿在身上;拉好拉鍊,雙手拉緊前領縛帶,縛好頸帶;獎下縛帶在前身左右交叉縛牢;穿妥後檢查每一處是否縛牢。
航空用
充氣救生衣是通過用力拉動充氣裝置上的拉繩,使拉桿轉至不小於90度,刺針刺破高壓儲氣鋼瓶(一次性,可更換)中的膜片,高壓二氧化碳氣體衝入氣囊,氣體膨脹後產生浮力,從而達到救生的目的。
保暖救生衣
國家智慧財產權局頒發的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兩項專利證書,專利名稱防水保暖救生衣,頒發時間是2013年3月。救生衣共有13個元件,上衣、褲子、筒靴、手套都連為一體。充氣氣囊可拆卸,也可隨時用嘴充氣,實用方便。
救生衣標準
經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辦公室全許辦(1996)30號文批准,交通部船舶救生裝置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為救生衣生產許可證質量檢驗單位。
企業取得救生衣生產許可證必須具備的條件:
一、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經營範圍包括生產救生衣產品的營業執照。
二、產品質量符合現行國家、行業標準,國際海事組織決議、船檢規範的要求。
三、具有正確、完整的產品圖樣和技術檔案。
四、具有保證產品質量的生產裝置、工藝裝備、計量與檢驗手段。
五、具有保證產品質量和進行正常生產的專業技術人員、熟練技術工人及計量、檢驗人員。 六、具有健全有效的質量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