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油怎麼製作 應該怎麼儲存它好?
菜籽油色澤金黃或棕黃,有一定的刺激氣味,具有一定的軟化血管、延緩衰老的功效,人體對菜籽油的吸收率很高。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菜籽油的百科吧。
菜籽油製作流程
1、清洗
清洗前,先將菜籽放在竹製籮筐內,用腳踩碎其中的並肩泥(泥塊),然後進行篩選。通過風車除去輕於菜籽的灰雜物。再用粗細篩分別除去大於或小於菜籽的夾雜物。
2、炒籽
採用夾層鍋(也可用兩個鍋套起來用),夾層中可以填入草灰或細砂。開始炒時,火力可稍大,約0.5小時後,鍋內菜籽有炸裂聲,即應控制火力。菜籽出鍋前10分鐘要壓住火苗,當鍋內菜籽溫度達到115~120℃,手捻菜籽碎後呈金黃色時,即可出鍋。炒時要勤翻動。
3、磨碾
磨要放平,調好磨心高低,下料均勻,大小籽分開磨,磨時不出整籽。碾籽要勤翻勤掃,頭道坯將起槽時,加入3左右的篩淨粗糠或2左右的3釐米長的草心混合,壓出的坯厚度不超過0.2釐米,摻入規定的粗糠或草心後,就可直接蒸坯。
4、蒸坯
頭坯蒸2分鐘左右,冒青汽,二坯蒸25分鐘。蒸時要不斷往鍋內加水,以補充損失。蒸腰不得漏氣,燒火加煤要均勻。甑底上要加一層棕,既能保護甑底,又不粘坯。此時要勤換蒸鍋水。
5、包餅、上榨
頭道打雙圈,二道打單圈,分散包餅,集中裝榨,包餅要快,餅要踩緊踩平。包餅以散草為好。
6、壓榨
輕打、勤打。使餅迅速壓緊,出油後輕壓、勤壓,1小時後,油大部分榨出,重打、慢打,加大壓力。撞杆要打平打正,上下尖均勻。頭道打3小時,出油90,二道打4小時,第二天早晨出榨。為防止冷風吹,用保溫板或麻袋蓋榨。
菜籽油儲存
1、低溫儲存
菜籽油需要在低溫環境下儲存,溫度太高容易發生化學反應,使菜籽油成分發生變化,不僅營養成分損失嚴重而且還會發生酸敗反應。因此,菜籽油不用時,應遠離爐灶和太陽照射,放置在陰涼處。
2、避光儲存
菜籽油長時間與太陽光接觸會加速氧化酸敗,在紫外光的作用下,容易產生臭氧化物,生成不良氣味和滋味。影響菜籽油質量。因此,菜籽油不宜裝在白色透明的玻璃瓶內。塑料油桶有一定的透明度,因此,桶裝油也應避光。此外,長期使用某一裝油容器應定期清洗,濾幹水分再用,因為水的混入也會加速水解和氧化酸敗。
3、密封儲存
菜籽油是一種很容易發生氧化反應的食用油之一,如果把菜籽油敞開與空氣大面積接觸很容易發生氧化酸敗。因此,每次用過菜籽油後,要及時蓋緊油桶蓋,儘量降低含氧量。
4、新增保護劑
在菜籽油儲存罐中放入適量的食用鹽,用少量菜籽油使鹽充分的溶解,等到沒有食鹽沉澱後放置在陰涼處一段時間,澄澈後再把菜籽油倒入玻璃瓶中儲存即可,可延長菜籽油保質時期。
菜籽油和花生油哪個好
菜籽油和花生油是兩種常見的食用油,這兩種植物油到底哪個好,沒有絕對的說法,消費者選擇時,還是要根據的實際情況來判斷。它除了外觀上的差別有外,營養成分和含量比例上也有所不同。這兩種食用油各有各的好處,在日常生活中,最好不要經常吃一類油,可以換著吃,今天吃花生油,明天吃菜籽油。
花生油的顏色比較淡,菜籽油的顏色更黃。花生油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還含有甾醇、麥芽胚、維生素E、膽鹼等對人有益的物質。對於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患者來講有利於降低血脂。然而,花生油對於老年人來說,吃多了不好,可能會引起高血脂,建議老年人要多吃菜籽油。
菜籽油含有大量α-亞麻酸,而且人體對菜籽油的消化利用率比較高,因此對心腦血管患者來說比較好。但菜籽油缺少一些人體的必須脂肪酸,所以在營養價值上比其他植物油要低一些。菜籽油中含有芥酸,芥酸不易被人體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