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寓意什麼?
吃粽子有五種寓意,一是紀念屈原,二是驅趕蛟龍,三是光宗耀祖,四是寓意求子,五是功名得中。每年的端午節是在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會吃粽子。
紀念屈原
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在五月五日這天悲憤的跳入汨羅江。人們為了不讓屈原的軀體被魚蝦損害,用竹筒裝米倒入江中,後來為了紀念屈原,每年的端午都會往江中倒米,後來產生了早期的“筒粽”。
驅趕蛟龍
在漢代,每年的五月初五有祭祀活動,相傳有一年長沙的人們晚上都做了一個夢,一個神仙告訴人們祭祀的東西都被蛟龍偷去了,以後祭祀的時候用艾葉和五色線捆好,蛟龍怕這兩樣東西,於是後來就有了粽子的來歷。
光宗耀祖
粽子中的“粽”發音跟“宗”相近,所以人們都認為吃粽子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後來在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吃粽子。
寓意求子
“粽子”和“中子”諧音,民間有吃了粽子就能得兒子風俗,“粽子”又跟“眾子”諧音,寓意著吃粽子可以人丁興旺。
功名得中
粽子中的“粽”發音跟“中”發音相近,寓意“功名得中”。在古時,科舉考試一般都是在秋天,所以在端午節的時候,趕考的人吃粽子就有考取功名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