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保雞丁為什麼叫宮保?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宮保雞丁的發源者為清朝進士丁寶楨,因丁寶楨曾被封“太子少保”,而“宮保”是太子少保、少保的通稱,所以此菜品被稱為宮保雞丁。宮保雞丁是用細嫩的雞脯肉和花生炒制而成,深受大眾歡迎。
宮保雞丁為什麼叫宮保
相傳,宮保雞丁是丁寶楨偶然在一戶農家吃到的菜品,丁寶楨品嚐完這道菜便聘用做菜的漢子為家廚,之後常常以此菜來招待遠方的客人。
丁寶楨曾任職山東巡撫,後來又被封為“太子少保”,因而人稱“丁宮保”。後人為了紀念他,就把他愛吃的這道菜稱為“宮保雞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