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遊玩攻略?

金山寺在江蘇省鎮江市西北長江南岸的金山上,始建於東晉明帝時。金山寺佈局依山就勢,使山與寺融為一體。金山之巔矗立著慈壽塔、江天一覽亭、留玉閣;大、小觀音閣圍繞山頂;七峰亭、妙高臺、楞閣臺等環繞山腰;法海洞、仙人洞、白龍洞等鑲嵌山壁;大雄寶殿舊址、天王殿、藏經樓、唸佛堂、方丈堂依傍山頂:各種建築以曲廊、回檐和石級相連,形成樓上有塔、樓外有閣、閣中有亭的“寺裹山”的奇特格局。金山寺有許多歷史典故與動人傳說,水漫金山,梁紅玉擂鼓戰金山,妙高臺蘇東坡賞月起舞等都膾炙人口,廣為流傳。

金山寺遊玩攻略

工具/原料

水漫金山

在一般人心中之所以知道金山寺是因為民間傳說《白蛇傳》。說是有一條白蛇修煉成人,即美麗善良的白娘子,嫁給青年許仙,日子過得很甜美。金山寺法海和尚知道了這事,就遊說許仙出家,並把許仙誆藏寺中。白娘子來尋夫與法海打鬥起來。白娘子施法術,霎時大水滾滾,蝦兵蟹將成群一齊漫上金山去。法海慌忙以袈裟化為長堤攔水,水漲堤也長。白娘子不能獲勝,只得與侍女青蛇收兵回去修煉,等待報仇機會。後許仙逃出寺來,法海又使法術將白娘子鎮在西湖雷峰塔下。再後來,青蛇擊倒雷峰塔,與白娘子一道打得法海躲進螃蟹腹中。白娘子與許仙又恩愛地生活在一起。自由和幸福,是人們熱烈的追求,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神奇的傳說總是牽動人們的思緒,人們多同情許仙白娘子,怪法海多事。不過考察起來,金山與蛇的確有些淵源:金山寺開山祖師唐靈坦和尚初到此時一片荒蕪,只得在山後的石洞坐禪。傳說那洞裡有毒氣,人觸即死,但靈坦一到就借佛力將其收伏。這洞就是白龍洞,內有一條石縫深不可測。第二代祖師唐釋法海到金山修行時也是寺破屋塌,剛到半山懸崖的石洞參撣,忽然腦後刮來腥風臭雨,只見一條桶粗的大蟒盤在那裡盯著法海,法海仍打坐不動,後來大蟒遊入長江。消息傳開,來金山的人也多起來了,而那洞就叫法海洞。相傳,法海有一天在江邊挖土,竟然挖到了一批黃金,就將黃金獻於皇帝。敕命將黃金返回作修復寺宇之用,並賜名金山寺,由法海住持。 

白蛇傳,是我國著名的四大民間故事之一,它以豐富的想象力,大膽奇妙的藝術構思,生動曲折的傳奇情節,塑造了娘子、許仙、小青、法海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白娘子水漫金山”是白蛇傳中最精彩的一折可簡述故事內容,從此,便有了“水漫金山”之說,使金山名揚天下,不論是人以物傳世,還是物以人揚名,“白娘子漫金山”故事裡多次描繪了金山寺、白龍洞、法海洞、保和堂等鎮江的名勝古蹟,使鎮江城和金山與“白娘子漫金山”的故事結下了不解之緣。

玉帶換袈裟

元祐四年蘇東坡到杭州出任通判時,路過潤州,便特地上金山寺去看望老朋友、該寺的住持佛印禪師。

金山寺,始建於東晉,是一座具有很高藝術價值的雄偉建築。寺中高達十四五丈的八面七級慈壽塔,屹立在長江之濱,真有居高臨下,壓倒一切之勢。但它不僅以建築宏麗著稱,而且在佛教禪宗寺院中也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那天上午,東坡身穿官服,腰繫神宗皇帝賞賜的玉帶,拾級登山。他遠遠望見佛印禪師,正高坐在法座上講經說法。那佛印看到東坡上來,也不讓座,只高聲問道:“學士從哪裡來?這兒可沒有您坐的地方?”意思是:這裡沒有你的歸宿。東坡聽了,知是“禪機”,也開玩笑說:“既然沒有坐處,何不暫借大師的四大用作禪床?”佛印見他班門弄斧,便有意難他說:“貧僧有一佛語上聯,學士如能對出,當從所請;若對不上,請留下腰間玉帶,永作鎮山之寶。”東坡自恃對佛學頗有研究,就欣然答應,並隨即解下玉帶,放在香案上面,說:“請出句罷?”佛印笑嘻嘻地高聲念道:“四大皆空,五蘊非有,學士欲於何處坐?”東坡一時語塞,答不上來,佛印忙命小和尚:“把玉帶收起,永鎮山門。”又讓人取來一件袈裟,回贈東坡,並賦詩兩首,暗示東坡應穿上衲衣,離開仕途。

東坡也步他的原韻,和詩兩首,其一雲:病骨難堪玉帶圍,鈍根仍落箭鋒機;欲教乞食歌姬院,故與雲山舊衲衣。

但東坡終於沒有聽從佛印的勸告,脫卻官袍,披上袈裟,棄官出家,仍然正視現實,追求理想的實現。

那條玉帶,長約二尺,寬約二寸,帶上綴著一塊一塊米色的玉石,有長方形、圓形、心形,共有二十塊,精美絕倫。九百多年來,一直保存在金山寺中,供人觀賞。

擂鼓戰金山

宋高宗建炎四年,金兀朮率十萬金兵,乘數百艘戰船,朝鎮江殺來,浙西制置使南宋名將韓世忠,駐防鎮江,他率八千水師,負責阻擊金兵,夫人梁紅玉與韓世忠訂下了,利用有利地勢,將敵誘黃天蕩,然後圍而殲之的方略,為了鼓舞士氣,梁紅玉在金山妙高臺上,為將士們擊鼓助威,這一仗韓世忠大破金兵金兀朮損失慘重,敗北而去,“梁紅玉擊鼓戰金山”的故事家喻戶曉,千古流芳。

妙高臺賞月

相傳妙高峰平臺上的妙高臺,是宋朝金山高僧佛印鑿巖建造的,離地約有30米,上面有閣,它的有名是由於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曾陪友人來此賞月。蘇東坡曾多次遊歷金山,與佛印、寶覺、圓通等法師交往甚密。元豐八年中秋,東坡攜友重遊金山,江濤滾滾,月色如畫,東坡歌詠熙寧九年在密州寫作的千古名作《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方法/步驟

金山寺四大名洞

古法海洞

古法海洞——法海洞又名裴公洞,在慈壽塔西下側的懸崖上,相傳是金山寺開山祖師法海和尚來到金山時住的地方。現洞中塑有法海塑像一尊,洞口橫額“古法海洞”。

白龍洞

白龍洞在金山西北山腳下玉帶橋旁。相傳唐朝武則天的侄孫靈坦來到金山,在這洞裡打坐參禪,白蟒就避走了,毒氣也沒有了。白龍就是指這條白蟒。

洞內塑有白娘娘、小青兩座白石像,各高一米許。據民間傳說,此洞與《白蛇傳》“水漫金山寺”密切相關。白娘子、小青呼東海之水,跟金山寺高僧法海相爭,救自己的丈夫許仙。許仙被關在寺內,聞外面戰鼓震響,看到娘子帶身孕力戰,心急如焚。看守廟門的小僧十分同情,放了許仙,從白龍洞跑到杭州,與妻子在西湖斷橋相會。

這個洞有一條石縫,一人可進去達數丈深,再往前進洞即變小,人不能進,恐怕只能白蛇可進了,不然為何稱白龍洞呢?

朝陽洞

朝陽洞又名日照巖、觀音洞。在金山東北山腰間,洞上是一片懸崖,上有“日照巖”三個字。當金山還在江心的時候,每當旭日東昇,從朝陽洞向南一帶石壁上,金碧輝煌,水天皆赤,可稱奇景。所以朝陽原是觀日出的最佳之處。至今留在巖上的“朝陽洞”三個石刻大字,是明代滕謐所書。

古仙人洞

古仙人洞位於金北側金鰲嶺下,深六點六米,依山洞築有半亭一座。這裡道教遺存。傳說八仙中的呂洞賓在這裡面而窺視江面,故名“仙人洞”。明代程敏政詩云:

鬼斧穿山骨,明明透一窗。

仙人時舉步,豎立一窺江。

金山寺遊玩攻略

金山寺遊玩攻略

金山寺四寶

玉帶

宋哲宗元祐年間,大學士蘇東坡與金山和尚佛印交往甚密,稱為“忘形交”。有一次兩人以禪語對句,用東坡玉帶作賭,東坡一時遲鈍而輸,玉帶便成寺院鎮山之門寶。

蘇東坡的玉帶存在金山已有九百多年了,這件珍品被人稱為國寶。玉帶環寬約二寸、長約二尺,帶上綴著二十四塊米色白玉,有長方形、圓形、心形。清初被火焚燬四塊,乾隆皇帝金山時,命玉工補齊,上面刻有乾隆的詩句。但是後補的四塊玉色和原有的玉色不同,一看就可以辯別。

周鼎

周鼎是西周宣王時代的銅器,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當時周宣王北伐成功後,鑄造銅鼎酬勞北伐統帥遂啟祺的,所以此鼎又稱遂啟祺鼎。

金山圖

這幅圖是我國明朝著名畫家文徵明所繪,畫中江水茫茫,微波盪漾,金山如浮玉飄浮在波濤之上,山色青碧,上面有一棟棟畫檐朱宇,展現了當時金山和金山寺屹立揚子江心秀美雄姿。畫後有他寫的《金山寺追賦》詩一首:

白髮金山續舊遊,依然紺宇壓中流;

沙痕滅沒潮侵登,帆影參差日映樓。

江漢東西千古逝,乾坤高下一身浮;

謫仙故自多愁緒,更上留雲望帝州。

字大數寸,瀟灑可愛。

銅鼓

是一種鼓狀銅器,高八寸分,徑一尺五寸,重二十三斤八兩。傳說是諸葛亮發明的,行軍時可做煮飯的炊具,戰鬥時可作戰鼓敲打,所以又叫諸葛鼓。

金山寺遊玩攻略

金山寺遊玩攻略

寺廟建築

寺院依山而建,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唸佛堂、留宿處、方丈室等建築,通過廊、檐、石級的巧妙串聯,形成樓上有樓、樓外有閣、閣中有亭的精巧佈局。七峰頂、妙高臺、楞伽臺等連綴山腰;留玉閣、大小觀音閣圍繞山頂;慈壽塔、江天一覽亭盜立山巔,規模宏大,精巧壯麗。從山腳到山頂,人們只見有房屋,不見有山,金山由此獲得了“寺裡山”的稱號。北宋王安石寫詩稱讚說:“數重樓枕層層石,四壁窗開面面風。忽見鳥飛平地起,始驚身在半空中。”

金山寺寺門朝西,依山而建,殿宇櫛比,亭臺相連,有大雄寶殿、天王殿、觀音閣、妙高臺、楞伽臺及金山的標誌-慈壽塔等景觀。慈壽塔下的“周鼎、金山圖、銅鼓、玉帶”合為“四寶”,被稱為金山寺鎮山之寶。遍山佈滿金碧輝煌的建築,以致令人無法窺視山的原貌,因而有“金山寺裹山”之說。家喻戶曉的“白娘子水漫金山寺”神話故事也緣於此。許多人正是從“水漫金山”開始,認識金山、瞭解鎮江。過去,金山是長江中的一座小島,距市中心約三公里。清中葉以後,航道北移,南岸泥沙淤積,小島終於與南岸連到了一起。

金山寺位於今江蘇鎮江市區西北的金山上,原名澤心寺,始建於東晉。傳說唐代僧人在江邊掘得一批黃金,獻給皇帝,皇帝發還給他,要他修復寺廟。修復後的澤心寺改名金山寺。此後,雖然前有北宋真宗賜名龍遊寺,後有清康熙皇帝賜名江天禪寺,但人們仍然喜歡稱之為金山寺。金山寺的慈壽塔,七級八面,相當宏偉。塔西側有個法海洞。傳說法海確有其人,他所住的洞原被白蟒所盤踞,於是法海和白蟒鬥法,取得勝利,佔有了此洞。明朝人把這一神話故事和杭州西湖的神話相聯繫,形成了完整而優美的民間故事《白蛇傳》。許仙被囚和《水漫金山》故事的流傳,使金山寺名播四海。

金山寺遊玩攻略

金山寺遊玩攻略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