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勤、考勤,遲到早退,從傳統的人工簽到轉向紙質考勤,再到IC卡感應式考勤、指紋考勤、虹膜考勤…..每一次考勤機史的變革,預示著考勤管理走向更規範、功能更強大。
最為典型的兩大考勤機——非指紋、IC卡莫屬,這兩種類型受各類企業歡迎。指紋與IC如何選擇?功能用途很重要。
IC卡考勤機
經濟上:價格相對低,功能穩定,卡片可重複使用。
易用性:每日需攜帶IC卡,員工可能會忘記帶卡;感應卡基本上不存在打不上卡的情況;感應式考勤機打卡反應速度敏捷,一般在0.1-0.2s/人。
業務上,感應式考勤機的容量比較大可以管理上萬人的考勤,只有用卡片在髮卡器上刷一下就可以註冊好,就可以考勤;感應式考勤機可以通過TCP/IP快速的實現考勤數據實時管控,無需增加費用;
弊端:感應式考勤機比較突出的問題是無法控制代打卡,但可以通過考勤制度來配合。
節省:感應卡片可以和工牌統一起來,工牌通過貼片的方式用證卡打印機直接打印到貼片片上,方便快捷,同時卡片還可以重複使用,節省資源。
從考勤速度、管理容量、及卡片一卡通管理上,在大中型企業IC卡考勤優勢尤為凸顯。
指紋考勤機
經濟上:價格相對較高,光學成像採集的指紋機讀頭易損壞,需要定期更換。
易用性:使用簡單,登記指紋後就可以使用;個別員工偶爾打不上指紋(幹手指、溼手指、指紋模糊;氣溫太低指紋效果也不好);指紋機打卡反應時間再1-2S/人,打卡人太多會造成排隊長的情況。
業務上:指紋機容量較小,一般在2000-3000指紋容量,不適合大型企業集中化管控;員工入職需要每個員工登記指紋,才可考勤,比感應式考勤機繁瑣點。
弊端:若要實現異地考勤集中管理以及非本店人員異地打卡的功能需求另購一個WEB指紋管理平臺,費用會增加。
資源冗雜:指紋考勤機由於指紋的唯一性可以控制代打卡的情況;採用指紋考勤機無法和員工工牌統一起來,工牌需另外製作。
從容量數、防止代打卡性,這些更能凸顯在中小型企業實用性。
按照正常來說,指紋考勤機的價格要比感應卡考勤機的價格要貴一點,但這不也不是絕對。
一句話,功能決定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