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療法是一種認知心理療法,主要通過對情緒產生的思維及信念的分析,找出不合理思維,從不合理導向合理。來幫助我們逐步克服情緒障礙,從而成功地管理好情緒。
Marine以前也是個情緒“大害蟲”,給周圍人帶去過不少麻煩。學習了RET之後,果然情緒合理了很多。那麼,就來分享一下這方面的經驗。
工具/原料
RET療法基本知識,相關書籍
RET簡介
RET全稱為Rational Emotive Therapy,意為合理情緒治療,由阿爾伯特·艾利斯於上世紀50年代於美國創立。
艾利斯早年潛心研究家庭、婚姻問題,是一名婚姻諮詢方面的專家。1955年起,開始公開發表觀點文字,並創立了RET療法。
RET療法是建立在對人的基本看法上,主張人性化對待個人。從人們不太能意識到的不合理思維、信念著手,發現並糾正不合理,使人們認識到必須對自己的情緒負責。從不合理思維走向合理思維,進而由合理信念產生出合理情緒,最終達到管理情緒的目的。
情緒反應的直接原因
生活中,我們通常會誤以為自己的情緒反應是因發生某件事而直接引起。RET告訴我們:事件只是誘因,是引發情緒的間接原因。
直接原因反而出在我們自己身上,那就是我們對事件的看法、理解,及看法理解背後的信念。情緒因自己的想法產生,所以我們每個人要對自己的情緒負責。
認清不合理信念的特徵
絕對化要求
絕對化要求是指人們以自己的意志為出發點,通常以“應該”,“必須”的形式出現,如“別人應該喜歡我”,“我必須成功”,“他她它應該聽從我”等等。
這種思維表達了強烈的個人意願,但忽略了客觀事實:對於個體來說,周圍的人或事並不會以他的意志為轉移,而是有著自身的特點和發展規律。這種信念造成的結果是:當事情發展與絕對要求相悖時,人們會感到很難接受,無從適應,並陷入情緒困擾。
以偏概全
這是一種過分概括化錯誤,如:以一個人的外表來衡量他的為人;以一次失敗否定一個群體,以一次事件判斷一個實體的經營能力等等。
以偏概全這種不合理思維方式的殺傷力極強,因為犯錯者不僅用於評判他人,也用於評判自我。當用於他人時,經常會導致一味責備他人,樹敵而不自知;當用於自己時,則會導致自責、自卑、自棄等負面心理,兩者都會導致焦慮和抑鬱情緒。
糟糕至極
這是一種如同大難臨頭的不合理想法。情況壞到極點的想法本身就不合理,因為任何情形,都會有比之更壞的情形。這種極端負面的判斷,會將人拉入極端負面的情緒之中。
事實上,非常不好的事情發生了又能怎樣?比如天災。我們能做的是努力接受現實,在可能的情況下改變這種情況;實在改變不了,就學會在這種情況下生活下去。
管理情緒三部曲
放棄不合理信念
當我們認清自己想法上很容易存在不合理之後,也就離管理好情緒近了一步。首先,拋棄掉曾經的不合理想法、信念、思維習慣,在認知層面上加以改變。
建立合理思維
知道了不合理,也就知道了合理。當我們尊重事實,不忽視客觀規律,做到不再絕對化要求,不去以偏概全,不再誇大不好的事實也就不是什麼難事。合理思維也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管理好情緒
只要合理思維被建立,不合理思維引起的情緒困擾或情緒障礙就會逐漸消失。遇事情緒不好時,我們只要警惕不合理思維隨便冒出來,就能管理好情緒。
另外,並非負面情緒就一定不合理。遇到不平事,適當的發火,憤怒,是合理情緒;遇上失敗,失望、難過是合理情緒。相反,遇不平,一點不憤怒不生氣;失敗了就此一蹶不振,才是不合理情緒。
注意事項
RET運用的關鍵在於,認識到平時沒注意到的不合理想法。
RET管理情緒需要一定程度的認知能力,對於心智尚未成熟的兒童,並不適用。
RET理論中許多西方精神學觀點與我們東方文明相悖,應活學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