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面肌痙攣的患者都知道,它會帶來巨大的身體和心理上的痛苦。很多方法在面肌痙攣的治療過程中都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血管減壓術被認為是使其重要而有效的治療方法。張勇醫師說,其針對病因,療效確切,複發率低的特點使該手術日漸成熟。但由於微血管減壓術是在腦幹周圍血管神經豐富的狹小區域進行,手術風險大,對顯微操作技術要求高,因此是功能神經外科中一項極富挑戰性的工作。下面來講講血管減壓術治療中需要注意什麼?
方法/步驟
小腦後下動脈近側部通常在面神經和前庭蝸神經的下方繞腦幹走行,不與面神經直接接觸,故考慮系隨著年齡的增長,小腦後下動脈走行逐漸迂曲,此時該動脈可能對面神經出腦幹區造成壓迫。椎動脈壓迫相對少見,但椎動脈較小腦前下動脈和小腦後下動脈更為粗大,因此出現術中分離及移位相對困難。
責任血管中有時有一些小的穿支進入腦幹,損傷這些穿支可能引起嚴重後果,必須小心保護,應分別在穿支的兩側墊入Teflon棉。
責任血管可能為多支,複合型血管壓迫,此時需要分別遊離各支責任血管周圍的蛛網膜,再取合適大小的Teflon棉分別墊在其間,確認所有責任血管均能獲得充分減壓,這是手術成功的重要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術中未見明確的責任血管直接壓迫面神經根出腦幹區,但是我們發現總有數根血管靠近面神經根出腦幹區,術中將它們與面神經根出腦幹區用墊棉隔離,術後所有患者症狀消失。考慮可能因為採取側臥位(又稱公園長椅位),受重力影響,當健側向下側臥時,責任血管與面神經根分離所致。
注意事項
治療注意僅供參考具體指導需要諮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