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治療高血壓有何優勢?

  根據其臨床表現,高血壓病屬於祖國醫學“頭痛”、“眩暈”範疇。《黃帝內經》中“諸風掉眩,皆屬於肝”是對高血壓的最早認識。中醫藥治療高血壓越來越受到患者的歡迎,那中醫藥治療高血壓的優勢有哪些呢?

症狀改善明顯

  高血壓的症狀主要包括:

血壓升高導致的不適。頭暈、頭痛、耳鳴、失眠、胸悶、心悸氣短、健忘、腰痠乏力等;

靶器官(如心、腦、腎等)損害和相關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症狀。如伴左心衰竭時會出現呼吸困難、氣短、胸悶、紫紺(嘴脣或指甲、皮膚髮紫)等。

西藥治療高血壓,往往能很快使血壓下降,甚至恢復正常,但在改善頭暈、頭痛等症狀上效果欠佳。而中醫中藥是以辨證為基礎的,強調整體治療,症狀改善比較理想。如當高血壓患者出現頭痛、頭暈、頭脹、失眠、煩躁等症狀時,中醫認為是由於肝腎陰虛,陰虛陽亢,陽亢化風所致。通過清熱瀉火、平肝熄風的治療,往往在血壓下降的同時,上述症狀也隨之改善。而結合補腎之法,用中藥六味地黃丸、大定風珠等補肝腎治療後,甚至還有提高性生活質量,減少夜尿,改善腎虛的作用。中醫治療高血壓不單著眼於血壓的下降,更著眼於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

保護靶器官

治療高血壓,降壓是一個很重要的目標,但是不能僅僅侷限於降壓,更重要的是在降壓的同時,要預防心、腦、腎等靶器官的損害。因為靶器官受損引發的心衰、腎衰等往往比高血壓本身更為致命。

西藥雖然療效較高,但毒、副作用較大,而中醫中藥在對某些受損器官的逆轉以及併發症的防治方面有一定作用。例如活血祛淤中藥丹蔘、田七、赤芍、丹皮等協同降壓的同時,還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有預防及治療中風的效果;又如黃芪可強心利尿,降壓和降低尿蛋白,改善腎功能。

而且,中藥治療高血壓,通常從患者的具體病證出發,採用辨證論治的方法,以中藥複方,調整體內環境,改善血管內皮功能,使心、腦、腎、血管得到保護。

與西藥合用減除副作用

中、西醫治療高血壓各有優勢,亦各有侷限。臨床實驗證明,中西藥合用療效優於單用西藥或單用中藥。中醫治療根本原則以平衡陰陽、調整氣血運行為主。一般認為,中藥近期療效較低,而西藥近期療效較高,但毒、副作用較大。

中西藥合用後,西藥既可發揮近期療效高的長處,又由於用量相應減少而減輕其毒、副作用。中藥的降壓作用可提高近期療效,又具有遠期降壓作用。故中西藥合用治療高血壓,具有見效快、療效高、副作用少的優點。

如常用的鈣拮抗劑硝苯地平(心痛定),很多患者長期服用以後往往出現浮腫,就可以同時給予健脾利溼的中藥白朮、茯苓、豬苓、車前子等加以克服,使其浮腫消退;有些患者服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類降壓藥(如開博通、洛丁新、一平蘇等)會因有咳嗽而不得不停藥,對此可選用中藥桑葉、桑白皮、百部、前胡、陳皮、蟬衣、佛耳草、川貝、象貝等疏風宣肺止咳,針對有的患者兼有咽痛等症狀,還可以加用馬勃、玄蔘等清熱利咽。

可見中西藥合理聯用,可以減輕或消除副作用,達到“減副增效”的目的。

降壓平穩和緩

  西藥治療高血壓,常常有為達到目標血壓而頻繁加減藥量等情況,因此,也常常出現血壓波動幅度較大的現象。而中藥降壓作用緩和,穩定血壓效果較好,如葛根、杜仲、野菊花、夏枯草(需注意觀察腎功能)、玉米鬚、鉤藤等,尤其適用於早期、老年高血壓患者。較重的高血壓病配合中藥治療,也可防止血壓較大波動。

非藥物治療降壓有效

  有中醫特色的非藥物治療方法包括氣功、鍼灸、理療、推拿等,這些治療已被證實具有一定的降壓作用。研究證明,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給予針刺、推拿,有降低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增加一氧化氮含量等作用,對一些高血壓患者有明顯的降壓作用。氣功適用於各期高血壓,能起到調整大腦皮層功能,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降低升壓反應,糾正人體機能失調,提高抗高血壓的能力,不論單獨運用還是配合藥物治療,均有較好效果。飲食療法、藥枕治療亦是可取的。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