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曰“甜沫”,實際上一點兒都不甜!
其主料為小米,輔料有花生米、豇豆、豆腐乾、菠菜等;調味料主要是五香調料和胡椒粉,老濟南謂之“五香甜沫”。至於為什麼叫“甜沫”,有人說是舊時一田姓人家救濟災民施粥,用料豐富、味道鮮香,名曰“田沫”;又有一說,因小米糊塗粥太過清寡,添一些輔料,而曰“添沫”;也有人說,肚子餓了,在正餐之前先填一填,而曰“填沫”……等等,不一而足。如今正式的名稱就是“甜沫”——一碗不登大雅之堂、遍佈濟南街頭巷尾小吃攤上百姓粥,也是最物美價廉的“招牌”名優小吃!在老濟南的心頭舌尖,再也沒有比甜沫配油條更順溜、舒坦的早餐了!
說起甜沫的做法,有簡有繁。簡易版和地道版最大的區別在於小米,簡易版一般直接用小米麵加冷水和成米糊為主料,而正宗地道的做法則是將小米浸泡後磨成米漿為主料,工序不同,口感味道大不同!通常正宗和地道的做法都是很磨人的,而甜沫則不然,只要有臺家用食物攪拌機也就解決了。反倒是市面上為了節省時間和成本大都使用小米麵了,甚至有些小攤主為省時省料,連“熗鍋”都免了。
想要吃到正宗和地道的還是在家裡自己做吧。
食材食譜熱量:3078.8(大卡)
主料 小米200g清水適量花生米適量五香豆腐乾適量粉條適量豇豆適量菠菜適量
輔料 八角1粒桂皮1小塊花椒10粒小茴香適量丁香適量鹽適量胡椒粉適量蔥薑末適量
方法/步驟
小米洗淨,清水浸泡4小時以上,再加入適量清水,用攪拌機高速打碎,打成米漿備用;
蔥姜切末兒(多放點兒);粉條泡軟後切段兒;菠菜洗淨焯水過涼,切成 段兒;五香豆腐乾切成片兒;
起炒鍋,倒入花生油,待油溫6、7成熱時改小火煸香蔥薑末兒,關火後立即加入胡椒粉,翻炒均勻,連油一起盛在碗中備用;
花生米和大豇豆先用清水泡漲,再煮熟撈出,瀝乾水分備用;
起湯鍋燒沸適量開水,加入八角、桂皮、花椒、丁香和小茴香包成的料包和適量鹽,略煮3、5分鐘,撈出料包不要;
加入豆腐乾和粉條;
待水再次沸騰時,加入米漿,一邊加入一邊攪拌,注意調整粥的濃稠度,米漿的用量根據水量調節,不一定全部用光,如果太濃稠而中途加水會影響口感;
待粥沸騰後,轉中小火慢煮10分鐘左右,中間適當攪拌防止糊鍋底;
加入煮熟的花生米和大豇豆,攪拌均勻;
加入胡椒蔥姜油,攪拌均勻,煮沸;
最後加入切碎的菠菜,攪拌均勻,關火即可。嘗一嘗,如果不夠鹹,最後還可以再加點兒鹽。
注意事項
1、此粥有穀物、有豆製品、有蔬菜,還有堅果花生,算得上搭配均衡、營養豐富,是不可多得的早餐營養粥品。
2、此粥老少通吃、四季皆宜。冬天自不必說,即使是在當下這種暑熱天氣,也是養生佳品。中醫認為夏至後一陰生,即長夏之際,溼氣較重,人們應該進食一些辛溫食物,以祛溼散熱、補養肺氣。此粥是不錯的選擇。
3、此粥還可多加生薑。民間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大夫開藥方”之說,說明姜的藥用價值之大、應用範圍之廣。此處只說生薑能夠調節人體的溫度,冬季氣候寒冷,生薑可溫暖血液,使體溫上升不怕冷;夏季氣候炎熱,生薑可刺激毛孔散熱,使體溫下降而不怕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