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黃金週即將到來,簡單便捷的刷卡消費成為不少人出遊或是購物必不可少的支付方式。
方法/步驟
1 留心警惕“克隆卡”
近期,全國多地信用卡盜刷事件頻發。“機不離身,卡不離身,手機客戶端幾乎沒有登入過,信用卡里的錢被轉走了。”
消費者在POS機上刷卡付款時,不要讓卡片脫離自己的視線,收銀員交回卡片時應檢查是否是自己的卡。儘量避免去一些不熟悉、治安環境惡劣和不太規範的商戶進行刷卡消費;持卡消費的時候,要注意觀察POS機是否有改裝過的痕跡。
取款時應儘量去市區繁華地帶規模較大的自助銀行,同時要注意觀察身邊有無可疑人員、分辨ATM機的插卡口等處有無多餘裝置,機上有無可疑裝置或廣告。一旦出現吞鈔、吞卡等故障請撥打螢幕上顯示的客服電話(通常為五位數),不要輕信貼在自助裝置旁的告示。
2 “掃一掃”前先確認
信用卡手機銀行無故“被消費”,比較普遍的一個原因往往是持卡人在無意中所掃描的某些二維碼。一些持卡人可能在網購時,接觸到類似二維碼的圖樣,詐騙分子則正是利用這些二維碼將手機木馬植入被害人手機並自動提取相關資訊,短短几秒鐘,手機號、卡號、密碼等私人資訊可能已經傳到他人手中。
隨著手機二維碼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二維碼成為時下方便流行的“名片”,用手機“掃一掃”,就能新增微信好友、下載優惠券、瀏覽網頁、下載手機應用等。但是,這些二維碼背後可能隱藏了外觀無法辨認的病毒,不斷湧現的二維碼詐騙活動表明,利用二維碼盜刷已成為一種新的詐騙形式。
隨著網路的強大和智慧手機的普及,二維碼、官方賬號、應用程式等渠道交易也越來越多。
個人建議,在“掃一掃”之前,廣大使用者應提高警惕,先核實二維碼的來源,要選擇正規企業、商家釋出的二維碼,不要掃描來源不明的二維碼;同時,使用者需要安裝手機安全防護軟體,及時更新,以降低資訊保安風險。
對於應用程式也是如此。要通過正規途徑下載應用程式,下載時也要認清該程式的授權,不要輕易根據別人傳送的地址下載程式。
此外,注意保護個人資訊,不要隨意點擊發送到手機上的不明連結、掃描來源不明的二維碼、接收來路不明的圖片,不法分子可能會通過以上方式向用戶手機推送病毒,而隱私資訊也在不知不覺中洩露。
3 卡失盜後先掛失
一直以來,信用卡持卡人以為,憑簽名消費的卡如被盜刷,能證明不是持卡人本人簽名的,就不用承擔這筆盜刷資金的風險。事實並非如此,這筆被盜刷的資金,很可能是持卡人自己承擔風險。
不少銀行都為持卡人提供了信用卡失卡保障服務,“失卡保障”服務普遍只針對不設密碼的信用卡,即僅限於簽名消費,如果信用卡交易時使用了密碼,即使最後被證實盜刷,持卡人常常無法獲得“失卡保障”的理賠服務。
不過目前部分銀行已打破這一慣例。據報道,廣發信用卡“交易安全衛士”可賠付“憑密交易”盜刷。據瞭解,目前提供失卡保障的有交行、招行、廣發、光大、華夏、北京、平安、東亞中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