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疥癬病的病原為蟎,主要寄生於頭部和掌部的短毛處,然而蔓延至軀幹部。還不出現脫毛,兔變處痂塊明顯突出體表,不易脫落,奇癢,皮膚髮生炎症和龜裂等症狀。從深部刮屑可檢出疥蟎。本病有高度的傳染性。若治療不及時,病兔可因逐漸消瘦和虛弱而死亡。疥癬分體疥癬和耳疥癬兩種,前者是由疥蟎和耳蟎兩種病原體所致,後者則由癢蟎引起。疥癬的預防主要在於隔離病兔並進行環境和器具的徹底消毒。新購種兔必須嚴格檢疫,確診無病後才能進入兔場飼養。一旦出現病兔,應及時隔離,對病兔籠和用具用5%克遼林(臭藥水)或10----20%生石灰水消毒。病兔及時治療。剪去患部及其周圍的毛,清除痂皮和汙物,用5%溫肥皂水或0.1~o.2%高錳酸鉀或2%來蘇兒溶液刷洗患部,然後塗上殺滅病原體的藥物。常用藥物有以下幾種:、①對耳疥癬可用碘甘油(碘酊3份、甘油7份)或硫磺油劑(硫群I公節油和植物油等量混合荊)滴入耳內i每日1次,連滴l3天,間隔8天后再重複用藥3天i②用2%敵百蟲溶液擦洗患部,每日3次l③用菸絲50克,食醋500毫升,浸24小時後,取浸液擦洗患部,連續擦洗致天。
原作者: 斯德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