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支招:如何幫孩子克服“做作業拖拉”的習慣?

薛老師以他多年的研究經驗,從外因角度向家長解釋了孩子做事拖拉、注意力不集中、好動的原因。如果確定是這些外界因素造成的,那麼就需要帶孩子到正規醫院或機構做感統訓練。他的建議是,孩子做事拖拉、好動,家長不要一味地指責,而應該找到內因和外因,科學地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在小學階段培養他們的良好學習和生活習慣。

方法/步驟

理性認識對症下藥

對於這些問題,許老師認為,孩子做作業拖拉不僅是學習能力不足的表現,還有性格、外界環境等原因。家長要找到真正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

大多數做作業拖沓的孩子看上去很聰明,思維也很活躍,可一開始寫作業,就顯得心煩意亂。家長要了解,寫作業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就是視覺和動作協調配合的能力,所有的作業材料都必須通過視覺來做文字的處理,這是材料輸入的過程;同時還要有手的動作,這是輸出的過程。

輸入和輸出過程總是聯絡在一起的。如果孩子視-動統合能力落後於自己的實際年齡,不足以應付大量的抄寫任務,那麼做功課的速度就會明顯下降,再加上小孩子本身在自我剋制方面就比成人要差,學習往往憑興趣,所以做作業時一旦有點別的刺激,就會出現左顧右盼、拖拖拉拉的現象。當孩子出現上述問題時,父母應該考慮到孩子在視-動統合方面可能存在著能力的落後,一旦“確診”,就可以通過系統的訓練克服學習上的障礙,補救或提升學習能力。

另外,孩子的學習習慣不佳、對學習沒有興趣等原因也會導致做作業拖拉。這時,家長就要因地制宜地找到解決方案:

如果孩子缺乏時間觀念,家長可以給他的學習時間分段,比如說一次學20分鐘,這20分鐘要完成一定的任務量,以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如果孩子注意力容易轉移、專注力不集中,那就給孩子提供相對安靜、獨立的學習環境,讓他們靜下心來學習;

如果孩子做作業積極性不高是因為對學習沒有興趣,那麼家長就要跟孩子多交流,採用寓教於樂或者其他的辦法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如果孩子書寫困難、寫字效率不高,家長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確保坐姿、握筆的姿勢正確;

如果孩子性格屬於慢性子,做事總要比別人慢半拍,家長不要用“笨”這一類的字眼來辱罵孩子,應該起到榜樣作用,自己養成乾淨利索、動作快捷的做事習慣,讓“快”穿行在日常生活之中,比如,和孩子一起做家務活時,比賽看誰先做完。久而久之,孩子的慢性子會有所改變,移到學習上,也就可以快起來;

如果孩子做作業缺乏自信,瞻前顧後,惟恐自己做的不正確,這就要求家長多鼓勵他們,以培養孩子的自信。

此外,有的家長太寵愛孩子,把孩子的一些本該自己完成的事情都代辦了,看見孩子拖拉就幫其做作業,這容易讓孩子產生依賴習慣,遇到問題只等著大人來替他解決,這更容易使孩子做事情拖拉。

家長要學會發掘孩子的潛力

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薛學兵老師建議,家長要肩負起自己的責任,不要把教育孩子的責任推給學校或老師,要了解孩子的學習風格和方式,多與孩子溝通交流,讓孩子敢於講出自己的看法,引導他們培養學習興趣。要多給孩子一些成功的體驗,在孩子遇到困難時給予及時的關心和幫助,避免孩子產生無助感。

關於孩子的行為管理也應有個度,應該循序漸進地教育。一開始對孩子的要求莫太高,因為管得太嚴容易使孩子叛逆。

“每個孩子都是潛力股,關鍵是你怎麼去發掘他們的潛力。”薛學兵老師表示,家長千萬不要低估孩子,不僅要關注孩子的行為,更要關注他們的心理,積極引導他們向健康的方向發展。

外界因素也會造成做事拖拉

報告會上,薛老師還從生理和環境方面分析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動的原因,並熱情解答了現場家長的提問。

“剖腹產的孩子在行為反應上比順產的孩子要遲鈍一些,語言方面,尤其是長句子的表達可能會有些問題。”

“很多孩子沒有經過爬行就學會走路,這些沒經過爬行的孩子可能有多動症現象。”

“家裡空間小,活動範圍小,也容易導致孩子多動。”……

薛老師以他多年的研究經驗,從外因角度向家長解釋了孩子做事拖拉、注意力不集中、好動的原因。如果確定是這些外界因素造成的,那麼就需要帶孩子到正規醫院或機構做感統訓練。

總之,他的建議是,孩子做事拖拉、好動,家長不要一味地指責,而應該找到內因和外因,科學地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在小學階段培養他們的良好學習和生活習慣。

孩子, 習慣, 家長, 專家, 做作業,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