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點不吵不鬧擺平家裡的育兒反力量?

Tags: 孩子, 力量, 主力,

  這裡的育兒反力量包括哪些人呢?可能是爸爸,大部分是爺爺奶奶,當然也有可能是媽媽自己。這麼說吧,家裡總有一個人起主要作用,在育兒生活中起中流砥柱的作用,這個人我們稱Ta為育兒主力,而其他一些人呢,是育兒非主力,凡是育兒非主力無原則的去寵溺孩子或者教育方法錯誤而有悖於育兒主力的做法的那些人,姑且稱為育兒反力量。在我家裡,我是育兒主力,媽媽是育兒非主力,這也罷了,不過她甚至還起到了育兒反力量的作用。

  舉例來說吧,最近小容小韜沉迷於電腦遊戲,跟媽媽是分不開的。之前我花了一年工夫讓兩人接觸電腦遊戲,既能娛樂又有控制,適量有度,結果一到媽媽那裡,在她的親自指導下,兩人立刻上癮,我管起來都費勁了,之前的努力基本白費。

  還有一件事兒,上篇文章提到過,小韜雖然喜歡玩具,但卻非常懂事,知道啥該要啥不該要,結果後來在我這得不到轉而向媽媽要時,媽媽心軟呀,不定時的買,或不買這個買那個,於是乎,小韜的慾望馬上得到釋放,開始索要無度,變得任性難纏,不但買一個玩具玩一會兒就扔一邊然後馬上要新的,而且也感性敏感,一個勁的纏著沒有原則的媽媽,還動不動不是哭就是鬧,哎,確實有點煩人!

  類似的情況勝不列舉。孩子就是這樣子,雖然我們強調尊重孩子,給孩子自由,讓他們快樂成長,但無規矩不成方圓,管教不當確實會禍害孩子一生,所以身為育兒主力的一方一定要管,即使提倡的“放手”或做個“懶媽媽”, 也只是一種育兒方法而已,其實責任絲毫沒有放鬆。但如果碰到“管教方法”不一致,或者直接就是育兒反力量的這種情況出現,怎麼辦呢?

  雖然育兒態度要保持一致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但人和人之間畢竟是有差異的,不管是夫妻,婆媳或者親戚朋友,甚至每個人的育兒理念相同,做法也是不同的,我們強調尊重和溝通,但在具體實現上,到底如何去做呢?

  另外據統計,中國85%左右的孩子都由老人撫養,而隔代撫養75%都是不成功的,如何處理因孩子而與老人產生的分歧和不快,通過思考下面的七個問題或許會找到答案。

七點不吵不鬧擺平家裡的育兒反力量

方法/步驟

  一你是育兒主力並且立志要把孩子管好嗎?

  養育孩子是每個父母的責任,家庭中,如果你是育兒主力,能做到無怨無悔嗎?還是經常怨言連天?這個態度會直接會影響到你與育兒非主力的關係。

  每個父母都深受自己的孩子,所以如果直接養育孩子,就一定要盡到責任,而不是覺得孩子是個麻煩,或者比如認為,婆婆本身就有義務幫忙帶孩子。這些都不是育兒主力所應有的態度。孩子是父母自己的,生了孩子就得養,這是最起碼的人倫道德,所以育兒的責任是為自己而做,而不是為了別人,如果覺得生孩子是為婆家而生,看孩子是為老公而看,那將來的生活會有多大的委屈,抱怨和淚水呀。所以,這種情況下,為了孩子,也為了自己,既然是育兒主力,就勇敢的擔當下來,並且立志把孩子管好。

  相反,如果父母本身沒時間帶孩子,也要放心並且懷有感激的心交給老人,而不是對老人的做法旁觀指責,如果這樣,那隻能讓彼此關係惡化,對於育兒主力,首要的態度就是感恩,如果實在不放心,那不如自己帶好了。

  二家人對你教育孩子的方式和做法是支援態度嗎?

  身為育兒主力,家人包括周圍人對你的育兒方法是持支援的態度嗎?這點也非常重要,因為這關係著你是否就育兒問題已經和家人取得良好溝通,或者得到他們的信任。如果沒有,因此而產生矛盾和爭執也就在意料之中了。所以,如果身為育兒主力,就要讓家人明白你帶孩子的決心,並且理解你的育兒做法。

  在隔代撫養中,身為育兒主力的老人的做法也要得到尊重,因為TA是孩子的主要看護人,有責任盡力培育孩子,那麼育兒非主力中的爸爸媽媽也有責任做好配合工作,而不是按自己的想法苛責對方。

  三實踐證明你的做法是讓人放心的嗎?

  那麼如何才能讓家人對你的育兒做法放心呢?這就要用實踐去證明孩子在你的養育下健康,快樂,品行端正,那麼大家看到孩子這樣的成長,自然對會尊重你的育兒方法,而不是挑三揀四,嫌沒有把孩子看好。

  像上面小韜沉迷遊戲後,媽媽也認識到這一點,不敢輕易讓小韜打遊戲了,而是完全交給我,我只不過看管兩天後,這個毛病就基本改過來了,解決方法很簡單,一是講道理,告訴孩子游戲玩多了對眼睛不好,二是親自陪玩,讓玩遊戲更快樂,促進與孩子的親密關係,三是最重要的,限定時間玩,講好玩多長時間就玩多長時間。孩子的毛病改正了,我的育兒威信自然會得到信服。

  隔代撫養中的孩子一般比較任性,自理能力差,這跟老人寵溺的態度有關,那麼身為爸爸媽媽,要儘可能的多抽時間陪陪孩子,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品格,父母是有這個責任的,如果把這個責任推到老人身上,那肯定會有矛盾和分歧,老人的隔輩親是可以理解的,不如父母自己去盡心培育孩子。

  四你有強大的內心去堅持育兒原則嗎?

  當然,大家可能遇到很困難,比如父母嚴格管教孩子老人卻持反對意見,或者爸爸管教媽媽偏袒等,這就需要大家自問一下,你有強大的內心去堅持育兒原則嗎?

  管孩子必須要“下狠心”,不該妥協的時候是最好咬緊態度不鬆口,這樣才能對孩子起到管制作用,身為育兒主力,要讓育兒非主力明白,誰主要管孩子,誰就有權對孩子的行為起主要管制作用,而不是聽憑這個說一句“算了”,那個說一句“孩子嘛,那麼較真幹嗎”就放棄了,這不但對於孩子將來的管教有害無益,而且會讓育兒非主力有更多“攪局”機會。比如在隔代教育中,父母管教孩子的時候就應堅持原則,而不能因為老人的偏袒最終放棄。

  這種堅持也可以理解為“嚴格”,比如前段時間小韜亂買玩具的事情發生後,我採取“亂買玩具的話買了要沒收”的措施後,果不其然,小韜跟媽媽又偷偷買了一套後,我解釋一下後馬上沒收了,大家可能覺得我有些較真,但這是一個講好的原則,如果此時不堅持住,那以後會更難管教的。當然,這種“沒收玩具的懲罰”在過去三四天後,當兩人充分理解了爸爸的做法後,我還是還給了小韜。

  現在小韜可懂事了,從不亂要了,還會跟我說,“爸爸,你是不是看到了好的玩具再給我買呀?”我會跟他說,“是啊,不過你看見了好玩具也可以告訴爸爸,如果爸爸覺得可以,也會買給你。”然後我再解釋一下,“只要你不亂要玩具就行,像以前那樣看見一個要一個,家裡有了還想買,或者買了也不玩,簡直是浪費呢。”小韜則會馬上點點頭。

  五你對家裡人溺愛孩子持怎樣的態度?

  但我不會譴責媽媽了,否則肯定會引發爭執和矛盾的,而因為這樣的原因,導致夫妻之間,夫妻和老人之間的口角更是多見,其實沒有必要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做法,上面已經提到過,只要育兒主力能堅持自己的原則就可以,不管別人對孩子做什麼,只要出於好心,溺愛就溺愛吧,我們大可不必放在心上,因為管教的事情還是自己說了算,對吧?

  而且媽媽一直蠻支援我的育兒做法,一直認為我的管教是正確的而很少干涉,她之所以溺愛孩子,可能是想討孩子的歡心,或者與孩子表示親近的一種做法吧。而老人隔輩親更是如此。

  所以,我們對家裡的這種育兒反力量沒必要持否定的態度,大家都愛孩子,那就愛去吧,那麼孩子會被寵壞嗎?當然不會,因為有育兒主力,這才是起決定作用的力量。

 六你有信心讓孩子接受你的教導嗎?

  可是,這種決定作用的力量卻要來自於育兒主力與孩子很好的信任關係。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變得焦躁,覺得孩子“不聽話”,不服從教導,而讓育兒生活變得格外心煩且勞累,這時候,我們就需要靜下來心來捫心自問,我有信心讓孩子接受教導嗎,如何才能實現?

  身為父母,即使在隔代教育中不處於育兒主力的位置,也應該培養這種信心和權威,加強與孩子之間的信任,尊重和親密關係,讓指導更有效。

 七你能無視育兒分岐去圓潤家庭關係嗎?

  說到最後,再歸結一下,在家庭裡,道理是次要的,互相理解和尊重才是主要的。如果只專注於誰的做法對,誰的做法錯,勢必使成員間關係惡化,很多做法都是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的事情,只是因為觀念或者文化的差異想法不同而已。比如媽媽認為應該多照顧孩子,而爸爸認為應該多放手孩子,老人認為應該多慣慣孩子,而父母認為應該多管管孩子等。

  那麼,身為父母或育兒主力,我們有必要一遍遍的去解釋和爭執嗎?而這樣到頭來的目的無非是給自己和別人徒增更多煩惱而已。這種情況下,不如無視這些矛盾轉而去圓潤和家庭成員的關係。

  剛才也說過了,管孩子的事情要靠育兒主力,要靠父母自己,只要自己能堅持原則,何必在乎其他人的做法呢?所以不妨也去“寵寵”家裡人,他們自己愛對孩子怎樣就隨他們高興好了。

  而如果這樣,拋卻育兒上的分岐,而代之以生活上的互相關心,照顧和溝通,或許無形中,在育兒上的一些做法也能得到互相理解,尊重和支援呢。

總結

 育兒的過程也是父母自我修為提高的好機會,為了孩子,做個強大一點的媽媽吧,這種強大表現在寬容仁厚,心胸博愛,和藹可親,但卻明白是非懂得堅持,沒有嚴聲厲色,卻能讓孩子感受到威嚴的力量,讓孩子生活在一種自由卻並非是“無政府主義”的氛圍中,還有比這種成長的健康和快樂更重要的事情嗎?而身處父母,在享受育兒生活的同時,即使出現些讓人費心的小插曲,也可以輕鬆搞定了。

注意事項

注:育兒反力量的提法僅限於本文中的意義。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