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少藥品都屬於非處方藥,也就是不需要經過醫生的處分就能從藥店買到的藥。因此“感冒了自己琢磨著給自己配點藥吃”這樣的事情還是比較普遍的。還有的人即使去醫院也喜歡自己主動向醫生提出想要如何治療。但是這裡有一些誤區,不知道您注意到了嗎?
步驟/方法
感冒就吃消炎藥。很多人一感冒,第一個想到要吃的就是消炎藥。消炎藥又稱抗菌素,顧名思義是針對細菌的藥物。但其實絕大多數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尤其是像秋冬季節因受涼引起的感冒,如果在沒有合併細菌感染的情況下吃消炎藥,可能這感冒一時半會兒真好不了。應該吃的是鹽酸嗎啉胍、利巴韋林這一類抗病毒的藥,才會見效。如果出現了喉嚨痛、扁桃體發炎、咳嗽有膿痰等情況下可以使用消炎藥。
消炎藥吃的種類越多越好。抱著“強強聯合”的想法,一口氣同時服用兩種甚至更多種類消炎藥的人不在少數。這裡有三個問題,一是,很可能你吃的些藥,其實都是一個類別的,比如紅黴素和克拉黴素都是大環內脂類的,它們所產生的作用幾乎是一樣的,並且效果並不會疊加;二是這些藥中的某一類與另一類是有相互抑制的作用,通俗的說就是作用相互抵消;三是某幾種藥如果同時服用,很可能會產生一些毒副作用。無論是何種情況,對於治癒病情都是沒有任何益處的。所以只需要對症使用一種消炎藥就可以了。
消炎藥越貴越見效。藥價無非是靠包裝盒廣告打出來的,買藥的時候要看它的藥品名,而不是商品名,像某些所謂的大品牌的實際成分和幾塊錢簡易包裝的是一樣的,效果自然也沒有太多的區別。
消炎藥越新越靠譜。醫學總是在不斷髮展,每年國內外都會研製出一批新的藥物,可能藥效確實要強,針對的細菌種類也越多,但是不要忘記,正因為它新,所以有很多不良反應可能根本還沒有體現出來就已經投入市場了。而較老一些的消炎藥比較經過了數十年的臨床觀察和使用,安全性肯定比新葯來得高。
非高階的消炎藥不吃。像是一代頭孢和三代頭孢同時讓人選擇,估計80%都會選三代因為它比一代要高階。對於一個從來沒有吃過消炎藥的人來說,初次用藥還是應該先給予較低階的藥物。只有這樣,當一段時間後體內細菌對該消炎藥產生耐藥性,也就是藥物不起作用的時候,再換成略高一級的藥物,以此類推。如果一開始就使用最高階的藥物,那麼當細菌對其產生耐藥性的時候,我們又該選擇什麼藥物了呢?
輸液比吃藥要更有效。這個觀點沒有大的錯誤,但是如果輸液,就等於是對血管造成了一次傷害,而血管要修復需要很長的時間。因此能口服用藥就不要要求輸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