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婦科病適合膏方調治?

  根據女性自身的生理特點,可以將其概括為“經、孕、產、乳”,病理狀態下即為月經病、帶下病、妊娠病、產後病及其他雜病。婦科膏方有自己的獨特性,且婦科疾病複雜多變,使用膏方之前需要醫生詳細觀察病情,明確診斷,綜合各方情況之後,對症下藥,才能有效。但不得不承認,膏方在月經病、帶下病、產後病、盆腔炎、更年期綜合徵等方面確實有奇效。

月經病

  女性月經不調多因機體氣血不足,氣機紊亂導致。腎為先天之本,“經水出諸腎”,月經的產生和調節以腎為主導,調經亦以補腎為重要治法。補腎以填補精血、補益腎氣為主,使陰生陽長,陰平陽祕,精血俱旺。因此,月經病在處膏方時要安五臟,調補氣血,氣機順暢,血海才能按時滿溢,月經才會正常。熟地、杞子、桑椹子、金櫻子、制黃精等中藥對滋補肝腎有很好的效果;香附、川楝子等常用於理氣解鬱;山藥、扁豆、炒谷麥芽、白朮等則起到補益脾氣的作用。

帶下病

  帶下病即白帶異常,女性帶下病者,多因脾腎虧虛,帶脈失約,溼熱之邪下注所致。性生活過度、飲酒過多等導致亢奮,氣血就會暗耗,氣血不足不能化經水,就容易產生帶下病,如果再遇上脾胃不和、肝氣鬱結、溼熱侵襲,帶下病就會愈加嚴重。這個時候運用膏方,需要大補脾胃之氣,佐以疏肝之品,脾氣健則溼氣消,白帶分泌不正常的毛病就可治癒。膏方中常用的中藥如蒲公英、紅藤、丹皮、黃柏可清熱化溼,椿根皮、芡實、蓮鬚、金櫻子可固澀止帶,覆盆子、石楠葉、桑寄生、川斷可以溫補腎陽,杞子、女貞子、桑椹子可以滋補腎陰。

妊娠病

  在妊娠病中,膏方尤其擅長治療滑胎,也就是習慣性流產。腎藏精而為氣血之始,是生殖之根;脾主健運而為氣血生化之源,為後天之本。習慣性流產主要是由於內外因素導致人體氣血虧虛,腎氣不固,內熱傷胎,治療需以補虛論治,以腎為核心。其治療的步驟,強調孕前的預防性治療和懷孕後辨證論治相結合。中藥如八珍湯氣血雙補;杞子、菟絲子、五味子、覆盆子等填精、補髓、益腎,尤能調經種子。總之,在補腎為治療原則的基礎上,根據孕婦的體質,或溫腎健脾,或疏調氣血,對滑胎的保胎防漏有很好的效果。

產後病

  婦女產後,氣血損耗,又要哺乳,更加消耗氣血。產後運用膏方調理是很適合的。但是產後膏方調理不能一味補虛,必須要根據病症自身特點,辨證論治。膏方選藥時必須顧護氣血。遵從開鬱勿過於耗散,消導必兼扶脾,祛寒勿過於溫燥,清熱勿過於苦寒的原則。同時謹記產後三禁:禁峻下、禁通利小便、禁大汗。藥多選生地、女貞子、當歸、白芍、龍眼肉、首烏等滋養陰血;太子參、白朮、茯苓等健脾和胃;當歸、川芎、桃仁、紅花等活血化瘀。

盆腔炎

  盆腔炎症多由溼熱實證引起,屬於慢性疾病,需要慢慢調養。對於慢性盆腔炎,膏方有一定的療效,治療時以參芪等益氣,輔以川楝子、陳皮、延胡索等調氣,紅藤、蒲公英、地丁草祛其邪,巴戟天、仙靈脾、桑寄生等補腎,茯苓、白朮、米仁等利溼,黃柏、丹皮、澤瀉等清熱,扶正祛邪,氣血同補,病邪自去,肝腎充足,則可痊癒。

更年期綜合徵

更年期綜合徵患者多為肝腎陰虛,陰陽失衡所致,用膏方滋補,平調陰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更年期綜合徵是女性絕經前後因卵巢功能衰退而出現的一組症候群,主要以潮熱汗出、失眠健忘、煩躁易怒等為主要表現。治療上偏陰虛者宜補益肝腎,偏陽虛者應補其腎陽,方藥如山茱萸、熟地、杞子、女貞子、龜甲等益腎填精;巴戟天、仙靈脾、鹿角偏溫腎助陽;心腎不交者予黃芩、山梔瀉火,白芍、阿膠交通心腎。合理用藥,才能達到平衡陰陽之功,幫助患者安度圍絕經期。

辨證制膏 治養結合

需要提醒的是,膏方雖然可以調治許多婦科慢性疾病,效果明顯,但是要注意服用方法,經期、感冒、腹瀉、食慾不振時都不宜服用。此外,膏方需要長期服用,進補需平和而不能太補,藥味劑量要適度,恰如其分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好的膏方一定是由醫生根據病人自身情況配製。這樣的膏方非常考驗醫生的“內功”,醫生需要詳細瞭解處方物件的病史以及體質特徵,再全面綜合分析,才能開出就診者專用的個性化處方,達到祛病養生的目的。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