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是擔心自己考不好,一看到模擬題,腦子就一片空白。”近日,苦惱的高三學生小慧(化名)在父母陪同下找到了心理醫生訴說無奈,成績向來都在班裡排前五名的她,不知怎麼回事,在最近半個多月一反常態,複習效率明顯降低。
工具/原料
面對高考,不僅僅是考生容易出現心理問題,一些家長也照樣“敗下陣來”,市民楚女士已是二次去找心理醫生了,她坦言自己比孩子還緊張,壓力大,睡不著,老是擔心孩子在考試時會出現塗錯答題卡、忘帶准考證等問題,滿腦子都是高考的事。
步驟/方法
進入5月份,距離高考的日子越來越近,每一位家長和考生都繃緊了弦,由於壓力過大,有些甚至患上了焦慮症。記者最近從市內幾家大型醫院的心理科瞭解到,5月份以來,來求助的多數是高考考生和考生家長,每天打電話諮詢或登門治療的比往常增加了好幾倍。為此,記者就如何更好地調適考前心態,緩解高考焦慮症,採訪了區人民醫院心理康復中心的主任醫師趙瑋琳以及部分高中心理諮詢室的老師。
考生篇:相信自己學會減壓
症狀:
如今,高三學生揹負著來自多方的壓力:社會評價的壓力、老師教育的壓力、家長期望值較高的壓力以及自我施加的壓力。不少學生都出現了考試焦慮症,出現心慌、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煩躁等症狀。兩部分學生是高發人群:平時成績較優秀的學生和成績中等偏下的學生,前者擔心考不上好大學,後者擔心考不上大學。
心理專家處方:
首先,要正確認識焦慮。焦慮是過分注重個人所做事情的後果而產生的緊張、擔憂的心理反應。對於高考來說,適度焦慮能激發內在的學習動機。要學會承認自身壓力的存在,明白有壓力是正常的,要變壓力為動力,促進成績的提高。
其次,要調整對高考的態度。高考,從目前國內的升學制度來說,是必經的。要學會接受它,並持積極的心態。但高考不是絕對的,高考是對自己知識和能力的檢驗,是一次重要的人生機遇,但不是命運的大決戰,也不是人生的終點。要認識到高考不可能人人都成功,要找準自己的社會位置。正確的態度應是少想成與敗,不問收穫,但問耕耘,以沉靜和冷靜的心態,接受考試。
第三,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十幾年寒窗苦讀的知識積澱,已在體內埋下了一顆成功的種子。高考試題所涉及的內容全部是自己學過的內容,高考各種題型平日都多次練過。只要充滿自信,使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得到充分發揮,仔細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許多問題會迎刃而解。
最後,要學會減壓的一些具體方法:
呼吸調整法。閉上眼睛,將意念集中在呼吸上,用鼻子用力吸氣,吸到飽滿時,再將氣體通過鼻腔撥出。反覆幾次,可以達到放鬆的效果。壓力大時可做呼吸練習減緩壓力,學習累了,也可做呼吸練習放鬆放鬆。
肌肉緊張放鬆。閉上眼睛,選擇手臂或其他任何一處肌肉,先讓該處肌肉慢慢緊張,緊張到極限,突然放鬆,然後再緊張,放鬆,如此反覆幾次,同時配合呼吸。這樣可以讓全身放鬆下來。
想象放鬆。閉上眼睛,讓自己的思維進入想象。想象自己進入高考考場,開始考試,體會到那種真正進入考場的緊張狀態,然後用呼吸放鬆法或是其他方法放鬆下來。多想象放鬆幾次,模擬體驗緊張和放鬆,真正進入考場時,能較快地適應考場氣氛,放鬆下來。
注意力轉移。學習較長時間後,可做些運動、聽音樂、散步等與學習無關的事情,轉移注意力,使緊張的神經有鬆弛的機會。
注意安排好日常有規律的生活秩序。將複習、鍛鍊、休息、營養、睡眠五個方面科學地結合起來,統一安排。要儘可能做到作息定時,保證充分的睡眠,並適當進行一些娛樂活動,如看電影、電視,聽音樂,唱歌跳舞等。
家長篇:保持常規扮好助手
症狀:
心理專家列出了家長患上高考焦慮症的8個典型表現,包括:短期內體重下降;對孩子身體狀況過分擔憂;經常會下意識地提醒孩子不要有壓力;睡眠質量下降;工作質量下降;除了高考,對其他事情的關注度下降;疏於照顧家庭其他成員;常藉故對其他家庭成員發脾氣。
注意事項
心理專家處方:
家長最主要的就是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家長的心態和情緒對考生影響很大,家長的情緒波及孩子,孩子的緊張又反過來影響家長,互相“傳染”,製造緊張氣氛。要給孩子減壓,首先家長要減壓,讓彼此都帶著平常心面對考試,家長應以平常心去對待高考,考試前夕及考試期間,家長和孩子最好保持常規的生活方式,比如家長該上班還是去上班。此外,家長應學會自我排遣,試著放鬆心情,利用空餘時間陪孩子一起聽聽音樂、散散步、打打球、看看電視,分散一下注意力,保持情緒的穩定,創造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
另外,專家建議家長採用“三步心理治療法”,家長首先要接受“孩子學習的狀態和習慣不是一時就能扭轉過來的”這個現實,以對自己的心理進行恰當的除錯;其次家長可以扮演孩子的“高考助手”,幫忙蒐集資訊和資料,在與孩子的互動中創造一個舒適的複習環境,而不應該過多地嘮叨和囉嗦。最後,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交流,激發孩子樹立信心,努力爭取考出最高的水平和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