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驗證擬定施工裝置的適應性、生產效率、槽孔劃分方案的可行性、泥漿護壁效果、混凝土施工效能、接頭管工藝的可行性等有關施工引數,為土石壩施工標混凝土防滲牆正式施工進行技術儲備,經申報監理人批准後,在混凝土防滲牆中心線部位進行現場生產性試驗。主要試驗內容如下:
⑴造孔的有效性;⑵泥漿配合比試驗及護壁效果分析;⑶混凝土配合比試驗(洩洪閘土建及金屬結構和機電裝置安裝標提供合格的成品混凝土及相應的合格證明材料);⑷成槽;⑸澆築;⑹接頭管起拔。試驗結果將報送監理人及業主,如試驗中發現擬定施工裝置、引數與實際情況有出入,則在申報監理人同意的的情況下進行適當調整,確保混凝土防滲牆正式開工以後施工能優質、高效地進行。
方法/步驟
防滲牆施工平臺採用土方填築,平臺上鋪設一層砂礫料,作為抓鬥等大型裝置行駛的路面。施工平臺下游側設定排漿溝。抓鬥抓出的棄渣在施工平臺暫時堆放後裝車運至指定地點。
泥漿在防滲牆施工中的作用主要是支承孔壁,穩定地層,懸浮、攜帶廢渣。
施工過程中,在槽孔內注滿泥漿,並使泥漿液麵高於地下水位,加上泥漿比重較大,可以保證槽內的泥漿壓力高於地下水壓力,使泥漿滲入槽壁土體中,其中較細的顆粒進入空隙中,較粗的顆粒附著在孔壁上,形成“泥皮”。隨著泥皮厚度的增加,對水的流動阻力也會增加,最終達到了平衡,水不再進入地層,泥漿與土體被泥皮隔開。泥漿所產生的側壓力通過泥皮作用在孔壁上,保證孔壁的穩定。
牆體材料為塑性混凝土,由洩洪閘土建及金屬結構和機電裝置安裝標段拌和站提供,其原材料和配合比應符合招標檔案及規範的相關規定。
防滲牆採用直升式導管法進行砼澆築,導管內徑為209mm,導管下設嚴格按照規範要求進行,導管間距不大於3.5m,一期槽端的導管中心距接頭管壁面的距離為1.0~1.5m,二期槽端的導管距孔端1.0m,當槽底部的高差大於250mm時,導管應佈置在其控制範圍的最低處。
澆築時導管埋入砼深度應不小於1.0m,不大於6.0m ;保持槽孔內砼面均勻上升,上升速度不小於2m/h ,每30min測定一次砼面的深度,保證砼面高差控制在0.5 m範圍內;澆築砼時,孔口設蓋板,以防雜物掉入槽孔內。
根據1以往防滲牆施工經驗和工程的實際情況本工程防滲牆接頭擬採用“接頭管法”,在實施Ⅰ、Ⅱ期槽段連線時用下設接頭管。這種方法優點在施工方便,無需增加其它裝置,並能節約混凝土。該方法增大了Ⅰ、Ⅱ期砼的接觸面積,使牆段接頭較好,並能加快施工進度,減少砼損耗。
在成牆28d後,在試驗段的牆體上鑽檢查孔,進行芯樣檢查,對檢查孔進行注水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