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恩•米倫坎普是美國著名的基金經理,其從1968年開始涉足股市投資,是米倫坎普基金的創始人和經理,同時也是《財富引路人》一書的作者。對於普通的非專業投資者的投資理財理念,米倫坎普提出過一些看法和告誡,這十條值得細看:
方法/步驟
通貨膨脹不等於價格上漲!
人們往往把通貨膨脹看作是價格上漲,其實不對,它是貨幣價值的下降。當政府印製貨幣,憑空創造貨幣和信貸時,通脹就會發生。如果創造過多的貨幣,它就變得像紙一樣幾乎毫無價值。以美元為例,以前稱為美金,因為美元長期與黃金掛鉤。但美元自誕生以來,含金量就一直下跌:1792年,一美元約等於1.6克黃金。1934年,一美元含金量貶值到0.89克。到如今,是每克黃金36.44美元。美元與黃金之比從1:1.6到36:1,相對於黃金,美元貶值了59.2倍。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免費午餐”背後往往都意味著更昂貴的代價。在股市,小道訊息很多,很吸引人,而且關鍵它是“內部訊息”,是一種“免費的午餐”,能夠快速賺錢。但事實上,往往能快速虧錢。對“散戶”來說,所謂的內幕,其實更是利多訊息的兌現。在網上,各種一夜暴富的神話吸引著你,如果你信了,那麼恭喜你,成功被騙。
政府的免費福利仍由納稅人承擔。政府民眾發福利,很多人覺得是好事,而這來源於財政收入,而財政收入來自於納稅人。
批評凡事走捷徑的人。毋庸置疑,走捷徑是人類的本性之一。但是投資走捷徑、隨大流,最後的結果不一定行。典型的就是金融危機爆發前,投資者幾乎都形成了大流,因此很多人走捷徑,卻都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場危機。
如果價格太高,好產品也可能是壞交易。如果購置的產品價格太高,儘管本身是好的產品,但卻可能是一筆壞的交易。一分價錢一分貨,你給的價格應該與產品價值相符。
投資缺乏長期的耐心。資產的估值價格太高時,請耐心等待。很多失敗的投資就是缺乏耐心等待,過早投資,成為高位的接棒者。
投資並不是一成不變。有時要買股票,有時要買債券,有時也需要耐心地拿著現金。如果某個特點的產業或者某種證券在投資者中變得很受歡迎,這種流行往往被證明是短暫的。而且一旦虧損,可能很多年都沒有收益。所以,不要期待流行趨勢把你引導向最好的投資機會。投資者惟一能做的就是耐心等待,這是 “不厭倦等待的等待”的藝術。
對收藏要慎重。收藏的故事通常很精彩,但當每個人都知道某東西是可收藏時,遊戲就已經結束了。
不好的產品永遠是不好的買賣。不要買那些服務記錄不佳的車和家電。迷惑住雙眼的往往不是產品,而是背後的“便宜價格”。
如果只因便宜,50元買回一件衣服,卻因不喜歡而一次也沒穿,這與扔掉50元沒區別。
不要買入看著像是資產的負債。有時可能買下了很像是資產的負債。
資產和負債的區別是什麼?能夠帶來更多收入的是資產;回報不能超過成本,都會變成負債。比如20萬元的汽車,在其存續壽命10年中,每週5個工作日上下班都開,每週使用10次,每次相對汽車價格的使用成本為38.4元/次,而如果每週僅開一次,每次使用成本為384元。這意味著,如果不是生活必需品,這輛汽車不僅是昂貴的奢侈品,還是負債。養護這輛汽車的各種成本,包括汽油費、保險費、維修費、停車費、年檢費用等,在未來的花費往往超過買車的2-3倍。
收入不等於財富。不要混淆收入與財富,收入會隨著解僱或利率變化而結束。而財富是你擁有的錢。直白的說,如果每月花費5000元,有60萬的存款,那麼擁有的財富是10年。財富用時間衡量,不是用錢數。最終的問題不在於掙了多少,而在於能有多少和這些錢能為你工作多久。對投資理財的人而言,收入可能會因工作的變化戛然終止,而通過正確的方法,能讓財富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值。財富增值的一個利器是複利增值,這能讓財富在一段時間後增加到令人吃驚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