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0年開始,自己出國看病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難,現在經濟全球化,醫療也差不多是全球化,如何自己想出國看病的話,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籌備好了資料,就可以前往國外看病。如果感覺迷茫,可以選擇正規的出國診療服務機構諸如醫療萊蒙醫療進行諮詢,避免出現受騙情況
方法/步驟
患者和陪同人員的護照都需要準備,身份證、戶口本以及辦理護照費用到公安局進行辦理即可,後期的步驟會有專門負責人員進行溝通,護照的辦理才是出國治療的首要條件。
患者的病歷資料準備越詳細越好,而且要翻譯成本國的語言,能夠讓醫生準確的分析曾經的治療方式。包括住院期間所有檢測報告以及門診病例,X片、CT、骨掃描等,到國外之後,按照當地的方式來撰寫病例,便於後期醫生進行治療以及有效溝通。
醫生的選擇出國診療最重要的就是要減少患者的痛苦,找到適合的治療方式,所以在選擇醫生上要擦亮眼睛。這需要陪同人員提前根據患者的病情以及治療方案、具體的年齡等,上網搜尋國外治療疾病的專業醫院、醫生,在能夠和醫生取得聯絡的情況下,最好要親自和醫生進行溝通,瞭解清楚治療方式以及後期需要的治療時間、費用。
預約醫生經過仔細的判斷之後,確定後期的醫生,然後進行預約。預約成功之後,會收到醫院發來的費用估計函和預約確認信。費用估計是專家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以及身體素質、後期的治療方案推算的,一定要提前有心理準備。對於出國看病的患者來說,前期一般會支付預付款,預付款的具體金額和國家、病情有關,數目不定。後期會收到邀請函,拿著邀請函和國內一生的推薦證明到該國的駐華大使館辦理醫療簽證,提前要求院方給予具體的治療方案,避免耽誤時間,後期即可進行治療。
療效獲取和評價對於患者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後期的治療效果,陪同人員可以隨時和國內專家保持聯絡,溝通治療方案以及患者的後期恢復效果,這樣對於國內的治療方案也能夠有很大的改善。
翻譯如果對於國外的語言不是十分精通,找翻譯是簡潔有效的,並且能幫助患者更好就診,翻譯的選擇可以在醫院選擇,歐美的醫院一般都會有診療醫學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