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出於口,而口則有脣,闔之可以防禍也!
何謂言語?
言語是人們通過語言進行交流、溝通的過程。而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們進行溝通交流的各種表達符號。人們藉助語言保存和傳遞人類文明的成果。
常人的言語
1、人們談話/考慮問題總是不自覺地以個人為中心,這是常人潛意識思維,說自己的時候往往言過其實,炫耀,吹牛。
(定義PS:言己:言過其實是吹牛,言如其實是炫耀,言不過實是謙虛,不言是城府)
2、談論別人的時候往往卻充滿貶低,不屑。
(言他:言太過其實是諷刺,言過其實是吹捧,言如其實是誇耀,言不過實是貶低)
因此:言己,要言不過實或不言;言他,要言過其實或言如其實;
應該的言語
生活中的言談應遵守的原則是:
1、寧默毋躁;
十句話有九次都說得很正確,未必有人稱讚你,但是如果有一句話沒說對,那麼就會受到眾多的指責,所以寧可保持沉默也不浮躁多言。
喜歡標榜自己有節義的人,必然會因為節義受到他人的毀謗;標榜道德學問的人,常會因為道德學問遭到他人的指責。所以一個有德行的君子,不去爭美名,只要做到靜口就號。
2、慎言;
禍從口出;
隔牆有耳,說(行)者無心,聽者有意,所以言行要謹慎;
慎承諾,承諾的事情就一定要盡全力做到,這樣可以‘立信’;
一般要講實話,給人可靠、可信賴的感覺;
3、言他長己短;
名言警句
不爭不辯,不爭是大度,不辯是大智;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智者不辯自知,愚者即辯不知;
最後的話
禍最大的根源便是口,所以我們要養成靜口,慎言,言他長己短的好習慣,這樣我們的人際關係自然會融洽,最起碼不會招致禍端!
謝謝您的寶貴時間,希望小編的一點點感悟能夠幫助到您!
如果有更好、更多的看法、想法,希望一起交流、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