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解除患者尿儲留:搶救危重患者,便於準確觀察尿量、比重;會陰部手術或創傷,保持局部清潔乾燥,手術中及術後不能排尿和留取無菌尿培養標本。
工具/原料
治療車、一次性導尿包、膠布、洗手液、尿布、備用導尿管
方法/步驟
儀著裝,表整齊,操作者洗手、戴口罩
查對醫囑,檢查物品有效期
請二人查對、推用物到床旁
查對、評估:查對床頭卡、呼喚患者姓名,評估患者病情,瞭解患者膀胱充盈度及局部皮膚情況,解釋導尿目的、注意事項,取得患者的配合。囑患者清潔外陰(如患者不能自理者,幫助患者清潔)。
關閉門窗、拉上隔簾
體位:仰臥、屈膝、外展
脫去患者左側褲腿(脫去患者左側褲腿,將脫下的褲腿蓋在右腿)
將棉被蓋左腿及胸腹部,取一次性尿布墊於患者臀下
仰臥位屈膝(兩腿略外展,暴露外陰),墊巾放於患者兩腿之間,在治療車上打開導尿包,左手戴手套,取出清潔包,打開外包裝鋪平,內裝有彎盤1個,鑷子1把,安爾碘消毒棉球1包右手撕開消毒棉球包取棉球,右手持鑷子取出棉球10個(應多備1-2個)放於彎盤右側端,紗布放於彎盤右側外面包裝紙上。
操作者站在患者的右側,右手將清潔包放於患者兩腿之間清洗消毒。
女患者消毒外陰:(1)右手持一次性鑷子夾棉球從大陰脣上方,消毒至陰阜,大陰脣起消毒至大腿內側1/3處,順序是陰阜、左、右大陰脣 。(xx,我現在要給您消毒皮膚啦,可能您會覺得偶點涼)。(2)戴手套的左手分開並固定大陰脣,消毒尿道口及左右小陰脣,即中、左、右,重複2遍。(3)消毒尿道口,最後一個棉球從尿道外口消毒至肛門部。
男患者外陰消毒:(1)右手持血管鉗夾棉球從陰莖根部,消毒至小腹部,再夾取一棉球按中左右的順序消毒陰莖背面(中、左、右)、左右消毒至腹股溝處。(2)左手用紗布包裹陰莖並提起,將包皮向後推至冠狀溝,暴露尿道外尿道口並固定;右手用持物鉗夾取消毒棉球自尿道外口螺旋旋向上消毒至冠狀溝,重複2遍.(3)消毒陰莖腹側及陰囊(提起陰莖,用消毒棉球自陰莖的腹側消毒陰囊處,即中、左、右,注:左右要從消毒陰囊至腹股溝)用持物鉗夾取紗布墊於陰莖與陰囊之間。
用後物品放彎盤內,脫下手套和物品仍於醫用垃圾。
在治療車上打開導尿包,並戴上無菌手套。
取出消毒棉球放於彎盤一側。
檢查氣囊是否漏氣:用lOml注射器注入導尿管氣囊內10ml水(注:注水極限有標明)請患者觀看,告之患者氣囊完好,取尿袋於導尿管銜接。
撕開石蠟油包一小角,將導尿管盤於左手,緩緩插入包內,男患者潤滑26-30釐米,女患者潤滑10-12釐米。
兩手拇指和示指捏住洞巾的兩角,向外翻轉,起到保護手套的作用。
雙手將無菌包豎鋪在患者兩腿之間。
鋪孔巾:雙手捏住洞巾的上角向內反捲,注意洞巾對準導尿部位並與無菌包內區域重疊。
女患者:消毒尿道外口,左手拇、示指分開並固定小陰脣暴露尿道外口,右手持持物鉗夾取棉球對準尿道口消毒:中、左、右、中。插入導尿管,右手持導尿管前端,將導尿管輕輕插入尿道10-300px。
男患者:消毒會陰,左手用紗布包裹陰莖並提起,將包皮向後推至冠狀溝,暴露尿道外尿道口並固定;右手用持物鉗夾取消毒棉球自尿道外口螺旋旋向上消毒至冠狀溝,重複2遍。插入導尿管,左手提起陰莖使其與腹壁成600,右手將導尿管輕輕插入尿道26~750px,見尿後在進3-4 cm左手扶持導尿管。
向氣囊內注入生理鹽水,取已抽好的生理鹽水的注射器,由氣囊管道開口端注入生理鹽水5~lOml有一定阻力為宜,輕輕抽動導尿管,觀察是否固定牢固並抽出插入過長的尿管。必要時留取尿標本,分離尿管與尿袋,從導尿管尾端留取。
撤出洞巾,把洞巾撕開,取出貯尿袋。
必要時,膠布固定導尿管水囊端根部。
粘貼標識:註明插管日期時間。
固定貯尿袋,通過大腿下方用安全別針固定在床沿上
將用物,手套,一次性尿布仍於醫用垃圾內。
給患者整理床單位,交代注意事項(xx您的尿管我已經給您插好了,您現在可能會有些不適,這是操作後的正常反映。您在翻身時請注意尿管,如果您還有什麼不舒服,請您按床頭的呼叫器。我也會隨時來看您的,那您好好休息。)
洗手,再次查對(床頭卡,醫囑單)打勾,簽字。
打開門窗,拉開隔簾,操作完畢。
回治療室,整理用物,垃圾分類處理,洗手,操作完畢
記錄護理記錄:記錄插管時間,尿液顏色,性質,量,以及患者的反應。
注意事項
1. 操作用物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消毒滅菌制度,嚴防醫源性感染。
2.導尿管要充分潤滑,如男患者導尿插管困難時,可以從尿道口注入石蠟油5-10毫升,或注入麻醉潤滑劑。
3.男性導尿時將陰莖提起與腹壁呈60度角,使恥骨彎曲消失,利於插管。導尿至三個狹窄時,如插管略有阻力,可稍停片刻,囑患者深呼吸再緩緩插入導尿管,切勿用力過快過猛而損傷尿道黏膜。
4.導尿時如誤插入陰道,應更換導尿管重新插入。
5.操作必須輕柔,以防損傷尿道黏膜。
6.膀胱過度膨脹且極度虛弱的患者,第一次導尿不得超過1000毫升,以免引起膀胱黏膜急劇充血,發生血尿,或腹內壓急劇下降至血壓下降而導致虛脫。
7.在整個的操作過程中,要關心和體貼患者,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恰當的語言與患者交流,指導患者配合完成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