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下奶/催奶方法(本人摸索出並驗證有效)?

Tags: 乳房, 奶水, 下奶,

前言:

雖然我的方法非常簡單,但是簡介卻很長,裡面提到的背景信息可能會很多,但是我認為有必要寫出來,因為有句俗語“萬變不離其宗”,很多表面現象背後都有根本的原因,瞭解了各種以不同形態表現出來的表面現象,就更容易理解背後的真理。

可以說,在如何催奶的問題上,我自認為自己找到了真理或者接近於真理。因此,我非常非常非常希望我這個經驗能夠被產後的新媽媽們、學中醫者、醫院乳腺科醫生、醫院婦產科產房負責人等人看到並且去實踐、去研究、在我的發現基礎進一步豐富完善。

背景:

本人2013年6月生下男寶寶。產後奶水不足,每天一半奶粉一半母乳,因此,嘗試了N種下奶催奶方法。下面把我的經歷列在下面以便大家理解:

1、產後20天到專業的婦幼保健院乳腺科做按摩,吃醫生開的藥(醫生說是氣血不足導致,所以開了補氣血下奶的藥),3天的按摩加吃藥,並且有一次醫生還給我背部做了拔罐,拔罐後罐印很深,且右背與乳房平行的位置的兩2、個罐印之間有一條線連起來了,但左背沒有(這條請記住,與我說的方法有關),但是催奶效果十分微小;

2、後來聽我們小區的一個媽媽說,她的月嫂每天用熱毛巾給她做撫摩,就是用熱毛巾從脊背肩胛骨下發於乳頭平行的地方往乳頭方向按摩,後來奶水也多了。我嘗試了,第一天似乎有點效果,但後來就沒效了;

3、飲食調節,喝湯,吃豬蹄,可以說從產後我吃豬蹄就從來沒有催過奶,唯一的一次,還是因為放了紅皮花生,後來我才知道不是豬蹄的功效,而是紅皮花生的功效。吃黃花菜,前幾次還有效,後來就沒效了。又吃鯉魚豆腐湯、山藥燉雞湯,都是一開始吃有效,後來無效。

4(重點)、大概在產後50天左右,突然下了幾天雨,入秋後的雨天特別寒冷,而就在這幾天,我的奶水變得特別少,可以說是明顯的減少,而且我的腳底板感覺很冷很冷,冷到我無法入睡。突然我想起月子裡去中草藥市場買的月子裡拿來給產婦洗頭洗澡的去風溼的草藥,因此,讓老公在晚上幫我熬了一大盆,拿來泡腳。泡的時候,我渾身出大汗,整套衣服、頭髮都溼透了,但我感覺全身很舒服,泡腳後立即上床睡覺。接下來,到半夜,意想不到的效果出現了,當晚,我的右邊乳房的奶水明顯增加,出現了寶寶以前吃奶從來都沒有出現過的咕嚕咕嚕聲,左邊乳房也有增加,但是沒有右邊乳房明顯。同時,還有兩個現象很明顯:(1)我一生下寶寶,我的左腳大拇指就化膿了,這個膿一直不見好轉,有時還流血,一碰就痛,但是泡過風溼藥後的第二天,那個膿就開始消了,沒過兩天就好了。後來聽說膿腫是與溼氣有關;(2)我的左手掌根處在月子裡突然長出了很多水泡,而且破了又繼續長,一直不好。泡過風溼藥後,那些水泡都不見了。後來,我婆婆告訴我,水泡是溼氣(再後來我在一個關於拔罐的宣傳畫上也看到,溼氣重的人拔罐的地方會冒水)。後來我又接連泡了兩個晚上。那段時間,有時我餵奶時,可以明顯感覺到從腳底板處有一股熱流或是熱氣的東西,從腳踝後的那根筋那裡經過膝蓋以及大腿在流動(上半身感覺不到,只能在腳上感覺到,非常明顯),而且是喂左邊乳房就是左腳有暖流在流,喂右邊乳房就是右腳有暖流,但右邊明顯。十分神奇。

從那開始,我的奶粉添加次數就從原來的一天至少4次減少為一天1或2次(本人乳房先天條件很不好,懷孕前就像一個荷包蛋一樣,而且誇張點是鵪鶉蛋的荷包蛋,懷孕後也只增大了一點點,因此,很難實現純母乳。雖然並非完全母乳,但是我在寶寶1歲2個月才給他斷奶,而很多母乳足的媽媽還不到一歲就沒奶了)。我得出一個結論:奶水的多少與體內的溼氣有關係。

但是,為什麼右邊乳房奶水明顯增加,而左邊乳房卻不是呢?其實,懷孕前我的左邊乳房比右邊乳房發育得更好一些。聯想到我的左腳產後化膿一直不好,泡過腳後立即就好,我的左手產後也長出一堆的水泡,泡過腳後全部消失,我立即想到,我的左邊溼氣比右邊重(這也就是為什麼產後20天在醫院拔罐時,右邊有經脈相連,而左邊沒有的原因。因為溼氣重,導致經脈無法有效連通,因此,奶水的通路就不暢通,無法下到乳房)。那為什麼我的左邊身體溼氣重呢?我又聯想到產後在醫院待的那三天,我住的那個病房空調好像有問題,特別冷,而產後打消炎針、縮宮藥(具體是什麼我也不清楚,反正是醫生打的),都是在左手打的,左手一直露在被子外面,而產後體虛,導致寒溼之氣一下子就入侵了。直到現在,我的左手手腕在大拇指指根下方那個骨節旁的打針處,還可以隱隱約約看到針眼痕跡,而且打針處的軟組織好像收到損傷,大拇指有時會無法用力。所以,我在想,為什麼古人很少缺奶,而現在缺奶的媽媽越來越多,除了由於沒有純母乳的決心外,可能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現在分娩一般是在醫院,而醫院的產房、病房都是一直開空調的,導致產婦特別容易在產後遭受寒溼之氣的入侵,從而導致氣血運行不暢(也就是說不是氣血不足,而是氣血運行不暢通),奶水不足。

又過了一段時間,我的左手臂上出現了一片小紅點,上網一查,說是溼疹(看來我的左邊身體溼氣真的是很重,即使用去風溼的藥也很難去掉),而且我的左邊乳房奶水又開始少了。我突然聯想到,洗澡搓身體的時候,左邊手臂用指甲一刮,立即會出現一道道的紅色的痕跡,並且可以看到細小的紅點,與小時候刮痧後的紅點很類似,而右邊手臂卻沒有這種情況。因此,我又在想,為什麼刮痧治療感冒很有效(我曾經重感冒,渾身發抖,後來我媽媽給我刮痧治好了)?是不是因為刮痧使毛孔打開,讓體內的寒溼之氣從體內冒出來呢?而且刮痧一般都是在幾個固定的位置刮(比如就是在背部),可能那幾個位置是我們的經絡經過的幾個關鍵位置(這只是我瞎琢磨,自認為有些道理)。於是,我就按照我媽媽以前的做法,那個小飯碗(就是我們吃飯的瓷碗),在碗沿蘸點山茶油(實在沒有,用花生油也可以)起潤滑作用,然後在脖子,胳膊等幾個可以刮痧的地方刮,沒想到,刮痧過後,我的溼疹就慢慢消失了,而且奶水也恢復了。

經過上述經歷,我就開始琢磨為什麼豬蹄、黃花菜、紅皮花生(一定要是紅皮花生,古代用的催奶三紅湯,紅糖紅花生紅豆粥就用的紅皮花生)、鯽魚、山藥、絲瓜、豌豆、紅豆、薏米、扁豆等會下奶?於是上網一查,結果發現,豬蹄是補氣血的,而黃花菜、花生、鯽魚、鯉魚、山藥、絲瓜、豌豆、紅豆、薏米、扁豆、冬瓜、山藥等等這些都有一個共同的功效:去溼。而且為什麼長輩讓我們懷孕時要多喝湯,這樣產後奶水多,可能是由於我們拿來燉湯的很多原料,比如冬瓜、絲瓜、鯽魚、鯉魚、山藥等等都有祛溼的功效(孕婦不能吃薏米)。而且聽醫生說,穿山甲下奶很快,效果很明顯,我查了一下,穿山甲的最主要的功效其實就是祛風除溼(它通經下奶、活血、消腫止痛等等功效其實都可以歸結為是它的祛風除溼功能)。於是,我可以肯定的得出一個結論:溼氣重會影響奶水的量。

上個月底,一個朋友產後奶水不足(據瞭解,她懷孕之前就有寒溼之氣重的表現),我把我的經驗轉達給她,她也讓老公去買了去風溼的藥泡腳,睡一覺後,擠出的奶水從以前的只有50毫升增加到100毫升,效果明顯。但是,由於她乳房有小葉增生,沒有按摩掉,所以堵奶了,得了乳腺炎,但去醫院按摩吃藥消除乳腺炎後,現在她的奶水很足。所以,在催奶前找專業醫生或催乳師按摩掉乳房中的小顆粒或硬塊,使乳腺管暢通,防止得乳腺炎。而我的另外一個朋友,她的先天乳房條件很好,但體內溼氣重,懷孕時甚至長了很嚴重的溼疹,產後也出現了奶水不足的情況,我在尋找下奶方法的同時她也在催奶,不過那時我只是模糊感覺到去溼會增加奶水,把我的一些想法告訴她了,但她沒有采納,因此,即使去醫院做了按摩催奶,奶水也沒有怎麼增加。

總之,我自認為已經找到了催奶、下奶的真理,同時也明白了,很多身體的不適都與溼氣有關,比如化膿、通經、慢性支氣管炎、關節炎等,甚至包括媽媽們聞之色變的“腦癱”。腦癱用西醫來治療,治癒的可能性非常小。而有些地方是用中醫去風溼的方法來治療腦癱的(中醫不是稱為腦癱,而是稱為痙病),像我老公他們家那裡就有一個老中醫擅長治痙病。

我作為一個曾經苦苦尋找下奶方法,但網上找到的大多是食補的方法效果不長久不明顯,一直覺得愧對寶寶的媽媽們,將我的經驗、發現發在上面,希望能夠給各位媽媽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各位準備懷孕或已經懷孕的媽媽能夠在產前就

如果有媽媽發現了更好的去溼氣方法,期望她能夠在我的方法上完善,讓每一個寶寶都喝上乾淨營養的純母乳。

工具/原料

去風溼的草藥(最好是拿來泡腳的,不要是煮水吃的,吃的可能會進入母乳,不知道會不會有影響),去風溼的藥好像不同的中草藥鋪有不同的要,我個人認為傳統方法裡月子裡拿來洗頭洗澡的艾草或乾薑應該也可以,聽說艾草去風溼的效果不錯,而且艾草還有保胎功效呢,對寶寶應該沒有什麼影響。不過,只要是可以拿來給產婦用的,應該都沒有影響。

刮痧工具(如瓷碗或刮痧板)、山茶油等(輔助用)

方法/步驟

首先,確認你奶水不足的原因,只有當你是因為體內溼氣重才導致的奶水不足時,此方法才會有效。確認原因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如果你吃豬蹄,一點也不下奶,那就極有可能是因為溼氣重。當然,有極少數人是由於乳房本身有問題,比如乳房的乳腺管等有問題,這個需要醫生來確診。

由於環境、飲食、工作壓力等原因,很多人溼氣都比較重,判斷方法網上很詳細,有一兩個症狀比較典型:比如比較容易睏倦,大便不易衝乾淨等。經過觀察、分析,我想現在大多數媽媽應該都是由於溼氣導致氣血在經絡上運行不暢通,並進而導致奶水不足。

如果摸到乳房有小顆粒或小硬塊,去婦幼保健院的乳腺科按摩或找專業的催乳師,把那些顆粒或硬塊按摩掉,這樣使乳腺管暢通,不會在奶水下來後堵住奶水。催乳師一定是要手法好的,聽說有些不專業的催乳師,按摩手法不對,會損傷乳腺管,導致更容易得乳腺炎。

乳腺管暢通後,拿去風溼的藥熬煮一大鍋水,煮久一些,這樣藥性強一些,然後要在很燙腳的時候泡(水燙時藥效更容易進入體內),可以多泡幾次。我的經驗時,晚上睡覺前泡,然後睡一覺,在睡覺時好像藥力更容易起作用(平常我們吃藥好像也是晚上睡覺藥力容易起作用)。

豬腳就別吃了,一是沒有效果價格還貴,二是脂肪多,寶寶容易拉肚子。多吃一些可以去溼氣的食物。我後來是常吃山藥燉雞湯或山藥燉排骨,好喝,去溼,補氣,所以我的腳底板也不感覺到冷了(之前我的腳底板在大夏天穿襪子睡覺都冷,當然也有我泡過腳有關)。

注意事項

可能會下奶較快,因此,如果媽媽乳房有一顆一顆的小顆粒(醫學上稱為小葉增生,現在女性一般晚婚晚育,加上環境因素,所以很多人都有點增生),強烈建議先去醫院乳腺科按摩掉那些顆粒使乳腺管暢通後再使用上述方法,否則容易堵奶,導致乳腺炎。乳腺炎比較痛苦,對媽媽寶寶都可能有影響。

拔罐。在春天建議不拔罐。為什麼呢?因為春天全身毛孔打開,而且天氣寒溼,拔罐本身就會讓毛孔進一步打開,而產婦產後虛弱,寒溼之氣很容易通過拔罐的地方入侵體內,形成寒溼體質,導致以後一著涼就感冒、咳嗽,特別怕冷,易患支氣管炎、關節炎等。如果非得拔罐,一定要特別注意拔罐之處的保暖,當晚不要洗澡(醫生可能會告訴你2小時內不要洗澡,我的建議是當天不要洗澡,因為我在寶寶8、9個月大的時候去拔過一次藥罐,想要去溼,上午拔,晚上洗澡,洗澡的時候雖然水溫不冷,可是我明顯感覺到背上涼嗖嗖的,感覺很冷,從那以後,我的背就經常感覺冷,尤其是當天氣變化的時候,背冷的同時,留鼻涕咳嗽,再後來我自己去買薑汁紅糖喝,現在好像好一些了,但還是容易感覺背冷,而在以前我從來沒有過這種感覺)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