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雞蛋爐糕---記憶中的家鄉美食(4個)?

在我的老家河北一帶,每逢春節前夕家家戶戶會製作一種很有特色的主食---爐糕,中間薄周遭厚,一面有金黃酥脆的嘎,做熟了對摺起來呈半圓形放置。做爐糕要使用專門的黑色的厚鐵鍋,這個鍋有蓋子,鍋體中間圓形鼓起,就像和尚的頭,底部有三條腿,搬起來很重。爐糕要使用小米麵、高粱面、玉米麵等雜糧,還要添加一些小麥麵粉以增加韌性。過去生活困難,爐糕鍋也不是家家都有的,沒有的人家會提前向別人借來用。

之所以家家戶戶做爐糕,是為了圖個好彩頭,糕—意味著年年高。串門的如果正趕上主人做爐糕,就會問一句:“發了嗎?發的好嗎?”,主人也會樂呵呵的回一句:“發了發了,發的好著呢”,發----意味著來年發大財。

這些年搬到了城市裡居住,也買不到爐糕鍋,很多年沒有做過、吃過爐糕了,媽媽有的時候還會念叨。這次買到了電的爐糕鍋,用起來更省事(過去可都是燒柴火,小孩子們有時會來幫忙燒火),我也可以做給爸爸媽媽吃了。雜糧做出的爐糕很有營養,對於我們常吃細糧的人來說是很好的健康食品。

如果你家裡沒有爐糕鍋,用平底鍋也可以做的,只是形狀稍有不同。

做爐糕要先把粉類加水、酵母或老面攪成稀糊狀,靜置發酵後,用大勺舀起一勺,淋在已經燒熱並且抹油的爐糕鍋中央,麵糊會自動向下流形成圓餅,蓋好蓋子小火煎烙,當聽到鍋內滋滋作響的時候,打開蓋子,用鏟子把爐糕對摺就可以放在簾子上或簸籮裡放置,剛出鍋的時候味道最美,一面軟,一面有些脆,吃到嘴裡香香甜甜的。每家會一次做很多爐糕,密封儲存起來能吃到正月十五,隨著時間的流失,爐糕也會變硬(就是我們說的老化),儲存的爐糕吃的時候只要放在蒸鍋裡重新蒸幾分鐘,會變得非常的柔軟,就連沒有牙的老人都可以吃,香味依然。

我做的爐糕稍稍有些改良,有添加了黃豆麵和白糖,吃起來更加的香。加糖也有缺點,就是上色有些深,但不影響食用。

主料:小米麵100克、小麥麵粉100克、玉米麵50克、黃豆麵30克

配料:雞蛋1個(約63克)、鮮酵母6克、白糖10克、水260克

製作:

1、 將所有主料和白糖放入容器中。

2、 鮮酵母用清水浸泡3分鐘攪拌至溶化。

3、 在粉類中打入雞蛋。

4、 加入酵母水。

5、 攪拌成均勻的麵糊。

6、 靜置發酵,至麵糊中充滿氣泡。

7、 爐糕鍋加電,鍋面熱後刷一層植物油。

8、 用勺舀起麵糊從爐糕鍋的中間倒入。

9、 直到麵糊鋪滿鍋面。

10、 蓋好鍋蓋。

11、 聽到爐糕鍋中有滋滋的聲音時,打開鍋蓋。

12、 翻面在烙1分鐘。

13、 取出烙好的爐糕對摺。

14、 依次把所有的爐糕都做好。

關鍵:

1、 麵糊一定要攪拌均勻無顆粒。

2、 加了糖的爐糕烙制時很容易上色,烙至時間要相對短一些。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