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之源漁梁古鎮之漁梁壩?

漁梁古鎮位於安徽歙縣城南,徽杭公路道旁,以前去黃山的必經之地,古鎮因練江中的水壩-漁梁壩而繁榮。漁梁是古時外出打拼的徽商們人生的旅程起點;幾十年後,他們依然選擇這裡作為人生的終點站。

徽商之源漁梁古鎮之漁梁壩

工具/原料

安徽旅遊

漁梁古鎮

方法/步驟

漁梁壩位於歙縣城南1公里處的練江中,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規模最大的古代攔河壩,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歷史了。它橫截練江,使壩上水勢平坦,壩下激流奔騰。壩南端依龍井山,北端接漁梁古鎮老街,目前依舊發揮著作用。

徽商之源漁梁古鎮之漁梁壩

在十多年前,去宏村的路上第一次經過漁梁壩,那時根本就沒有門票的說法,現在只要有點名氣的古鎮,都已經圈起來收費了,漁梁也不例外,票價30元。如果順道可以去看看,特地跑一次就不太值了。老街至今保存完好,是典型的徽派民居佈局,窄窄的青石板路往河邊側有許多叉口,拾級而下,便可下到漁梁壩。

徽商之源漁梁古鎮之漁梁壩

徽商之源漁梁古鎮之漁梁壩

古鎮的經營模式都差不多,這麼多年來也就多點賣點紀念品、食品類的小門面,但要知道,有多少人願意花這個30元進來看看這條攔河壩。

徽商之源漁梁古鎮之漁梁壩

反而小鎮上的村民依然那麼純淨,臉上永遠是和藹可親,如今鎮上大部分是老年人在留守。

徽商之源漁梁古鎮之漁梁壩

徽商之源漁梁古鎮之漁梁壩

漁梁古鎮的房子沒有經過整修和改造,維持著原始狀態,反而給到此的遊客看到原滋原味的明清風貌。

徽商之源漁梁古鎮之漁梁壩

徽商之源漁梁古鎮之漁梁壩

徽商之源漁梁古鎮之漁梁壩

徽州自古以來山多田少,純粹的農業收入不足養家餬口,在徽州,不僅是貧苦的農民,甚至連一些家有資產的富戶或士大夫之家,也對投資經商產生極為濃厚的興趣。因此才有了那句流傳千古的話:“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而這“一丟”的起始點,就是漁梁壩。

徽商之源漁梁古鎮之漁梁壩

受地形影響,古徽州陸路交通十分不便,當地的大小商賈只能依靠豐富的水運資源,從新安江上最大支流練江中放排出水,再轉入新安江,繼而飄搖至蘇浙等地,把茶葉、木材、棉布、絲綢、紙墨等源源不斷地輸送到茶莊和市場,並最終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

徽商之源漁梁古鎮之漁梁壩

徽商之源漁梁古鎮之漁梁壩

歙縣和績溪的徽商下蘇杭、去京城等地,無不從漁梁壩出發。明清時期直至現代公路開通前,漁梁壩的熱鬧可想而知,真可謂百舸爭流,千帆競發。水路交通的繁榮刺激著漁梁古鎮的發展,最終使這一帶形成一個熱鬧的商業街市,其中號稱徽商四大行當的鹽、茶、木、典當諸業在商業街佔有突出地位。

徽商之源漁梁古鎮之漁梁壩

在離漁梁壩不遠的地方有個小屋,當地人稱為“藏柩屋”,是專門為存放那些客死他鄉徽商的靈柩而建的。不少徽商客死他鄉後,最大的遺願就是葉落歸根,於是他們的遺體在親朋或老鄉的幫助下被運到了漁梁壩,然後再由親人取走。考慮到有些靈柩不能很快被親人取走,於是有好心人修建了這間小屋。

幾十年前,為了生計,他們從這裡開始了人生的旅程;幾十年後,他們依然選擇這裡作為人生的終點站。從終點又回到起點,這何嘗不是人生的一種境界……

徽商之源漁梁古鎮之漁梁壩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