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華麗轉身最好的跳板--MBA?

你為什麼讀MBA?“為了事業,為了事業,為了事業!”讀MBA的印度人如是說;“為了滿足!為了滿足!為了滿足!”美國MBA學員回答;中國學生呢,“他們並不在乎讀MBA的費用,而是更在意這個MBA到底讀得值不值。”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對比了來自中、美、印三國的MBA學員的求學目的,作了這樣的總結。

   同樣的MBA,不同的目的

  “因為我遇到職業瓶頸了!”清華大學2012級MBA學員張同學說。小張大學畢業後,去英國留學,三年前進入某著名會展公司,一路發展得很順利。不過他現在遇到了事業上的困境,於是決定讀個MBA為職業生涯“加點油”。

  同樣的問題拋給北京江海雲霄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清華2011級MBA學員胡宇東,他的答案則是:“在這裡可以認識更多人,當然也可以學到更多東西。”這位自稱“屌絲”的胡老闆,剛入學不久,他的公司便已成為首批獲得清華大學創業課程關注的企業。

  “一個MBA學位能提升你的全面技能,能帶給你信譽,讓你建立一個個人校友網。”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哈米尼亞·伊瓦拉(Herminia Ibarra)、副教授烏爾斯·派爾(Urs Peyer)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莫滕·漢森(Morten T.Hansen)在為英國《金融時報》撰寫的專欄中表示。他們在分析了1995年至2009年間1109位CEO後發現,擁有MBA學位的平均表現要好於那些沒有的。那些在50歲以前就當個CEO的人,從商學院教育中獲益尤其大。

  在這個網絡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希望通過讀MBA編織自己的人脈網絡,在很大程度上,人脈便意味著商業機會和發展機遇。

  虛擬中的實戰

  經過淘汰率超高的筆試和麵試,成功進入重點大學MBA學堂,這些經過了職場洗禮重返校園的“白骨精”們,需要從MBA課堂裡學些什麼呢?與大學本科教育不同,商學院開設的課程更有針對性,經常會有一些創業課、案例大賽等實戰形式,比如清華大學每年舉行的“中國MBA企業案例大賽”,便是由MBA學員對案例企業進行分析、訪談,並以此為藍本進行案例的撰寫。大賽結束後,所有案例將被收入中國工商管理案例中心的案例庫,供各商學院進行教學使用。

  不過,“在比賽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部分學員對知識積累以及合作經驗上還有不足。”清華大學MBA教育中心宣傳總監葉颯表示。

  《商業倫理課》是清華MBA教育中心根據學員的需求新開辦的特色課程。據瞭解,該課程是參照以哈佛為代表的國際頂尖商學院的案例討論課模式,在課堂上還原一個個活生生的商業環境,讓學生們模擬具體商業活動中的角色,思考在商業活動或者進行管理時,面對倫理和金錢時,應該怎麼做判斷和取捨。

  倫理與金錢、對與錯之間,同學們往往爭論得不可開交,這種正能量的火花,正是商學院的老師們所希望看到的。“那不僅僅是上課,更是和大家進行深入的內心交流。”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姜鵬表示。

  “跳板”帶你去何方

  MBA所產生的各種附加值,讓很多人希望通過讀MBA實現職場飛躍,實現轉行、升職或者創業。從目前的統計來看,MBA畢業後實現轉行的學生最多。轉行成為大部分學員讀MBA的最重要動機,有的商學院MBA學生的轉行率甚至高達70%~80%。

  “對我而言,讀MBA前後,確實在行業上跨度比較大。”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理事長、1994級清華MBA學員陳工表示。陳工讀大學那會兒,正流行“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於是順理成章地選擇了理科。生物專業畢業之後,陳工經過職業調整進入東方科技儀器進出口公司,當時正值上世紀90年代初期,面臨進出口行業放開。

  “當時我覺得自己的職業發展應該拓寬道路,需要在管理能力方面有所提升,於是選擇去清華大學讀MBA。”陳工表示。MBA畢業後,陳工遇到一個機會可以進入文化行業,於是再次轉行,進入文化設施和文化項目管理領域。從中科院東方科技儀器進出口公司到中華世紀壇組委會、再到歌華文化發展集團,陳工在職場上完成了三次華麗轉身。

  如果說陳工的轉行有些偶然,那麼帶著明確轉行目的讀MBA的學員便不勝枚舉了。“對原來工作的行業不太滿意,希望進入某一具有發展潛力的行業,可是進入的門檻比較高,而MBA教育正是能夠提供這種轉行的機會。”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職業發展中心主任黃智穎曾對媒體如此總結MBA學員的心態。

  在黃智穎眼中,轉行風險不小,但若在此過程中變成“職場多面手”,那麼就會變成職場“香餑餑”。例如,做財務的轉行做銷售,可以從事財務軟件的銷售。

  當然,也不乏畢業後仍堅守老本行的學員,北京亞都室內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兼CEO、1994級清華MBA學員文輝便是這樣的例子。“我沒有轉過行。”文輝表示。據他介紹,他是在讀MBA做課題時接觸亞都的,畢業後便留在了亞都,一直做到現在。“因為我是直讀MBA,沒有工作經驗,所以我必須從基層做起,這樣才能為自己後來做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張同學和他的學長文輝一樣,也打算選擇“從一而終”。“MBA畢業之後我還是會繼續從事會展工作,畢竟我是學這個、幹這個的。”不過他繼而表示,“將來工作一段時間之後還是會考慮創業的。”

 你用MBA證明些啥

  辛苦學成之後,拿著畢業證書,學員們開始穿行在各種招聘場。你用什麼來打動面試官?在中德證券首席執行官、1995級清華MBA學員姜培興看來,擁有名校MBA學位是求職於金融業的一塊重要敲門磚。“不管本科專業是什麼,MBA在金融行業尤其在投資銀行領域是最受歡迎的。因為既有其他學科的背景,又經過MBA的系統訓練,是最適合做金融業務的。”

  從實踐來看,MBA學員一般既有紮實的行業背景,又有全面系統的管理學和金融學的培訓,比單一專業畢業的人更有綜合性優勢。除了專業技能,HR們需要考量的方面還有很多。“我們在乎你的MBA學位,但我們更在乎你如何融入公司,承擔什麼樣的職責,以及能給公司帶來什麼樣的價值。商學院給了你進入公司的敲門磚,但是你進公司後的所作所為才是更重要的。”高盛招聘部門的全球主管亞倫·馬庫斯(AaronMarcus)在《高盛要招什麼樣的人?》中表示。

  對於公司主管來說,MBA學員的個人職業規劃、性格特徵、自身的角色定位、工作能力,和MBA證書同樣重要。

  準備踏上MBA“跳板”的同學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