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地板面層起拱與變形的控制
1.導致木地板局部起拱與變形的主要原因
(1)面層木地板含水率偏高或偏低。偏高時,在乾燥空氣中木地板會失去水分,斷面產生收縮,而發生翹曲變形;偏低時木地板鋪後吸收空氣的水分,產生起拱。
(2)木地板含水率與當地空氣的含水率不一致,木地板若吸潮或由溼變乾燥,就會變形。鋪設的地板與牆之問沒有縫隙,這樣木地板一旦受潮就會起拱。
(3)木格柵之間鋪填的保溫隔聲材料不幹燥,地板鋪設後,吸收潮氣後起鼓、變形。
(4)未鋪防潮層或地板四周未留通氣孔,面層板鋪設後內部潮氣不能及時排出。
(5)毛地板未拉開縫隙或縫隙過少,受潮膨脹後,使面層板起鼓、變形。
2.地板面層起拱與變形的控制
(1)控制木地板含水率,其含水率不應大於12%。
(2)購買回來已乾燥的木材不能馬上投入加工,必須在室內放置兩週,使木材含水率與空氣溼度基本平衡後方能加工。
(3)控制室內的溫度和溼度,普通家庭選用溼度控制儀,當相對溼度低於40%時,用加溼器調節室內的空氣溼度。冬季開始供暖後,依據供暖方式的不同採取相應處理方法。地暖應注意保持恆溫,而且在鋪設實木複合地板前,讓地暖先運行一兩天後再施工。
(4)木格柵間填充的保溫隔聲材料,必須乾燥後,才能鋪設地板。
(5)合理設置通氣孔。木格柵應做到孑L槽相通,與地板面層通氣孔相連,地板面層通氣孔每間不少於兩處,踢腳板通氣孔每邊不少於兩處,通氣孔應保持暢通,以利空氣流通。
(6)木地板下層板(即毛地板),板縫應適當拉開,一般為2~5mm,表面應刨平,相鄰板縫應錯開,四周離牆約10~15mm。
(7)木板面層與牆之間應留10mm的縫隙,用踢腳板或踢腳條封蓋。
(8)選擇相應的保養產品定期保養木地板。
地板面層接縫處縫隙不勻的控制
地板面層縫隙寬度不勻、過大,是許多業主在進行居室裝飾裝修時,經常會遇到的質量問題。在使用過程中,垃圾汙物在縫隙內堆積,不易清除,嚴重影響了居室的美觀與整潔。
(1)導致木板面層縫隙不勻、過大的原因,主要是木材鋪設時,含水率限值過大,而造成木材含水率過大的原因有以下兩點:①木材未經乾燥處理或乾燥處理不符合要求;②施工中木材或木製品存放不當,受潮或受過雨淋。
(2)防止木地板面層縫隙寬度不勻、過大的措施,主要是在木地板鋪設前,進行含水率的測定:①木質板面層、踢腳板、壓縫條的含水率應不大於14%;②毛(木)地板(12cm寬的長板材)的含水率不大於18%;③底層格柵含水率不大於20%。
木地板鋪好後,木板端接縫應間隔錯開,板間縫隙寬度不得大於1mm。硬木地板,縫隙寬度不得大於0.5mm。
木地板行走踩踏時的響聲控制
(1)人行走時,木地板有響聲,這也是木地板施工完畢後常見的質量問題。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木格柵安裝時,由於地面不平,格柵下用木墊嵌,由於木榫末端固定牢靠,一經走動,木榫滑動,造成格柵鬆動;面層行走時,木地板就會有響聲。
2)木格柵含水率較高,安裝後收縮,使錨固鉛絲扣鬆動或預埋螺絲等不緊固,鬆動後,面層走動時就會發出響聲。
3)用衝擊鑽在混凝土樓板上打洞,洞內打入木榫,格柵用圓釘釘人木榫,一經走動,木榫與圓釘鬆動就會有響聲。
4)毛地板與面板之問沒有采取有效的隔聲防潮措施,面層走動時就會發出響聲。
(2)防止這一質量問題的關鍵在施工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控制木材含水率。木格柵含水率應不大於14%。進場後要保管好,防止日晒雨淋,以免木材彎曲變形或增大含水率。
2)採用預埋鐵絲和螺釘錨固木格柵,木格柵的鉛絲要紮緊,螺絲釘要擰緊,以防木格柵固定不牢,發生鬆動。
3)錨固鐵件埋設要合理,間距不宜過大,一般錨固鐵問距順格柵方向不大於800mm,頂面寬度不少於100mm,且彎成直角,用雙股14號鉛絲與木格柵綁紮牢固,然後用撬棒撬起木格柵,墊好木墊塊,木墊塊表面要平整,並用鐵釘與木格柵釘牢。
4)如採用木格柵直接固定在地坪預埋木塊上,預埋小木塊的間距不宜過大,一般順木格柵方向不大於400mm,木格柵橫斷面鋸成八字形。安裝時拉好格柵表面水平線,格柵下墊實木塊,木墊塊表面要平整,並用鐵釘與木格柵釘牢,木格柵用鐵釘與預埋木塊釘牢。格柵安裝完後,木格柵間用細石混凝土或保溫隔聲材料澆灌,澆灌高度應低於木格柵面,中間低於木格柵面20mm以上,便於通氣。澆搗後,要待細石混凝土強度達到100%,才能鋪設木地板。
5)在混凝土樓板上不應用衝擊鑽打洞,打入木榫並用圓釘固定木格柵,應用膨脹螺栓或鐵件螺釘固定。
6)當在毛地板上鋪釘長條木板或拼花木板時,宜先鋪設一層瀝青紙(或油氈),以隔聲和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