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廣東省公務員錄用考試
《申論》試卷
滿分100分時限120分鐘
一、注意事項
1.本次申論考試分題本和答題紙兩部分,題本提供有關資料及問題,答題紙供你作答時使用。
2.考生姓名、准考證號務必填寫在答題紙密封線內指定位置,答題紙上不準做與答題無關的標記符號。注意:所有作答都必須填寫在答題紙指定位置上,否則無效。
3.用藍色、黑色墨水筆(簽字筆)或圓珠筆作答。要求書寫清楚,卷面整潔。
4.本次申論試卷共有3個問題。總時限為120分鐘。
二、給定資料
材料1
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職業病開始受到人們的關注。工業革命初期,與機器生產物品和過程相關的職業病及傳染病流行。到了20世紀,世界各地合成生產了許多有機化合物,包括農藥、醫藥、石油化工產品等,出現了多種急、慢性化學中毒和職業性腫瘤等新問題。隨之,許多發達國家又興起了以原子能、高分子化合物和電子計算機為標誌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不僅X射線、原子能、高頻、微波、紅外線等技術,還有其他新原料、新化學物質和高科技等被應用於生產,隨之出現勞動方式的變化,帶來了新的職業衛生問題。
所謂職業病,在我國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職業病必須具備四個條件:1.患病主體是企業、事業單位或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2.必須是在從事職業活動的過程中產生的;3.必須是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職業病危害因素引起的;4.必須是國家公佈的職業病分類和目錄所列的職業病。
材料2
目前,我國從煤炭、冶金、化工、建築等傳統工業,到汽車製造、醫藥、計算機、生物工程等30多個新興產業都不同程度存在職業病危害,估計有2億勞動者在從事勞動的過程中不同程度遭受職業病危害。新中國成立至2009年底,全國已累計報告職業病七十二萬多例,其中塵肺病六十五萬多例。僅2009年,全國報告職業病病例數較上一年增加了319%。我國已進入職業病高發期和矛盾凸顯期,防治工作形勢十分嚴峻和緊迫。
我國職業病名單規定的職業病涉及粉塵、急慢性化學中毒、職業腫瘤、職業傳染病等10大類115種,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確定的工業生產中常見職業病危害因素達133種。我國各類企業中,中小企業佔90%以上,吸納了大量勞動力,特別是農村勞動力。農民工家庭因職業病致貧、返貧的現象在一些地區大量存在,職業病危害問題已經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職業病危害也突出地反映在中小企業,尤其是一些個體私營企業中。
北京義聯勞動法援助與研究中心開展的職業病調查報告顯示,職業病患者中最大的群體為塵肺病患者(佔702%)。其次為職業中毒群體(佔191%),主要為苯中毒、鎘中毒、鉛中毒。塵肺病和有些化學中毒等慢性職業病潛伏期較長,一旦發病往往難以治療,病死率高。以塵肺病為例,潛伏期可長達數年甚至十多年,塵肺病患者肺部已經發生纖維化,無法再復原,只能採取治療措施延緩病情進展。而慢性苯中毒會對脊髓產生不可逆的損害,嚴重時將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甚至白血病。近年來在一些地方屢屢發生的塵肺病、正己烷中毒、三氯甲烷中毒、二氯乙烷中毒、鎘中毒等群發性職業病事件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義聯的調查報告還顯示,職業病患者從開始生病,到身體出現病徵,經歷的時間一般為6年。其中在3年內就出現病徵的達到323%。據統計,煤礦企業的採掘工人患病率達到131%。也正是因為如此高的患病率,使得職業病案例常以群體形式爆發。2010年5月華北某市關閉煤礦後,該地區檢查確診為職業病的人數超過500人。河北張家口某礦山企業矽肺病案中,涉及職業病患者119人。而義聯關注的力奇珠寶首飾製造廠職業病工人索賠案中,矽肺患者人數也高達76人。
材料3
近年來,隨著IT、生物醫藥、微電子等高新技術產業的飛速發展,職業病危害因素也不再侷限於傳統的粉塵、重金屬範疇,而是出現了噪聲、微波、高頻、電磁輻射等多元化趨勢。專家表示,電磁輻射如果超過安全標準可能影響人們的心血管系統,表現為心悸、失眠、心搏血量減少、白細胞減少、免疫功能下降等。如果裝有心臟起搏器的病人處於高電磁輻射的環境中,就會影響心臟起搏器的正常使用。而長期面對電腦視屏或是手機視屏,還可能對人們的視力帶來不良影響。由於眼睛對電磁輻射很敏感,過高的電磁輻射汙染會引起視力下降、白內障等。
根據衛生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等權威部門提供的詳實數據,電磁輻射對11大類職業人群存在潛在危害。這些行業包括:普遍使用計算機網絡和機群的金融證券行業、IT行業,電磁波強度很大的電力和通信行業、民航、鐵路,採用高頻理療設備的醫療行業,大量使用儀器儀表設備的科研行業等,現代化辦公設備相當普及的白領和金領人士也難逃電磁輻射。衛生部日前透露,我國職業病種類已經由1957年的14種擴大到現在的115種,50年增加了7倍。而且由於職業病更新速度加快,電腦綜合症等層出不窮的新職業病還沒有納入法定職業病範圍。
50年來廣東的職業病疾病譜發生了巨大變化:上世紀60年代初,廣東職業病主要是稻田皮炎,70年代是有機磷農藥中毒,當時該病病死率很高。80—90年代職業病以塵肺為主,90年代後主要是塵肺病與中毒。之後,主要是塵肺、中毒、噪音及震動引起的職業病。從1998年以來,廣東新發現了17種職業病,其中9種在國內首次發現。這17種中有兩種是新發現的職業病,包括鉻鼻病和職業性甲醇中毒。這兩種職業病雖然在國家的職業病目錄中,但是在國內目前還很少見。近年來高新技術產業的迅速發展帶來的新興職業病在廣東地區也有較突出的表現。材料4
2008年10月至2009年7月,位於蘇州工業園區的聯建(中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建科技)開始在其供貨商美國蘋果公司的建議下使用價錢更便宜、清潔效果更好的正己烷替代酒精等清洗劑進行擦拭顯示屏作業。正己烷是一種化學溶劑,它的揮發速度比酒精快,擦拭玻璃的效果也比酒精好,但是具有一定的毒性,會通過呼吸道、皮膚等途徑進入人體,長期接觸可導致人體出現頭痛、頭暈、乏力、四肢麻木等慢性中毒症狀,嚴重的會損害周邊神經系統,並延至脊髓,導致肌肉萎縮、癱瘓,甚至死亡。
2010年2月下旬,聯建科技百餘名員工正己烷中毒,當時數據顯示,在整個“正己烷中毒事件”中,直接或間接涉及2742名員工,共有134人受影響。聯建科技一位負責人承認,使用正己烷來代替酒精擦拭顯示屏,主要是因為正己烷比酒精揮發速度快。如果按照酒精揮發速度只有正己烷的1/4計算,使用酒精擦拭一個月的產量僅75萬—90萬個,比使用正己烷少生產225萬—270萬個。
聯建科技監管部門蘇州工業園區安監局稱,聯建科技於2008年9月進行了職業危害申報,但並未申報使用正己烷。2008年10月,公司在大量使用正己烷後,也始終未向園區安監局作變更申報。因此,至2009年7月底,園區安監、衛生部門未將該公司作業場所正己烷濃度監督監測納入年度計劃中。直至事發後調查組在對生產現場的空氣進行抽樣檢測後發現,揮發性極強的正己烷在空氣中堆積,嚴重超過了國家規定的安全標準,員工們在沒有有效防護的情況下工作,時間一長,整個車間內的許多員工慢性中毒。蘇州工業園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認為,正是聯建科技違規、違法使用有毒化學溶劑,忽視現場的職業危害防治與員工的防護,造成了這起中毒事故。〖=2〗
材料5
2010年3月,一份源自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的《煤礦職業危害防治調研技術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預測,“按全國煤礦265萬接塵人員、塵肺病現患率為772%、死亡率為324%測算,每年我國僅煤炭塵肺病患者的死亡人數至少6000人,這個數字還不包括地方和鄉鎮煤礦。”
《報告》顯示,煤礦井下粉塵濃度嚴重超標。1983年至2008年,煤塵最高濃度範圍198—3420毫克/立方米,超過國家標準495—855倍;平均濃度範圍76—60毫克/立方米,超標19—15倍。雖然,2000年後趨於穩定,但仍超過國家職業衛生標準19—49倍。“煤礦粉塵濃度超標,煤礦工人職業健康體檢率低、漏檢率高;非國有重點煤礦,特別是鄉鎮煤礦職業健康工作基本處於空白……在這樣的企業裡工作,煤礦職業遭遇塵肺病是在劫難逃。”調研組的一位成員說。
絕大部分地方國有煤礦和鄉鎮煤礦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和管理職能沒有落實,沒有開展職業危害防治工作。參與調研的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負責人表示,大多數煤礦企業對職業衛生工作不重視,僅以煤礦企業集團為例,929%的企業未制定職業危害防治工作規劃,857%的企來未將職業衛生工作納入企業的管理,企業領導的管理不到位。
與此同時,調研還發現,571%的企業簽訂勞動合同時未履行告知義務,使職工對所從事工作產生的職業危害知之甚少,缺乏自我防護意識,不能正確使用個體防護用品和使用防降塵設施。絕大部分企業對職業病防治的法規和相關知識的宣傳、培訓、教育力度不夠。
粉塵是煤礦企業作業現場存在的主要職業危害,但許多企業對粉塵日常監測不規範。71%的煤炭企業集團沒有進行日常監測。90%以上煤礦雖然進行了日常監測,但其中有三分之一使用儀器不當,不能真實反映作業場所粉塵危害情況。許多企業為自身利益,只重視崗前體檢和離崗體檢,在崗職工的平均體檢率為608%,最低為322%,退休職工體檢率更低,643%的煤炭集團沒按照規定對退休工人進行體檢。此外,企業普遍存在職業病診斷漏診的問題,平均漏診率為372%,漏診率最高達20%。
材料6
今年28歲的張海超原本有一個溫暖的家庭,夫妻恩愛,女兒乖巧。但生活從2007年8月開始轉變,這年,他感覺身體不適,還有咳嗽、胸悶症狀,一直以感冒治療。10月份,張海超到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拍胸片檢查,顯示雙肺有陰影,但不能確診病情。意識到病情嚴重的張海超到河南省人民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胸科醫院等省會各大醫院就診,幾家醫院均告訴他患上了“塵肺”,並建議到職業病醫院進一步診治。
“塵肺”對張海超而言不亞於晴天霹靂,常年在耐火廠打工的他對這個病有所耳聞,知道是一種難治的職業病。“從2004年8月到2007年10月,我在鄭州振東耐磨材料有限公司打工,車間裡有很多粉塵。”張海超說,被醫院診斷為“塵肺”後,他就懷疑是在公司打工期間得的這個病。
鄭州振東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振東公司)位於張海超家不遠處的新密市曲樑鄉境內,以生產耐火磚為主。張海超在該公司打工期間,歷經雜工、破碎、壓力機三個工種,這三個工種都會接觸到粉塵。
為了確診,2009年1月,張海超到了北京,隨後的近一個月,他先後在北京協和醫院、中國煤炭總醫院、北京朝陽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等醫院就診,得出的結論也為“塵肺病”。但是,張海超就診的上述各大醫院,因為不是法定的職業病診斷機構,這些醫院在出具的診斷結論中只能用“疑似塵肺”和“不排除塵肺”等表述。但可以肯定的是,因為做了肺切片檢查,上述醫院均排除了肺結核和癌變的可能。
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職業病的診斷要由當地依法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機構進行,且前提是要用人單位出具職業史、既往史、職業健康監護檔案複印件,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工作場所歷年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資料等多種證明。
張海超從北京回來後,就去了具備資格的鄭州市職業病防治所就診,但由於振東公司拒絕出具診斷所需材料,張海超並沒有如願。隨後,在歷經了多次上訪甚至和振東公司發生衝突後,由新密市領導和信訪局協調,張海超才得以在2009年5月12日去鄭州市職業病防治所進行診斷。在此過程中張海超也瞭解到,早在2007年1月振東公司為職工安排的體檢中,他的肺已經出現了問題,體檢醫院新密市防疫站曾下過複查通知,但他本人卻一直沒有收到。張海超認為企業私自扣押複查通知,影響了自己的早期治療。對此,振東公司一位負責人承認複查通知書確實未送達張海超本人,解釋的原因是:“當時單位辦公樓搬遷,場面比較亂,把複查通知弄丟了。”
2009年5月25日,張海超得到了鄭州市職業病防治所的診斷結果,讓他難以接受的是,診斷結果不是塵肺病,建議按照肺結核進行治療。張海超無法接受這一診斷結果,他把多家醫院的診斷結果拿給鄭州市職業病防治所的醫生,但沒有得到認同。按照現行法律法規,鄭州市職業病防治所的診斷才是具有效力的,負責協調的新密市信訪局和用人單位振東公司也只認同鄭州市職業病防治所的診斷結果,因此張海超索賠又遇到了困難。
根據現行的法律規定,張海超如對鄭州市職業病防治所的診斷結論不服,還可以申請鑑定以及再鑑定,申請對象是當地的市級以及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由後者組織職業病診斷鑑定委員會進行鑑定。然而,2009年6月9日上午,當他帶著鑑定需要的六七千塊錢(向別人借的),還有申請材料,去鄭州市職業病鑑定委員會申請鑑定,工作人員卻勸他說鄭州市職業病防治所不可能誤診,讓鑑定機構推翻原來的結論是不好辦的。聽到這樣的勸說,張海超對於鑑定失去了信心,直接去了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要求醫生為其做開胸驗肺手術。
手術前大夫就告知張海超通過胸片就能判斷是塵肺,再動手術沒有必要,也很危險。但張海超仍舊強烈要求醫院為他做手術。術後的肺檢結果為:“肺組織內大量組織細胞聚集伴炭木沉積並多灶性纖維化”。2009年7月1日,張海超因為支付不了醫療費不得不出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出院記錄上寫著“塵肺合併感染”的診斷。於是,農民工張海超為了維權而“開胸驗肺”的新聞就這樣發生了。
“開胸驗肺”事件被曝光之後,中央以及各省市多家媒體關注、報道此事,全國總工會也派來工作人員對此事進行了調查,衛生部、河南省衛生廳對此事高度關注。“張海超事件”還引起了新密市黨委、政府的重視,並表示“將盡快給當事人一個滿意答覆”。之後,張海超的維權道路似乎順暢了許多。
2009年7月15日,鄭州市職業病防治所通知張海超可以複診,而且複診時不需企業提供證明。7月27日,鄭州市“張海超事件”協調處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稱,經職業病防治專家就張海超職業史、現有能收集到的影像學資料和追蹤到的多家醫療機構就診內容進行了縝密科學的診斷複診,診斷其患有塵肺病。
2009年9月16日,張海超獲得鄭州振東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各種賠償共計615000元。
從索賠時間上看,張海超從知道病情到獲得賠償經歷了2年多時間,而按規定程序完成索賠過程的時間要長得多。同為振東公司工人的張喜才2006年11月即被診斷為塵肺二期,但還沒有走完整個工傷認定程序,就已經去世了。依據《職業病調研報告》中所列的繁瑣工傷處理程序,比如申請索賠的全部法律程序共19個,正常走完可達1149天,也就是三年多時間,如果再加上確認勞動關係和職業病鑑定所需的時間,最長將達1701天,也就是四年半多時間,但是現實中所需要的時間遠遠超出了理論上可計算的時間。就診斷鑑定環節而言,在提出診斷申請的患者中,48%的人曾經因為材料不齊全而被職業病診斷機構拒絕受理過。這其中,因為缺少勞動合同、職業史證明而被拒絕的共達到83%。 材料7
我國《職業病防治法》規定,勞動者被診斷患有職業病,用人單位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的,其醫療和生活保障主要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依據該條規定,塵肺病患者趙先生獲得了賠償,但對結果不滿意。趙先生患病前月薪5000元,患病後根據當地的規定只獲得了133596元的一次性賠償。如果按月領取,累積到60歲其領取到的賠償總額應為76萬餘元,而且如果不選擇領取一次性待遇,他的工傷保險關係不會被註銷,還可以報銷其後續的醫療費用。但可惜的是,他在領取賠償金時,相關部門並未告知其可以選擇按月領取,甚至告訴他,如果不及時領取一次性待遇,以後可能一分錢也拿不到。
對於珠寶廠工人小羅來說,趙先生的獲賠已令人羨慕。小羅在某珠寶廠打工時患上塵肺病,並獲得了勞保部門認可的職業病診斷證明,確認為矽肺三期,且被認定為工傷。由於小羅打工十年來,從未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公司也沒給他買過工傷保險,因此無法獲得賠償。他所在的地區,這種情況很普遍。一項針對職業病工人的調查顯示,僅有468%的職業病工人由其所在單位購買了工傷保險。
小羅無法獲取工傷賠償,無奈之下只好繼續與工廠協商,要求給予其他補助,但最終沒有如願以償。按規定,企業應當從生產成本中列支職業病防治經費。以四川某煤業公司為例,每年投入預防和治療職業病的基金超過100萬元。該公司對長期從事採掘業患塵肺病的13名職工全面安排肺灌洗。二、三期以上塵肺進行住院和門診治療,除享受國家社保定期傷殘津貼外,該公司分別每月增發80元、120元補助。但是,像該公司這種做法的是少數,大部分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減少了對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投入,甚至沒有設立該項經費。
同樣難以獲得賠償的還有老馮。老馮是最早一批來自四川的珠寶工人。2000年工廠組織體檢,老闆說他有肺結核。回老家休養2年後,咳嗽、胸悶越來越厲害,去成都的醫院檢查,才知是矽肺,並且已到二期。於是老馮拿著診斷結果向工廠索賠,工廠拒絕賠償。根據當地一則新規定,職工離開職業病發生單位2年內被診斷、鑑定為患職業病的,其在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受理並作出工傷認定,由工傷保險基金或用人單位支付相關待遇費用。但是有人認為,這個規定貌似保護了職業病工人,實際上是會產生維權障礙。老馮說,職業病潛伏期長,很多不止2年,現在工廠的態度讓他感到很無助。
據調查,在職業病五至十級患者中,344%被用人單位非法解除了勞動關係。對於他們來說,這無疑是雪上加霜,因為按照法律規定,他們不享受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每月傷殘津貼,無法按月從單位領取到傷殘津貼或者工資,但他們仍然需要持續不斷的治療。一旦病情惡化,職業病患者仍難逃晚景淒涼、家貧人亡的結局。
材料8
在美國,沒有由政府專門設立的職業病鑑定機構,法律規定對職業病的診斷可以由任何普通執業醫生、甚至家庭醫生進行。健全的醫院保險和行政司法制度成為確保勞動者權益的關鍵。美國通過立法把職業病的診斷和治療納入了勞動者醫療保險體系,同時接受政府勞動部門及司法部門的監督和仲裁。
德國擁有相當完備的社會福利保險制度,職業病的預防、認定和賠償也被納入法定強制保險體系管理。德國《意外事故保險法》規定,職業病原則上按照工傷賠償。負責賠償的是面向私企員工的各家同業工傷事故保險聯合會和為公共事業職工設立的意外事故保險。職業病認定的主要依據為《職業病條例》,有些疾病儘管未被《職業病條例》列出或並不滿足該條例規定的條件,亦可被意外事故承保單位認定為職業病,稱為“類職業病”。
巴西職工所患疾病是否被認定為職業病,在2007年以前必須由社保部門專門指定的鑑定醫師出示證明。凡是“重複性勞動損傷”或由有毒物質造成的呼吸道疾病等,都自動被認定為職業病,以更好地保障患上職業病的勞動者的權利,並規定勞動者所在企業必須證明他們為職業提供的工作條件不會造成某類疾病。
國外發達國家經過200多年的努力,工傷事故已經得到有效遏制,職業安全問題已得到較好解決,職業衛生已經成為這一領域的重點工作,越來越走向高度專業化,逐步形成了防止職業健康傷害的三位一體(工程技術、個體防護和精細管理)的綜合格局。例如美國,依據《職業安全與衛生法》在國家層面上成立了3個永久性機構:職業安全與衛生監察局、職業安全與衛生複審委員會、職業安全與衛生研究所。針對最危險的工作場所和傷害率與職業病發生率高的企業,實施3種不同的監管計劃:加強執行計劃、特別工地關注計劃、國家重點計劃。歐洲、日本等國家也紛紛仿效美國的做法形成了本國的職業病監管體系。
材料9
《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09—2015)》為我國職業病防治工作制定了詳細的發展目標。到2015年,新發塵肺病病例年均增長率由現在的85%下降到5%以內,基本控制重大急性職業病危害事故的發生,硫化氫、一氧化碳、氯氣等主要急性職業中毒事故較2008年下降20%,主要慢性職業中毒得到有效控制,基本消除急性職業性放射性疾病。存在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負責人、勞動者職業衛生培訓率達到90%以上,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率達到80%以上,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標識設置率達到90%以上,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率達到70%以上,粉塵、毒物、放射性物質等主要危害因素監測合格率達到80%以上。職業病防治監督覆蓋率比2008年提高20%以上,嚴重職業病危害案件查處達到100%。監管網絡不斷健全,監管能力不斷提高,對中小企業的監管得到加強。勞動者工傷保險覆蓋率達到90%以上,職業病患者得到及時救治,各項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2011年3月6日,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張鳴起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上透露,《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修改已經列入了全國人大今年的工作計劃,職工罹患職業病後,診斷難、鑑定難、賠償難等問題將在修改當中給予解決。張鳴起認為,要減少職業的侵害,目前除了需要修改法律、完善規定外,更重要的是將此前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落實到位。
衛生部部長陳竺在2011年全國衛生系統食品安全與衛生監督工作會上說,衛生部正在研究“十二五”期間將食品安全、職業病防治、飲用水安全領域內的若干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納入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陳竺說,衛生部已將食品汙染物監測、職業病防治的一些工作列入了深化醫改項目,由中央財政給予支持。他同時表示,擬將食品安全、職業病防治、飲用水安全也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項目。
三、申論要求
(一)請根據材料1—3,用不超過300字的篇幅,概括出我國現階段職業病發病的特點。(30分)
要求:概括準確,條理清晰,語言流暢。
(二)請根據材料6,用不超過200字的篇幅,分析說明“張海超事件”中職業病診斷鑑定難的主要原因。(20分)
要求:分析全面,思路清晰,語言流暢。
(三)請針對材料所反映的問題(僅限所給的材料),以“加強我國職業病防治工作”為題,寫一篇800字左右的策論文章。(50分)
要求:結構完整、條理清晰、行文流暢,措施全面、針對性強、具有可操作性。
2011年廣東省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題參考答案
(一)答案提示
我國現階段職業病發病的特點有:
1.從職業病發病宏觀背景來看:(1)發病範圍擴大,不僅存在於傳統行業,很多新興產業亦存在;(2)發病人數增多,進入職業病高發期;(3)多集中於中小企業,尤其是個體私營企業;(4)病種增加,更新速度加快,出現新的還未納入法定範圍的職業病及目前少見的職業病;(5)危害因素增多,不再侷限於傳統的粉塵、重金屬範疇,而呈多元化趨勢。
2.從職業病發病具體表現來看:(1)患病率高,常以群體形式爆發;(2)潛伏期長,一旦發病難以治癒,病死率高;(3)發病病例尤以粉塵和職業中毒所佔比例為重;(4)發病後易傷及人體各個系統,對人體造成不可逆損害。
(二)答案提示
導致“張海超事件”中職業病診斷鑑定難的主要原因有:
(1)現行法律法規要求職業病的診斷必須到當地依法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機構進行,其他醫院的診斷不具效力;
(2)醫療機構對職業病的診斷,需用人單位出具多種相關證明材料,而用人單位為推卸責任,常拒絕出具診斷所需材料,延誤患者診斷;
(3)對依法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機構的診斷結果未建立科學的鑑定體系,其結論很難被推翻,致使患者對診斷結果有異議的,難以申請鑑定以及再鑑定。
(三)參考範文
加強我國職業病防治工作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已步入了職業病的高發期,從煤炭、冶金等傳統行業到生物工程、計算機等高新技術產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職業病危害,據估計目前已有2億勞動者在從事勞動過程中不同程度地遭受了職業病的危害。由此可見,職業病已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職業病危害問題已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因此,加強職業病的防治工作勢在必行。
要加強我國職業病防治工作,需要健全和完善職業病相關的法律法規。雖然,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對職業病作了相關的規定,但據現階段的實際情況看,現行的一些法律法規並不能很好地解決現有的一些問題。因此,要對現行職業病法律法規進行修改,制定完善的職業病鑑定診斷制度、合理的工傷處理程序、健全的職工賠償制度等。
要加強我國職業病防治工作,需要國家及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重視。目前,國家已將《職業病防治法》的修改列入全國人大2011年的工作計劃中。而且,衛生部也將職業病防治工作列入了深化醫改項目,並由中央財政給予支持。除此之外,各級政府要加大執行和監管力度,制定職業病防治工作計劃,將各項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落實到位;健全監管網絡,提高監管能力,加大對用人單位的監管力度;設立規範職業病防治工作的相關工作機構,各部門分工協作,有機聯動,合力發揮監管作用,形成高效的職業病監管體系。
要加強我國職業病防治工作,需要企業加強和完善自身的防治工作。企業,尤其是易引起職業病危害的企業,需嚴格落實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和管理職能,切實開展職業病防治工作。要加大企業的職業衛生培訓和宣傳力度,對職工進行職業衛生培訓,普及職業病防治知識,提高職工的防範意識;提高對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監測力度,對涉及職業危害的場所設置警示標識牌;關注職工健康,定期安排職工進行體檢,而且體檢報告要對職工透明化,對患有職業病的職工及時給予幫助和治療。
要加強我國職業病防治工作,還需要人民群眾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廣大職工要多學習與職業病相關的知識,樹立職業病防護意識,瞭解工作中與自身相關的職業危害。同時也要了解與職業病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以提高自身維權意識,從而維護自身權益。
此外,要加強我國職業病防治工作,還可以研究其他國家關於這方面的做法,以借鑑他們先進的、可行的經驗。
總之,職業病的防治不是某個人的責任,而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因此,加強職業病的防治工作,需要我們全社會共同努力,攜手共進。